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XX9 (米鲁国王)
2015-09-11 00:24:41: 同时也是非常烫手的山芋
: 想问有没有大学退场机制的八卦?
先想一下大学有啥小功能
1.高等研究+设备
和国际能见度以及国家重要计画有关
需要大量资金,无法养太多低素质学生
投入时间长
2.通识教育,素质养成
不可讳言在提升国民素养上,全民上大学的举动的确有贡献
成本也较低
3.专业培训
牵涉到设备数量也牵涉到师资数量
但养成速度和学生的心理成熟度有大相关性
现在台湾因为大学数量太多 稀释资源使得2.3.成本整个可以拉掉1.的资源
1.也就是获准设立博士班的学校
让非前10%学生就读的学校开设博士班基本上是在害人 (按应届出生人口计算百分比)
除了原因1之外,博士班也需要好的讨论和学术环境,同侪激励
不要一个人在野鸡学校唸博士班 孤单又浪费时间金钱
有好的设备和环境研究的速度才够快
也可以把更多资源留给其他人
虽然说是市场机制不应该过度干涉
但是教育当局也应该控管获准开设博士班的学校数量
3的话基本上就是一般要唸个五六年才完整的学硕
像是现在的eecs和医学 学士后法律 之类的
但是现在太多一般大学也来抢经费资源
却又效率不佳
目前连野鸡大学也跟着开这些系所
基本上也是稀释资源 也在害学生
先不谈 先谈2
大多数人需要的并不是四年大学教育
按照精实度来看他们只是需要个副学士等级
大概类似短大或五专 二技毕业的概念
课程内容比较属于通识养成 背景学科的学习
像是上微积分工数之类的二年级学科
同时可以教一堆学生 也比较没有设备问题
一般社区大学就可以搞定
满足大多数人对学位与知识的渴求
拿到副学士去求职基本上也赢不少人了
教育部应该控管的就是这个淘汰率的问题
应届有98%国中毕业
90%高中职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