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heinshin (那就这样吧)》之铭言:
: 肥宅最近有越来越肥的趋势 惊觉再这样下去可能永远追不到妹子了
: 因此下定决心从今天开始跑步 希望能消除掉身上的肥肉
: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首先当然要买双又潮又舒适的慢跑鞋
: 请教版上有跑步习惯的乡民们推荐哪个品牌或款式呢?
乡民安安,我是工具人的进阶版,人称工头。
关于鞋子我刚好有点小研究(十年运动资历),就来回答一下,有错误的再纠正。
推荐跑鞋之前我都先问预算,例如2000内,2000~3000、3000~4000、5000~6000
以目前台湾来说大约落在2000~3000这范围。
再来是品牌,先说我目前穿过的有NIKE、Mizuno、adidas、Reebok、saucony、asics、
new balance、puma。
其中Mizuno和asics在台湾比例占比较高,因为平价好穿,至少跟adidas相比之下真的比
较便宜。
每家大厂都有自己的独有科技,例如nike的air气垫,adidas的boost、asics的亚瑟胶,
mizuno的wave平行波浪片。
至于要怎选,一般来说就是选外观,如果要选外观潮的,我想mizuno不是你要的,除非
一些特殊款,例如某某比赛的纪念款,针对外观会有特别设计(潮流)。
(但纪念款台湾很少,都要去日本才有)
一直以来mizuno也都不被定义是潮鞋。
不过在选鞋之前有两个点很重要,一是楦头,二是足弓。
楦头量法:拿张a4纸踩上去,用笔画出脚轮廓,取最宽距离,超过9.5cm就是宽楦,超过
12cm就是超宽楦。
左右脚宽都不一样,会有小误差。
如果宽楦却穿非宽楦的鞋子,跑久前脚掌会不舒服,尤其时间拉长双脚会肿胀。
足弓量法:拿张a4纸踩上去,脚沾水印出轮廓,取出足弓形状来判断是高、低、或正常足
弓。
再来是心态:
如果只是一时兴起,那鞋子不用买太好,买了也浪费;如果认为跑久了心态转换,那可以
买双避震性佳的鞋子当入门款。
所谓心态转换是一开始基于各种原因跑步,跑久跑出心得,成绩也越来越好,这时候就能
攻上高阶鞋款。
从慢跑鞋攻向路跑鞋(马拉松鞋)
要考虑机能性的话,我推荐mizuno的wave系列,或者asics的GEL-CONTEND 或gt-2000。
上面两牌都不是主打潮流,如果要潮就选NB、NIKE、adidas。
adidas我只穿过它的adizero(路跑鞋),轻量化的竞技款,轻量化的鞋款需要有相当肌力
才能驾驭。
大略是:避震好相对重量多,但能提供双脚好的保护
避震差相对重量轻,但对一个训练有素的选手来说,当然是抓地强重量轻。
慢跑鞋:重量落在230~300公克
路跑(竞赛):重量落在150~220公克
nike的话我目前是穿nike streak 5(也是竞赛款)。
saucony对台湾人来说算有听过但不常见,因为外型中庸不潮,但它的避震效果很顶级(我
自己认为),价钱落在2~3千不等。
以我自己来说会分练习鞋(避震好),可以长时间长距离练习,还有竞赛鞋(重量轻抓地强)
而不论哪间厂商科技大概都是几点:
避震:减少跑步时身体对下半身的伤害
回馈:吸收重量后可以再回弹,进而变成前进动能(例如nike的air或adidas的boost系统)
某些特殊款的会有硬片,这是防止你足弓落地时的稳定,一双鞋子如果底部都太软,会有
缺点,尤其当你脚掌落下时有内翻(外翻),有硬片的话可以帮助稳定(这非常重要)
mizuni跟asizero中间和后面就有这种硬片。
近年有puma有一款俗称猫爪鞋的Puma Mobium Elite,底部是拱起来的弧度,类似猫科
动物的脚爪形状,这双定义是短距离冲刺,但长距离马拉松评价不太好。
另外运动笔记的鞋测,个人认为不用太认真,某些就是典型业配文,以我来说作为产品测
试就要把缺点也写进去。
以目前来说还没一双鞋能满足所有需求。
如果要潮,就选NB、NIKE、adidas。
最后补充一下:最近几年吹起赤足风潮,鞋子也吹起这股风潮。
赤足这点向来是好坏各有,就看个人接受度。
赤足鞋的话则是从鞋跟底部作改变,最典型是12mm、8mm、这里说的是厂商认为人们因为
太依赖避震性好的鞋子,所以想回归原本,便把鞋跟厚度减少,有亲近大地的感觉。
最知名的是nike free 5.0、nike free 4.0、nike free 3.0
数字越小代表前后掌落差越小、越接近赤足感受,数字越大支撑性越强。
另外现在流行把潮鞋跟运动结合,adidas的Ultra boost就是这样,找潮流人背书,在
8月时还搞排队买鞋的促销,一双我记得要5千多的样子,虽然这双无可否认真的潮。
以上,有问题的欢迎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