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华尔街日报
2.完整新闻标题:
李嘉诚抛售中国资产把握精准时机
3.完整新闻内文:
在全球投资者担心中国经济波动之际,香港富商李嘉诚(Li Ka-shing)却并无太多惊慌失
措的理由:他一直在不动声色地加速行动,降低对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依赖。
李嘉诚凭借敏锐的商业头脑而成为亚洲富豪,并因此被香港人称为“超人”,他自2011年
以来就不断削减在中国内地的房地产投资组合。他还出售了部分港口和香港的零售资产。
香港是中国内地的国际贸易和融资通道。
这位87岁的大亨让麾下两个主要企业集团和记黄埔(Hutchison Whampoa Ltd.)和长江实业
(Cheung Kong Holdings Ltd.)将重心转向欧洲。过去18个月他投资了200多亿美元进行各
种交易,包括收购英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一家荷兰连锁药店和一家英国列车车厢制造商
,以及将他旗下意大利电信公司和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合并等。这些交易的规模超过李嘉
诚过去10年在欧洲进行的所有收购交易之和。
甚至在李嘉诚大举收购欧洲资产之前,2012年欧洲就超过了大中华(虽然幅度较小),成
为和记黄埔营业利润中贡献最大的地区。去年,欧洲占和记黄埔总营业利润的比例达到42
%,大中华地区则降至30%。
三位知情人士透露,李嘉诚抛售中国资产的部分原因是,他认为他可以在欧洲获得比中国
更多的利润。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欧洲一直被视为经济增长缓慢的集合体,而到目前为止,
中国还因为其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吸引众多投资者。李嘉诚这一观点可能表明,投资者从中
国经济繁荣期轻松获得高回报的时代可能已经结束了。公司管理人士曾表示,欧洲投资机
会的大小和规模都要超过香港,目前在香港可供李嘉诚投资的机会已所剩无几。
现在,随着围绕中国经济放缓、股价下跌以及人民币突然贬值的担忧拖累全球市场下挫,
李嘉诚的举动看起来非常有先见之明,更加巩固了他在投资者心目中先知的地位。不过,
公司内部人士以及研究李嘉诚的学者称,欧元的疲软使得能够提供稳定回报的欧洲资产比
中国更加便宜,这也是李嘉诚此举背后的一个动机。
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学教授吴毓武(Woody Wu)说,李嘉诚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出售的时机。只
要价格合适他就会出售,在财务方面他是个天才。
《福布斯》(Forbes)估计,截止9月5日,李嘉诚身家为248亿美元。李氏商业帝国被粗略
划分为几大板块:房地产、电信、港口、基础设施、零售和能源行业。今年早些时候,李
嘉诚将两家旗舰公司整合为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CK Hutchison Holdings Ltd., 0001.
HK,, 简称:长和),并剥离房地产业务成立一家独立的公司——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C
heung Kong Property Holdings LIMITED ,1113.HK)。这些公司的市值合计大约770亿美
元。
李嘉诚与长和对此均不予置评。长实地产对记者的邮件提问未予回应。
这两家公司的股价表现均跑赢了香港基准恒生指数,恒指自6月12日以来已累计下跌近24%
。长和股价同期下跌10%,长实地产下跌21%,表明李嘉诚也并非全然不受中国内地经济放
缓的影响。
两位与李嘉诚有过密切合作的人士表示,李嘉诚的大部分房地产投资组合都在中国内地,
没什么能像一份开发协议那样使他激动不已。据曾经拜访过他的人士表示,李嘉诚的办公
室位于香港商务中心区一座大厦的70层,在用比力坚果招待客户时,他曾指著这座城市的
天际线自豪地说,香港八分之一的建筑是他一手建造的。
在中国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开放中国经济之后,与邓小平私交甚笃的李嘉诚是首批打入内地
市场的海外地产商之一。李嘉诚与后来的领导人江泽民和胡锦涛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但
中国内地观察人士认为他与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关系不那么亲密。
2008年,李嘉诚以人民币49亿元(合7.69亿美元)的价格将位于上海繁华的金融中心区核
心地带的一座40层的大厦卖给一位私人投资者,此举令观察人士大吃一惊。据当时的知情
人士透露,三年后市场下跌时,这座大厦再次出售时的价格就比李嘉诚卖出时的价格低了
人民币5亿元。
至少自2012年以来,李嘉诚就没有在中国内地进行过大规模的土地收购,并且出售了商场
和住宅开发项目。
里昂证券(CLSA)综合企业分析师Samuel Hui表示,这表明李嘉诚的企业并不看好市场未来
的走向。
一位接近李嘉诚的人士称,随着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alian Wanda Group Co.)董
事长王健林等中国内地地产巨头崛起,市场竞争加剧,李嘉诚丧失了他在20世纪90年代所
享有的建筑技术优势。王健林已经取代李嘉诚,成为亚洲首富。
公司内部人士和学者提出的李嘉诚退出中国市场的潜在动机包括:他与中国领导层的关系
可能淡化,以及李嘉诚准备将业务控制权转交给他的长子李泽钜(Victor Li)。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李嘉诚职业生涯的财务学教授范博宏(Joseph Fan)表示,李嘉诚离开中
国市场的更重要原因是他在那里的影响力减弱。
李嘉诚于20世纪50年代在香港以生产塑胶花起家。他已经将业务注册地由香港迁往开曼群
岛。去年,他将香港零售连锁企业四分之一的股权出售给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控股
(Temasek Holdings Pte. Ltd.)。最近,卡塔尔的主权财富基金收购了李嘉诚在香港16.5
%的电力资产。
接近李嘉诚的人士称,他仍然在打造其商业帝国。
一位熟悉李嘉诚的人士称,他仍然有着进行大规模交易的精力和强烈兴趣,并未对此感到
厌倦。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cn.wsj.com/big5/20150907/biz105751.asp
5.备注:
中国经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