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南部,包子还是赞赞赞的,让我有机会现在可以发文。(文不对题一下)
没想到海水这么快就退了,但还退的不够!
以销售量又能在各大卖场付出大笔上架费的纯手工酿造工厂又用大瓮大缸酿造的来说,
我想只剩瑞春跟丸庄这两间老字号了,不过市场需求,其亦有制造酸水解的酱油。
中坜有间很多人喜欢去的牛肉面店,就有买其中一家的大桶酸水解酱油。
可以参照之前写的(#1LjxH1xc)
向大厂购入生酱油也好,这一点也不意外,因为传统的酿造方法(何谓传统等等提出)
用陶缸下去酿造的容量有限,目前台湾各窑场以及进口的大多做到16斗的容量,
需要多少量才能够赶上市场的需求呢?量越多占地越大。首先要克服的就是场地了。
量大瓮多,纯天然发酵的就必须要经过制曲,制曲传统的用竹簳,为了使敷料不至于
过厚在制曲时容易温高散热不佳,让枯草杆菌有机可趁而产生阿模尼亚味道,竹簳的
用量也必须要够多,以合发制簳厂(这边要推一下传统产业,台湾仅存可能两只
手指头可数完)
https://www.facebook.com/hofa123?fref=nf
的竹簳,小型的有长90cm,制曲时候度约3cm的条件下,一包30公斤豆你也要用上
快15个竹簳,传统酱油这行的确是个耗费体力人力的行业。再以台湾乾式传统作法
刚好可以放满三包。
假设制曲中米曲菌以及酱油曲孢子发芽率达最佳,曲中的a-淀粉酶、糖化酶以及
蛋白酶活力达到最佳状态之下进行后发酵,然后每瓶按规定的甲级酱油,(条件设定
是全黄豆),不额外添加
1.总氮量每 100ml/1.4g 以上
2.胺基态氮 100ml/0.56% 以上
最底标的情况下装瓶,制作过程中的制成率系数X1 (代表制程中不消耗,包含蒸豆、
成曲、发酵)可生产甲级酱油为Z1瓶。
假设某厂商年营业额为400万,单一瓶算300元,至少要出现20个瓮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