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idi (戏说台湾-地母渡在室女)
2015-08-11 06:49:19看推文,就知道很多人没经历过爱拼才会赢的时代。这首只听
听到前奏,就整个开始热血起来。
1.夜市:卖伴唱带的一定天天放
2.广播:不论转到哪个电台,一定听得到
3.乡下:种田阿伯阿桑哼著这首歌开始一天的工作
4.卡啦ok:必点,而且好几轮客人都点同一首。就算
在中国,酒店小姐听到都会唱了。
1988年,只要你出去买个东西,一定有机会听到一次
这首歌。这首歌朗朗上口,几乎人人会唱。这首歌还
被填上粤语、潮州话、客家话及国语版本。主唱叶启
田还因为这首歌从更生人身份咸鱼翻身,拍了电影还
选上立委。
或许后期其它歌如家后,卖得吓吓叫,但时空背景不
同,爱拼才会赢的时代,是电脑尚未普及,黑金刚好
像刚出,还能红成这样才不简单。就算家后,也不是
KTV必点,我觉得那首歌的曲风不像爱拼才会赢一样,
可以男女老幼通吃。
回味一下爱拼才会赢: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FuhGAvc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