※ 引述《stantheman (甜心宝贝)》之铭言:
: 标题: [问卦] 台湾茶是全世界最棒的茶吗
: 时间: Mon Sep 21 15:15:41 2015
:
: 此篇要问的是台湾农产品
: 要讨论台湾妓女的人可以立刻离开
: 不必在这边高谈阔论野人献曝
:
:
: 小弟很爱喝茶
: 我真的台湾茶是最好喝的茶
: 台湾茶的特色就是甘韵
: 不用放糖就有甘甜的滋味
: 而且香气可以持续在口中回荡不消失
: 反观欧洲茶
: 香气虽然很浓郁
: 但是一喝下去后香味就完全消失了
: 而且也完全没有甘甜味
: 日本抹茶则是太涩
: 没有甘甜味
: 至少在这三种茶中我觉得台湾茶真的最好喝
其实台茶和原波说的欧洲茶或者日本抹茶本来就是三种不同的制程
台茶除了各种红茶还有三峡龙井分别是完全发酵和几乎不发酵的茶种之外
其他诸如乌龙、高山茶、铁观音、包种、膨风茶(东方美人)、玉兰等各地茶种
其实都是部分发酵茶的制程,而这些茶叶各自又有发酵程度上的差别
所以真的说要比的话,其实各自有风味,放在一起不太能比啊!
再者,不管以哪一种茶类来说,每一年甚至每一季的茶叶都会因为天气
地理环境的条件不同而有不同的茶菁品质,更遑论每一个制茶师傅的手艺
高低不同,做出来的品质也会有所不同。加上不同的茶种在泡茶时使用的
水温、冲泡的时间长短,甚至讲究一点的包括壶种都有不同,原波喝了其他种
茶叶的感想可能是由各种不同的原因造成的,其实不太能够以偏概全啊!
举例来说,欧洲茶的香气浓郁却不耐回冲也不回甘
这有可能是茶叶的品质不够好,或者是因为欧洲茶多做碎型茶叶的缘故
(当然,加香精就不讨论了...)
而抹茶太涩有可能是水温太高亦或者是冲泡时间太久造成。
当然,虽说这背后有种种可能
但是我个人其实也是认同原波说的“台茶最好喝”
因为不说别的,光是茶农在每一泡茶叶上花下去的时间和工
基本上就是其他茶种没有办法比拟的
虽然每支茶制程都一样萎凋静置浪菁炒茶团揉精制
但是每一个步骤的时间、手法、力道都需要倚赖茶农的经验
配合采菁和制茶当日的天气状态去调整
一泡好茶背后的工不仅仅是单纯的身体劳动
同时也可以说是数百年来茶农知识的结晶
: 我的法国教授也非常喜欢台湾的包种茶跟高山茶
: 台湾的制茶技术来自古代中国
: 那现在中国茶的水准如何呢?
: 中国茶也有台湾茶细致的甘韵吗?
: 台湾茶在中国市场卖的话
: 可以狂碾中国茶吗?
虽说相对于台茶,本鲁对中国茶没有太多研究
以下的资料是过去阅读的,所以可能有些部分年代久远
记忆不正确,欢迎版上大家指正
不过大致上来说,清末时的制茶重地在中国东南沿海如福建安溪等地
自从开放通商口岸之后
中国茶叶当时成为欧洲列强眼中的奢侈品
而一些在中国东南的贸易买办们
就希望能够在台湾种茶生产
毕竟自己生产能够控制产销成本
可以赚比较多
在这样的思维下
一些贸易买办就在台湾找地种茶
季节到了就找安溪的茶师跨过黑水沟制茶
做好的茶在用纸包包好回运福建等地的卖给外国人
(而这其实也是包种的由来)
不过由于海事技术的限制
渡过黑水沟这事常常是有去无回的烂事
所以有的茶师不愿两地往返
加上清末之后动乱不断,中国本土营生不易
因此当时许多技术精良的茶师
就包包款款阖家移民来台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差不多等于是斩断了当时位于安溪的部分发酵茶技术的传承
并且直接移植到台湾来了
本鲁有喝过近代的一些福建铁观音
只能说那个茶气和制作的手法跟台湾木栅地区的铁观音相比
是不太能比
而且福建的铁观音已经近乎是绿茶的发酵程度了
至于其他喝过的中国的部份发酵茶
也可以发现技术上似乎真的有差
当然,中国西南后来发展出来的普洱那些干舱湿舱技术
又是另外一种制程了
也是别有风味,不过这边就先不讨论了
: 如果举办海峡两国茶艺大赛
: 台湾茶能得到冠军吗?
: 台湾自称自己是美食王国已经被彻底打脸了
: 那台湾可以自称自己是好茶王国吗?
: 台湾茶在世界上的风评如何呢?
: 有没有台湾茶的八卦啊?
至于所谓的茶艺大赛
有点不了解原波所谓的茶艺是指什么?
在台湾的茶艺指的不太是茶叶的品质
而是泡茶人的仪态、营造出的茶席风格和意境等等
这部份本鲁不太了解
毕竟平时是跟着农人跑山喝大壶茶的
这种文人雅士的嗜好实在没有研究
不过如果说是茶叶品质的比赛的话
那上面已经稍微提过了
每种茶不管香气表现或者回甘喉韵
都不太一样
通通凑在一起那是撒尿牛丸
就显不出台茶特色了
因此应该是不会有这种茶叶比赛的才是
一点浅见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