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们的研讨会:你怎么认定你自己? BBC中文网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5/09/150907_ana_scholar_identity
牛津圣安东尼学院所办的一次研讨会,十来位学者从不同角度来讨论“身份问题”,但是
身份怎么会是问题?原来从政治上来讲,身份和认同虽然是两件事,但是却是不可分的两
件事,在这个研讨会上的多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说明身份和认同有的时候是相当“危险
”的。冲突起源为什么“危险”?这是因为当今世界上的冲突,几乎都是因为“认同”而
起,不同宗教、政治、种族等等方面的“认同”与“不认同”,极端一点就造成了悲剧。
例如印度德里安贝德卡大学的副教授杰哈博士就以印度的种姓制度为例说,印度乡村的孩
童因为种姓制度影响了长大之后对社会的看法和态度。种姓制度之下,孩童被教育认同自
己所属的阶级,杰哈博士认为,这种被动式的认同,造成了社会的阶级化,也就难以和谐
。都柏林大学学院的马勒舍维奇教授则是举出巴尔干半岛的例子,认为“身份”和“认同
”成了巴尔干半岛之所以成为“火药库”的原因之一。
认同和群众的关系
从台湾的经验来看,认同成为社会分类系统的一种标签,而认同也在不同价值观主导者的
运动之下,鼓舞和动员支持者参加特定的所谓“台湾人”、“中国人”政治活动。
如果说,以台湾为例的话,像是日本时代的“皇民化”也就是当政者或者统治者施加在被
统治者的“认同”,经由教育以及其他手段让日本统治之下的台湾人民“认同”日本的“
身份”。
相同的,国民党政府战后到了台湾所用的手段和方式,也被支持台湾独立的一派人士抨击
为“另类的皇民化”、“强迫台湾人接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
但是现在台湾传统的身份认同方式似乎也出现了变化,以往看似有理的所谓“外省人=国
民党=统派”或者是“本省人=民进党=台独”,如今是越来越不合理。
例如与会学者就认为,没有所谓的“外省人第三代”,因为都已经“本土化”,台湾20岁
以下的年轻人“普遍认同台湾、认为自己是台湾人”。
主导势力
在台湾的实地观察发现的是大部分的年轻人讲话的时候会毫不迟疑地称自己为“台湾人”
,很少听见说自己“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或是说自己是“中国人”。
这是否真的反映状况很难讲,据说民调似乎显示台湾年轻人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在下
降。
但是一样地,这种所谓的“认同”也被部分学者认为不客观,因为“认同”的是什么中国
?中华民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根本不认同任何中国?
在台湾的另外一个情况就是,蓝绿两大阵营因为资源较其他政治势力大许多,因此在议题
上也因为“认同”的人数似乎较多而主导了议题。
但是这也令其他政治团体被忽视,其他的议题无法受到重视,在如此的情况之下,虽然政
治多元,但是也并不见得就是反映了真正的民意。
故而也有学者质疑,在问认同之前,是否也应该问问如何认定自己?
(责编:董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