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8 03:07:13 经济日报 特派记者陈言乔/北京27日电
有“兰花王国”美誉的台湾将面对新的挑战,大陆与美国谈判十年后,8月1日起大陆出
口的兰花获准可附“水草(水苔)介质”输美,我业者已展开自救因应。
“介质”是包在兰花根部,有保湿、保肥、固定、间隙呼吸的作用,一般多以水草、树
皮保护。在运输过程中,可增加存活率。
台湾兰花产销发展协会前理事长李苍裕表示,过去因为担心病虫害等问题,大陆的兰花
只能以“裸根”方式输美,不得夹带水草、树处等介质,但“裸根”兰花存活率只有六
、七成,带有“介质”兰花可达九成;此外,裸根成本是介质的三倍。
而台湾早在2003年底获准兰花可以水草介质输美。除客观环境外,台湾的培育、创新技
术较强,因此,大陆兰花根本不是对手,多年来,台湾兰花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地打
下一片江山。
根据台湾兰花协会统计,台湾兰花占全世界的75%,2004年起可以带有介质输美,当年外
销不过5,000万美元,但此后,每年成长非常快,2010年时,已达1.16亿美元(蝴蝶兰占
8,200万美元)。
去年外销兰花达1.8亿美元,其中蝴蝶兰就占1.5亿美元,又以输美的6,000多万美元最多
。
到北京种植兰花的台商廖学舜表示,美国开放大陆兰花水草介质进口后,初期影响不大
,主要是大陆业者的准备、海关配合作业,以及美国市场的接受度等磨合期,但到第四
、第五年就会看到影响,最终可能达一半以上。
台湾兰协前理事长李苍裕指出,中美关系的农产品谈判向来不是主要项目(金额太小)
,兰花介质开放谈判才拖了许多年。“海水退去才知谁在裸泳”,台湾业者过去是唯一
,好命太久,现在要面临考验,尤其大陆基础较好,养植面积动辄数百亩,成本较低,
加上大陆最擅长价格战,都对台湾业者产生威胁。
台湾兰协7月上旬曾就此开会因应,面对这种既定的事实,多数业者呼吁不要害怕红色供
应链,但要有危机意识,坚持品质,与客户建立长久的信任关系,就不怕订单被抢走。
联合报
http://udn.com/news/story/7334/108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