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中时电子报
2.完整新闻标题:
噪音穿脑受不了 开罚不到1成
3.完整新闻内文:
两年前环保署加严噪音管制标准,但噪音陈情数依然直线上升,去年全台陈情案件数直逼
10万大关,不过真正超过法规标准,受到处分的案件却不及1成,受害民众呼吁再次检讨
管制标准,对此环保署官员直言,噪音管制标准订再严,仍无法尽如人意,也可利用调解
或诉讼等程序,来解决双方问题。
击球乒乓声扰人 有家却不敢回
根据环保署统计,噪音陈情案件数年年攀升,自民国97年起就一直位居各类公害陈情案件
排名之首,去年噪音陈情数已超过9.6万件,直逼10万大关,其中又以营建工程类的声音
最扰民,比例达36%,娱乐营业场所则位居第二,占整体比例的26%,两大场所即涵盖6
成的噪音来源。
陈情案1年近10万件
不过统计也显示,有高达9成的噪音陈情案不是合乎管制标准,就是因声音不持续而无法
测量,所以真正受罚的比例不到1成,显示管制标准与民众感受有落差,因此环保署在两
年前修法,将各类管制区、各时段噪音管制标准加严3分贝。
音量没超标≠没影响
但是噪音陈情案件数并未因此而减少,对此空气品质保护暨噪音管制处长陈咸亨分析,可
能因陈情管道多元且便利,加上同一案例民众可能会重复陈情,导致陈情数高居不下。他
指称先前就遇过一位陈情人,一天当中陈情近百次,但稽查人力有限,不可能一接获陈情
就到现场,此外噪音量测有国际标准方法,不是谁拿工具就可以测量。
陈咸亨说,由于噪音的定义及感受因人而异,加上台湾地狭人稠,住商混合情形严重,营
业场所发出的声音,加上邻近马路的交通声音,民众感受到的是整体音量,林林总总加起
来就会超过民众忍受的范围,因此无论管制标准加再严,都可能有人不满意,而环保人员
在稽查实务上,也遇过一些因私人纠纷或恩怨而以噪音为由的例子,因此加严噪音管制标
准不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但陈咸亨坦言,音量符合管制标准并不代表对陈情人就完全没影响,因此环署也设有法律
扶助计画,提供陈情人专业法律咨询,协助进行调解、和解或诉讼等程序,来解决双方问
题。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31001109-26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