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yuneck (0.0)》之铭言:
: ※ 引述《d062637776 (Sylar)》之铭言:
: : 有两个邮筒因为台风被吹歪
: : 然后一堆人就疯了
: : 排队去拍照
: : 网络上也出现许多歪掉的邮筒商品
: : 不就是个歪掉的邮筒
: : 到底哪里可爱
: : 点在哪里
: : 很潮吗
: : 有八卦吗
: 重点不是邮筒歪不歪 也不是可不可爱的问题
: 太阳花弯弯的也没这么疯阿
: 五楼懒叫往左边歪歪的 也没人做周边商品阿
: 重点在于排队
: 排队就是潮!
: 排了两个小时 拍张照上传FB、IG,马上满满的赞
: 超潮的
也觉得很荒谬,写了一些观点:)
从“歪腰邮筒”看被规训的台湾人
一开始看到“歪腰邮筒”观光潮的时候,心里隐隐然有些厌恶。主要是台风刚过,
我觉得“歪腰邮筒”无疑就是个带有灾难脉络的产物。假使能用警示的角度、“苏迪
勒台风纪念碑”的意义予以保存,我会觉得很好。但如果人潮只是单纯“连灾难都能
娱乐化”,那我觉得很不好。
想着想着,忍不住思考“歪腰邮筒”观光潮的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然后脑子里就蹦
出“规训”这个词汇。提到“规训”,一般都会想到傅柯,手头上没书,借 “南华大
学”通识课程—《理性、疯狂与文明》部落格的整理一用:
“我们运用规训的方式,透过规训的方式让你习惯,让你想都不用想的就会遵守(成为
日常生活的实践意识),而这就是规训。”
那么,“规训”跟打卡、拍照“歪腰邮筒”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在消费主义、3C渗
透生活面面向向的现今,打卡、拍照已经演变成“台湾人面对出名人、事、物的唯一行
为模式”了。比方说捕获一个野生的名人、稍稍新奇的事物,在产生任何理解之前就先
掏出手机,完成打卡拍照,一气呵成,想都不用想。除了意犹未尽的兴奋感、打卡跟数
位照片以外,好像什么也没获得。如果去问排队“歪腰邮筒”的名众为何而来,他们大
概也只会说好可爱,没有人会真正的把这邮筒当作“可怕天灾的产物”来看待,尽管这
才是它的生成脉络。
台湾人被“规训”了,如同消费主义、无所不在的商业行销教育我们的一样。好比“正
妹”、“萌”往往只是为了让商人获利而被生产,却佯装成可以给我们更有意义的生活
(其实对粮食分配、战争、低薪......等实质问题一点帮助都没有)。所以第一时间就
在那里宣扬“歪腰邮筒”的“文创性”、“公共艺术性”,我其实是有点不齿的。对我
来说,它就是一个“天灾产物”,所谓的“公共”实质上更偏向被消费主规训的成果。
我另一个不赞同“歪腰邮筒观光潮”立即“文创化”或“艺术化”的原因,是在于我认
为这种观光行为对“地方文化的生成”是有害的。
拿“人文地理学”的观点来看,“地方”一般是观者必须置身其中,由人群透过日常生
活日复一日操练出来,进而产生“自己是地方的一份子”之情感。这种对被赋予意义的
区位或场所,而产生的依附及情感就叫做“地方感”。例如,光观客眼中的安平与安平
居民眼中的安平绝对不同,这是因为观光客不是“地方的一份子”,故只能用“地景”
的眼光来看待安平,“地景”是比较强调视觉的概念,观者往往位居地景之外。不管怎
么说,“地方”在“人文地理”中应该是很强调“独有特殊的”(idiographic)。
不同的人、应不同功能而生的物理设施,参杂复杂的人类活动,地方文化才积累成行。
因此,京都、美国唐人街、纽约皇后区才能有各自的样貌,进而产生强大的文化意义,
而不是均质性的一些数字、座标而已。
“歪腰邮筒”的观光潮,透过打卡、拍照这种将事物均质化的动作,我个人觉得与“地
方”的概念彻底背道而驰。不论什么地点一经过打卡,在数位化的呈现上就只是个区位
资料而已,失去独特性的被罗列成名单,毫不起眼的跟其他景点排列在一起。照片的情
况也是类似,都是一种快速、浅薄、看起来了解了什么,其实什么都没了解的互动,随
便找篇游记,在垦丁或日月潭拍的观光照,其实给人的感受并不会差太多。一旦打卡拍
照这种速食互动,变成“文创”、“艺术”与大众交流的唯一内容。说实话,我对台湾
“地方文化”的累积酿造,或者艺术内涵论述能力,一点都不抱期待。
总之,“规训”与“与地方感生成背道而驰的均质化”,就是目前我对“歪腰邮筒”观
光潮的主要看法。后续“歪腰邮筒”会被塑造成什么样的社会产物,我觉得要看是哪一
批人掌握它的话语权,并且想以此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目前大多是被规训的民众们,和
本来就没啥脉络的媒体在谈论它,所以我才会有这些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