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d9637568 (小さいけれど确かな幸せ)》之铭言:
: 常听中国大陆内地朋友说要来台湾看看他们失去的中华文化。
: 我左思右想除了保留繁体字和他们视为历史的中华民国国号之外好像没了。
: 我问他们他们也吱吱呜呜含糊用:“就是那个,你知道的”带过。
: 有没有高手解释一下这方面的八卦?
台湾何来文化? 李敖
近来常常看到有所谓“台湾文化”之说。倡此说者,论调不外是:一、“台湾文化”
不同于中国文化。二、台湾有独立的文化。三、台湾有四百年历史,已经有了自己的否莫
沙的文化。四、台湾要建立一个新而独立的国家,必须先要建立“台湾文化”。五、建立
台湾人意识的“台湾文化”。六、建立有人性的“台湾新文化”。七、四十年“台湾文化
”与中国文化有极不愉快的融合经验,它们之间,在本质上有不能调和的价值差异。八、
要建立台湾人的新文化、建立属于台湾人为主体的新文化,对原住民、客家、福佬人文化
应格外重视。……
我是思想家、也是历史家,从双料专家眼光看,我认为上述这些论调,只不过是自我
陶醉而已、是抹杀事实的自欺欺人而已。事实上,所谓“台湾文化”、所谓“台湾新文化
”,并没有这样的东西、也没有像样的东西。提倡这种论调的人,宛如洋人讥讽哲学家的
笑话:——在黑房里摸黑寻找一条根本不存在的黑猫,却大呼“找到了!找到了!”
为什么这种论调站不住?原因在,提倡这种论调的人,他们是无知的,完全昧于这个
岛上文化形成的过程与真相。
这个岛上文化形成的过程与真相,撇开原住民的原始型文化不足论以外,可分三大阶
段:
第一阶段是“流民文化”——对原住民而言,当年来台湾的中国人,都是假台湾人。
假台湾人初到台湾,不是很自愿的,基本上,是在大陆混不好或混不下去,才离开福建、
广东一带家乡的。这里面有没有土地的农民、有没有职业的流氓、有没有恒产的海盗、有
甘心卖身给外国人以求渡海的流亡者。当年中华帝国的基本政策是不准老百姓往外乱跑,
它不准老百姓去东北、也不准去东南,换句话说,它不喜欢移民。但是,只要有必要,民
会自移,是很难拦得住的,尤其在荷兰人占领台湾时期,他们要大量农业人口来建设台湾
,帮他们追求重商利润、巩固殖民统治,这种帮凶,以渔猎人口为本位的原住民是不适合
的。于是,在荷兰人的招募下,大量的汉人猪仔,被当做奴隶般的,被挤装在大划船的船
底,运到台湾。这种大量流民,移到十七世纪中叶,已经高达十万人,数目已经跟原住民
相等。这些人欺负原住民,力道有余;建立新文化,却水平不足。所以,台湾当时虽然被
中国文化广被,但那种中国文化,却是最下等的,纵然后来由中华帝国派出政府,予以教
化,但是,对中原文化说来,它仍然是一种边陲文化,是不入流的。
第二阶段是“流氓文化”——在不入流的文化中,罗汉脚的“流民文化”,又受了日
本浪人的“流氓文化”影响,使这个岛上的文化型态更形难堪。日本文化的特色是武士道
与町人道的混合体。武士的信仰来自封建制度下的一姓打手信仰,武士道的先天只是一种
“走狗道”、“保镖道”。至于町人,和中国古代商人一样,原来没有社会地位,町人要
靠谄媚武士来做生意,所以他的地位,就正像石秀所骂的,是给奴才做奴才的奴才,这种
人好计算而短视,性格最下三烂,所以被称为“町人根性”。武士道加上町人道,本就使
日本文化变得畸形。但这种畸形,施之于殖民地的亡国奴身上,自然更流氓之至。“流氓
文化”,也是不入流的。
第三阶段是“流亡文化”——“流氓文化”以后,台湾又沦入国民党流亡政权的教化
中。国民党带来的中国文化,其实只是“流亡文化”。它裹胁来故宫博物院的大量古董文
物,以此为饵,定位为中国文化。于是,这个岛上的人不知怜香,却学会惜玉,可惜惜的
都是市场上的假玉,以一群群有几个臭钱的暴发户,附庸风雅,还以为非常文化呢!
从外来的地方戏新到了台湾的歌仔戏、布袋戏;从外来的奖券新到了六合彩、大家乐
;从外来的哭丧新到了五子哭墓外加脱衣舞;从外来的南管新到了酒色财气的卡拉OK,…
…这就是所谓“台湾文化”、“台湾新文化”!呜呼!台湾何来文化?
《我们没有明天》 李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2b5f6101017dp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