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民粹跟民主差在哪边???

楼主: ernie80168 (方方)   2015-09-10 00:12:05
(看来出关宣言引起不少讨论啊!
这里有篇文章可以给大家参考
主要讨论民粹的定义 以及用法)
“民粹”是一种网罗?
当它是名词和形容词时各代表什么意思?
原文发表于UDN鸣人堂
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7498/1176010
“民粹主义”在今天几乎是“政治操弄”的同义字,
无论是政治人物或政治观察家,都喜欢用“民粹”来形容
他们厌恶的政治现象,好像只要帮对方贴上“民粹”的标
签,对方就立刻被画入一个“不可理喻”的范畴,这样论
者就可以对其主张卸去同情理解的基本职责,而放纵自己
“理性”优越感的情绪满足。 ——陶仪芬(2008:226)
“民粹主义”(populism)这个词一直都很红,我们常
看到政治人物、名嘴们指责某阵营“搞民粹”,或是有不
少人感叹台湾就是被民粹主义给“网罗”了(包括最近
“闭关”之后出来发表了一篇八千字感言的洪秀柱候选人
)。其实这样的指责并不新奇,每当政治纷扰之时,总有
人不断重复民粹误国等论调。然而,到底什么是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的概念及类型
民粹主义这个概念是从拉丁文populus(人民)一字发展
而来,泛指“政治必须遵照人民的偏好才是对的”这种信
念。民粹主义的政治人物通常直接诉诸人民,宣称代表人
民的意愿,这样的行动可以跟任何的立场或意识形态相结
合,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或权力结构之下出现。也就是说
,民粹主义本质上是一个中性的词语。
对民粹主义的定义和区分,学界并没有共识,在学术上的
讨论比较多人是将其视为一种“程度”而非“有无”。学
者Margaret Canovan (1981&1999)的界定应该可说
是被最常引用的作品之一。她认为,民粹主义是“诉诸人
民以反抗既有权力结构、主流观念和社会价值的运动”;
在历史上的各种民粹主义常常是跳过“代议政治”或既有
政治秩序的规范,由领导者直接诉诸民意来决定政治事务。
综观历史,她将民粹区分为七种类型,前三类是农民民粹
运动(agrarian populism),包括:(1)农民基进主义
;(2)农民运动,以及(3)知识份子农业社会主义。这三类
的民粹主义,其代表行动或行为者分别是:美国1890年代
的的人民党 (People's Party)注4,加拿大1930年代
的 Social Credit movement,以及俄国1860年代起
由知识份子发起的The Narodniks(民粹派农民运动)/
德国1890年代的农民运动。
后四类为政治民粹运动:(4)民粹独裁;(5)民粹式民主;
(6)反动式民粹,以及(7)政客的民粹。
“民粹独裁”是指人民支持的独裁政权/独裁者破坏掉既
有的法规,实行专制。有时候是人民支持的政治领袖一步
步废掉民主制度掌握大权,例如德国希特勒和意大利墨索
里尼;但也有像是1920~30年代曾任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州
长和参议员的惠伊‧朗(Huey Long),他执政时以帮助
穷人之名,跳过州议会的审议对富人增税,并加强福利政
策。
“民粹式民主”主张落实“直接民主”的精神,以补充功
能不彰的代议政治,例如美国二十世纪初期的进步主义运
动即以此为诉求,主要由知识分子带动。当代的瑞士则是
民粹式民主的典型代表,他们有完善且频繁使用的公民投
票制度。至今,瑞士的联邦层级已经进行过587个公投案
,是当代实行直接民主制度来补正代议民主的代表国家。
“反动式民粹”特别指涉激进的反自由主义运动,例如在
1968年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展开时,有些政治人物竖起了
反对大旗,坚持种族隔离政策是正当的;现在欧洲所谓的
“新右派”崛起,他们大力地反对外来移民、诉求单一种
族的国家,这也可以视为反动式民粹(在叙利亚难民问题
成为全世界瞩目焦点的同时,反动式民粹也正在汇聚更强
的力量)。这类的民粹主义通常代表着草根式的反动、威
权、种族思想,主要是对抗“自由、宽容的精英文化”。
“政客的民粹”是指政治人物团结人民的方式,提出一种跨
越阶级而且是涵盖各种不同面向的(catch-all)政治主张。
Canovan及许多学者都认为,对于民粹的分类都不能完全将
所有事件、运动、政治人物给全部包含在内,民粹运动依发
展的情境与时间等等,也可能在不同的类型之间转换。不过
,它们的共同点就是“诉诸人民”、“反菁英”,常常都是
反对现况以及诉求改变,而且通常也伴随着对既有体制的不
尊重(或说,反映了既有体制的不足)。从以上的分类和例
子中可以看到,民粹主义其实不一定是一件坏事情。它有可
能是菁英、知识份子所发动的,有可能跟民主也可能与独裁
政权做结合,在学术上,民粹主义并不是一个脏字。
▎当民粹是一个形容词
综观古今,民粹主义/民粹运动,一直都存在。学界对于民
粹主义的定义和案例研究从来没有停歇,还有非常多的论战
,所以我们无法回答到底民粹主义是不是愈来愈盛行,只能
大致指出某几个政治活动是具有民粹的性质。
更重要的问题是,“谁”才是那个“进行一个民粹的动作”
的主词呢?学者整理包括:特定的社会组织,政党,政治人
物,媒体。当我们用民粹当负面形容词的时候,其实不是用
来批判群众,而是用来批判(或形容)那些操弄多数民意的
人,让一些明明是对整体有害的政策被制定出来。
对一般人来说,现在我们常常听到有人骂台湾民众“很民粹”
,其实,就如同开头引文所讲的,在讨论公共议题时,只要
说对方是民粹,就好像只有自己才是理性,自己不喜欢的意
见就是该消失不见。这样的态度其实反而是一种“反民主”
与“威权性格”的展现。
对政治人物来说,如果有政客自己把一般民众形容成都是民
粹,这是一种什么概念呢?简单来说就是搞错主词、搞错对
象了(就如同2014年台北市长选举,有位候选人说要“用选
票来教训那些参与社会运动、上街抗议的民众”)。例如,
洪秀柱候选人在“出关宣言”中提到:“我们国家的政治已
经被民粹所盘据,‘只问立场,不问是非’的社会氛围裹胁
著台湾……这是国家决策上‘理性与民粹’的抉择。”其实,
她自己就是在“进行一个制造民粹的动作”呀!因为,她的
意思是说,支持我的民意才是对的,其他都是错的。
在民主国家,政府施政当以民意为依归,当我们拿民粹主义
来当成负面形容词的时候,其实是先假设有一个“客观存在”
的利益标准,如果民意不是赞成那个客观上最佳的选项,而
政客也以民意为主而不是去选择那个最好的选项时,我们就
会说这个政客在搞民粹。然而,客观上的“最佳”其实很难
定义,每个人认为的最佳也可能会不一样,所以用民粹来指
责另一方,一定会流于各说各话。可以确定的是,民粹主义
是用来指责政客(或政党及媒体等行为首)只去贴近甚至是
操控民意的行为,不是民意本身。举例来说,当地方政府高
举著“经济发展”“促进公益”的大旗,并且用软硬兼施的
方式逼迫市井小民不得不同意“征收案”的时候,我们会说
该政客是在大玩民粹牌。
现在常见的状况是,当一个政客的主张跟多数意见相反的时
候,他会跑出来跟大家说自己的意见是最好的,或说自己才
是多数人支持的(例如沉默大多数),并且控诉不同的意见
是民粹。其实,叫大家不用去检证什么政策才是最好的,只
需要片面相信一种单一的声音,这就是在“进行民粹的动作”啊!
▎小结
“只问立场不问是非”跟民粹的关系其实不大,而“民意”
更不尽然是非理性,并不是多数意见跟自己的意见相反就叫
做民粹。 就算我们退一万步来说,今天台湾真的是民粹主
义盛行好了,“坏的民粹主义”解方绝对不会是投票给某个
政党或候选人就可以解决的。坏的民粹主义出现,很可能是
因为现有体制的不足,政府无法回应人民的需求,又或者是
资讯揭露的管道不足,让人们无法充份了解公共议题,导致
政治人物可以挟单一民意以自重,破坏了体制、阻碍大家对
公共议题的讨论。
小结摘要一下:
民粹主义在学术上大致的定义是“诉诸人民以反抗既有权
力结构、主流观念和社会价值的行动”,是一个中性的词
汇。历史上它曾被用来形容许多政客以民意为后盾而破坏
体制的行为,而近代它会变成一个负面形容词,是因为太
多的政客拿来指责跟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并且自以为自己
的意见可以代表客观中立的最佳选项。
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是,继续去检视该政客的具体主张到底
是不是我们所想要达成的最佳利益,在民主政治的脉络下
,也可以去讨论怎么样的制度设计才更能解决所谓的“民
主赤字”、政府回应性不足、民众政治参与不足的问题,
而不是加入其行列一起骂民众太民粹,然后继续把公众事
务决定权都交给民粹的始作俑者,也就是政客。民粹不是
一种“恶灵的网罗”,对政治人物或媒体资讯全盘接收、
不参与政治、不思考公共议题、认为XX归XX
(可填入:艺术、音乐、体育etc)政治归政治,
才是最应该“烧毁”的观念。
 
作者: RedJackson (洪杰克★花花一生推)   2015-09-10 00:13:00
烧毁
作者: jksen (Sen)   2015-09-10 00:24:00
其实指称是民粹,跟民粹常常二分化精英VS平民的二元对立是很相像的。民粹常常反菁英、反权贵、反企业、反XX,会去二分化制造一个敌人去对抗,而诉诸人民的民意。你会发现到,这种诉诸对方阵营是民粹的现象,从很多角度上很讽刺地也是一种民粹现象。不断的"打倒XX党" VS 骂"民粹"的口号,其实都是简单二分法的制造对立,本质没差很多。都没说出具体的分析,只要归类对方是"XX党","民粹"就能挑起情绪和分散指责。另一点很讽刺的是,民粹运动组织的领导者,虽打着反菁英反既得利益者的口号,但自己往往也是菁英,且很容易被民粹运动的追随者偶像崇拜化甚至神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