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 中国的光与影【中国篇】(二)狼虎之治

楼主: PTTakatsuki (akatsuki)   2015-07-27 20:26:36
《如果有人问你,你对中国的印象如何?你会如何回答?》
《自大、素质低、玻璃心,还有呢?》
《恐怕一时半会除了上面常耳闻的贬义标签以外,找不到其他答案。》
《也许我们并不了解中国,对中国人了解的更少,》
《因为台湾的教育、社会总要我们别多问,别了解,背答案照做就是,》
《政府怎么宣传,你就怎么接收怎么做,》
《不然,你就准备被扣上一顶○○的帽子。》
《而没有认知作为基础的选择,不过是一种盲从,》
《也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像,》
《以前骂共匪,现在大喊两岸一家人就是盲目最佳的写照。》
中国的光与影(二)【狼虎之治】,继续带你了解中国,反思台湾。
──────────────────────
首先,先来谈一下在中国遇到的两个故事好了:
A)发生在一个地方的小餐馆:
  这个餐馆我蛮常光顾的,老板娘大约四十岁不到,
  请了一个大概三十出头的男员工,平时都是这个男员工负责点菜收钱,
  男员工个子高高瘦瘦,说话也斯斯文文的,
  因为太常看到这个男员工,一度还认为他就是老板。
  
  有一天吃饭时间,点餐台前不是这个男员工,而是另外一个胖男人,
  这胖男人看起来身形矮胖,长相也略显粗犷,我内心判断他脾气不好,
   
    这时候一个电话响了,胖男人接起来,只听见电话中吱吱喳喳的声音…
    胖男人说:“你怎么没有来上班呢?”
    电话中劈哩啪啦的一大串,听起来似乎很激动,
    此时胖男人说:“诶...你怎么骂人了呢?”声音开始略往上扬,
    
    依照我对这胖男人的粗略印象,还有在台湾的经验来看,
    接下来免不了要一场破口大骂了,谁知道…
    
    胖男人竟然不愠不火,语气平和的说:
    “你要工资可以说阿,干嘛骂人呢?骂人是不对的啊。”
    
    
    愣了一下,我回过头去,确认了一下拿电话的的确是刚刚看到的胖男人,
    再看看他的表情,依旧平常,毫无生气的感觉。
    
    此时的我,在旁边客人眼中,恐怕表情像痴呆吧?
    我万万没想到,这样一个小餐馆当中,看起来再平凡不过的胖男人,
    看起来也没啥文化,却能如此淡定平和地回应骂人的事情,
    当我后来知道他是老板的时候,看他对待女儿的和蔼可亲模样,
    我再次愕然…
  
  
  
  
  B﹚发生在旅途中的火车上:
  
    中国的火车,往往负责平民百姓返乡过节的重大责任,
    由于票价和其他交通工具比起来,相对要来的便宜,为了省钱,
    多数社经地位一般的农民工、年轻人、大婶大叔都选择它,
    尽管速度缓慢,旅途往往要耗上一天以上的时间,
    火车的票仍还是常常一票难求,尤其逢年过节更为明显。
    
    这天在火车上,几个年轻男孩半路上车,因为没票而站在走道聊天,
    听起来是一群同省份都在外地工作准备返乡,才会凑在一起聊天。
    
    这几个年轻人身材瘦高,染著头发,讲话听得出来也是学历不高,
    嘴里还嚼著槟榔(中国的),起初还会到车厢中间的过道去吸菸,
    虽然菸味仍会飘到车厢,却至少不是直接影响到其他人,
    
    但后来时间长了,可能站了十几小时累了,
    年轻人只有一个有座位,剩下两个轮流交换坐,
    于是坐在地上直接就点起了菸来,
  
    这时,车上还有年纪很小的儿童,按理说是不该这样的,
    于是我内心挣扎了很久,到底要不要开口去劝一下,
    但那几个年轻人,如果用台湾话来说,看起来就是中国八嘎窘,
    万一他们不爽的话…
    
    最后,我仍是站起来拍了他们的肩膀,
    指了指车上的儿童,请他们别在车厢内吸菸。
    
    令我再次讶异的是,这几个年轻人,脸上也没有不悦,
    几个人直接就把菸熄了,更没有多说关你什么事的台词。
    后来还问我要不要吃零食(火车上贩售的),我笑了笑婉拒了。
    
    从他们的表情和反应来看,
    自己被他人纠正,对他们而言,可能只是无伤大雅的事情,
    但同样的这个行为,在台湾,可能会得到一阵讪笑,或者争吵。
    
  
  
  
  
  
  这两件事让我深思了许久,一直在想,到底为什么?
  为何自己会认为他们该要生气,
  为何他们又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错误或他人的指责?
  
  如果是你我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能够淡然处之吗?
  这个疑问,一直到今日,在我心中仍没有答案。
  
  
  
──────────────────────
《自国民党来台后,国共两党在各自的地盘上实施其洗脑教育,》
《表面上,国民党推行的是三民主义,是民主,》
《在中国,共产党推行的是共产主义,是专制。》  
《一直以来,国民党总告诉着我们:中国被共匪窃取了。》
《总是告诉着我们,中国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总有一天,我们要用三民主义,解救身在中国的同胞们!》
《悲哀的是,几十年后我们竟发现,自己才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还有,其实我们一点也不自由…》
统治者为了要巩固自身政权的稳定,往往会采取各种手段,
而这一群系出同门的黄埔国共,
尽管口号迥异,中心思想却是差不多的,
在前篇【中国样品屋】当中曾经提及:
国民党脑袋草包贪财怕事,又爱结党营私,
共产党工于心计作风强悍,且手段狠毒。
过去,为了要在美苏冷战时期取得一席之地,
国民党以美国防堵共产赤化的盟友自居,在美方刻意的帮助下经济蒸蒸日上;
而共产党的盟友苏联,当时因军备竞赛而有苦难言,无法提供中国太多帮助。
共产党纷纷推行了几个重大的改革,但几乎都是七伤拳,还未练成已元气大伤。
迄今在中国的节目上,仍可看到对过去这些改革的评价和讨论。
尽管如此,中国在共产党的勃勃野心之下,虽跌跌撞撞,
但也并未如国民党和美国当初预料的提早解体或败亡,
虽然改革缓慢且错误政策众多,但共产党对中国的统治渐渐稳固,
相对于国民党早已安于现状,捞的不亦乐乎而逐渐忘记反攻中国的口号,
敏锐如美国,便顺水推舟和中国正式建交,并断了国民党的中华民国梦。
俗话说的好,‘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同出黄埔的国民党和共产党,在中国的眼中又是如何评价国民党的呢?
“贪财、怕死、腐败、不重视人民。”
“老蒋神勇,但底下集团贪腐太多,终致失去民心。”
上面这两段,都是中国抗日剧中常见的国民党形象,
中国的电视剧,只要题材敏感,都得由广电总局过目后才能播出,
而对国民党的形象营造,自然也有一定的‘共产党认证’真实度。
虽说电视剧始终是杜撰居多,但回过头来看看现实,
是该说历史重演,还是说一路走来,始终如一,这我也不清楚了。
只不过,国民党可能认为历史久远,何况人事已非,
加上国民党又不怎么爱看中国的电视,
看到国民党在向中国推销台湾的风土和产品时,
我不禁想起电影中妓院老鸨向嫖客推销底下姑娘的场景…
哪天真的被国民党推销成功,不再是一边一国,
共产党要怎么对付这个昔日仇人,仍是个未知数。
──────────────────────
《共产党的底限是‘政权’,不触及这块一切好说;》
《国民党的底限是‘朋党’,触及这一块一切免谈。》
(※注:朋党观念引用cgi0911大在友宜气爆录音一文中的介绍)
(在此也感谢cgi0911大对朋党观念的解释,令我有很大的启发和联想!)
有人说,中国人不认为自己没自由,是因为中国人从未拥有过自由;
但在我看来,中国人是因为懂得如何不触及共产党的底线,而享有一定的自由。
但身在台湾的我们呢?一直相信课本上说的民主和自由,认为自己拥有,
实际上,我们拥有的,却都是单一选项的自由。
但我也不认为,哪一边优于哪一边,只是都不算自由的情况,
中国的老百姓,也许普遍活的不像台湾的我们这么压抑罢了。
那么,草包的贪腐集团,要如何统治一块强占来的土地?
简单来说,对下一代靠的就是‘洗脑’,对成人就是‘暴力’加‘分化’。
先说‘洗脑’吧:
草包集团顾名思义就是草包了,对于治理国家或是带领国家这些自然都不懂,
但为了维护自身统治的正当性,首先就得改写历史,扭曲真相。
有人说,改写历史,扭曲真相有什么用?
很简单,让下一代台湾人误以为,这群草包才是台湾的救世主,
不然,谁会愿意把自己的劳动所得,拿出来贡献给这群草包?
像那些只在中国打过仗的老兵们,还有那些所谓的有功将领,
说白了,就是要台湾人去供养整个国民党带来的利益炼集团不是吗?
接着,再让下一代的台湾人误以为,台湾和中国密不可分,
不然,喊着要反攻一个毫无关系的大陆,谁会认同?
何况还要每家每户男性,都去浪费几年时间尽国民义务服兵役,谁会去?
最后再把历史扭曲,把原本属于日治时期既有的建设历史给抹去,
把历史修改成全都是草包们的丰功伟业、英明建设成绩,
不然,万一百姓都知道几十年来草包集团只会中饱私囊,
谁还愿意继续纳税尽什么国民义务?
这些政策和变革,自然不会受到当时台湾的有识之士们认可和接受,
只是面对这些质疑和反对声浪,草包集团依旧采用暴力和分化解决。
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跟着草包集团来到台湾的军队和情治系统,还有草包集团眷养的地痞流氓们,
平日坐领干薪,也没什么事情好干,此时正好派上用场,
遇到这种不用上战场,就可以练练拳头的软柿子活,倒是乐意至极,
抓抓百姓,扣上罪名,再让你人间消失,比以前打共产党要简单多了,
好百姓,不打吗?好知识份子,不压吗?
台湾社会的黑、金集团所以势力庞大,功劳绝对有草包集团的一份。
而草包们长期吃香喝辣因此勾结的富豪商贾们,更渐渐掌握社会的话语权。
洗脑和暴力手段提过了,接着来说草包集团最擅长的‘分化’吧:
由于深怕台湾有识份子再次聚集起来,反抗草包集团的统治,
于是草包集团利用其眷养的那群共生结构成员,
例如军警系统和教职人员,大玩‘贴标签’的分化策略,
这个策略的中心思想很简单:
既然我草包集团比你们台湾人少,那我就把你们分化成一个一个小团体,
这样一来,你们台湾百姓也就无法谈团结,更别说反抗了。
其实台湾有句话说:‘台湾人撒的尿,连拌砂都办不到。’
我一直认为这句话也是一种草包集团刻意灌输下来的观念,
实际上,台湾人不是无法团结,而是草包集团养了太多的利益共生者,
上从军队到情治单位,下到学校教官和一些早期的老教师,
无一不是厉行着草包集团的‘抓耙子’任务,
军队设立宪兵专门找那些(思想有问题)的官兵,
情治单位专门找(思想有问题)的百姓和知识份子,
学校教官和老教师回报那些(思想有问题)的学生和老师),
草包集团的这套特务的安排手法,连共产党在电视剧当中都颇多着墨,
但一套只能对付自家人,而无力对外的国安系统,只是虐待百姓的工具罢了。
而在另外一头的中国,草包们的师兄弟共产党也在进行洗脑的运动,
虽然本质上都是为了巩固政权,但背后却有极大的不同点。
就拿草包们最爱给年轻人戴上的‘红卫兵’帽子来说:
这个‘红卫兵’运动,实际上是一个毛泽东为了打倒他的政敌们,
而在利用学生、农民、工人去推行的全国性运动,
运动的目的是破坏原本的“政经利益炼共生圈”,
包括地主、富豪、资本家、特务、反改革派等实体阶级,
也包含儒家阶级制度观念等思想观念的破坏去除。
这个红卫兵横行的文革时代,在国民党的课纲上普遍简单带过,
只说是中国共产党的恶行之一,却并未细说其细节,
我想,可能文革中破坏掉原本的“政经利益炼共生圈”观念,
很大一部分和国民党自身的形象太过接近也说不定。
经过这个运动,中国几乎把商人和资本家(也就是投资者或生意人)都斗垮了,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社会上仍弥漫着敌视资本家和商人的风气,
这也是为何到改革开放之后,国外为何迟迟犹豫要不要进入中国投资的因素,
毕竟这段把商人和资本家铲除的黑历史,让商人和资本家或多或少仍有所顾虑。
另外这段运动,也把当时的中国艺人们都一并铲除了(为了破除偶像信仰),
加上电视机在1980年代以后才慢慢普及于民间,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只有按照国家允许和规定而制播的节目存在,
自然也没有演艺圈、娱乐圈、或者是明星艺人的存在,
对于台湾的艺人才会如此捧场和熟知。
从这里大概可以看出,国共虽然为了巩固政权,都采取了一连串的手段,
但国民党,自古至今都是利用政商和军警去肃清底下老百姓,以维持政权稳定;
而共产党,自古至今都是利用老百姓去铲除上层的利益炼团体,以取得政权。
就好比现在的国民党政权,还是仰赖著政商和军警黑金桩脚等铁票利益集团,
共产党却只把商人艺人看成跳梁小丑,绝大多数的政策制定还是百姓取向。
即便如此,对于两个国家的未来,国民党傻傻努力推销的统一,
我仍是不能认同的,就像许多人说的,
相较于国民党,统一后,百姓们也许会过得好一点(?)
但要拿万一哪天,家人亲友被哪个大官看上或大官二代找麻烦,
我不想要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套上一个叛国的麻圈自杀掉。
虽然说现在看起来,也越来越难保国民党会不会哪天也跟着这样做就对了…
──────────────────────
这篇的最后,
来聊聊国民党给予我们的‘单一选项的自由’,和贴满身上的标签吧。
记得文章最初的那两则故事吗?
一个看起来其貌不扬的胖子老板,却平淡无奇地解决掉一个争吵,
几个看起来不学无术的中国八嘎窘,却泰然面对陌生人的劝导。
如果那个胖子老板在台湾长大,这下说不定上社会新闻了,
而那几个中国八嘎窘如果在台湾成长,我可能也不会在这里打文章…
我想,很大的原因在于国民党这个草包集团,让老百姓太苦闷又太压抑了。
只给我们单一选项的自由,又给每个人贴上满身的标签,
这些单一的选项和标签底下,又有几个人能真正自由地活着呢?
大概只有达官显贵吧。
从小的教育就灌输我们一个观念(不能犯错,错了就要受罚),
于是我们只好死命记着背着正确答案,避免犯错受罚被骂。
但诡异的是,我们的教育却又欢迎我们打小报告,
当了抓耙子,还可能获得奖励,
国民党就藉著这种互相当抓耙子的方式,来掌握并监视知识份子,
因为知识份子在国民党的经验中,曾经反对过国民党的统治。
我们的教育也不鼓励发问,因为长官是那些压根没有墨水的地痞流氓集团,
你问的问题很可能会把他们问倒,让他们没面子失威风,
而以前一堆跟着国民党来台的外省老师,也是要学生不要问些‘课外’的问题,
他们总说因为不会考,所以不用知道,
实际上却是因为他们只了解中国,不懂台湾;
这些太爱发问、太有想法的学生,全都会被列入黑名单,约谈和找家长。
电视节目也一样,一系列的军教片总是千篇一律的剧情,
一群血气方刚但不遵守纪律,没有服从概念的年轻人,
在经过了军队的训(洗)练(脑)之后,终于知道了服(闭)从(嘴)的重要,
学习到合(同流)作(合污)的精神,成为一位成(无)熟(脑)的中华健儿!
而高官将领们则喜孜孜地认为自己御兵有方,
对于底下的有如屎坑般的军中陋习视若无睹,
就像当年的国民党军队,谁敢说出真相,谁就会被切割掉,
一种极为扭曲变态而又沾沾自喜的文化。
在这样的教育过程,很多人学会了站在权贵身边抱大腿,
学会了睁眼说瞎话,再用着一张一张的标签贴在同胞身上,
八嘎窘、坏学生、肥宅、CCR、草莓员工、党工、柯粉等等,
这些数之不尽的标签,在你我没有意识到的时候,
已经把你我分成一个又一个极小的团体和族群,
小到我们无力去改变和反抗现实。
更悲哀的是,在这场人生的单一选择题当中,
我们连放弃的权利都没有,一旦选错或做错,
马上就被归纳和丢弃到人生失败组,
面对的是无止尽的家庭压力和社会舆论,
就像不爱念书的学生,直接被分配放牛班去,
被家庭不解,也被社会排斥,你说他们能不变成八嘎窘吗?
这样一来,‘八嘎窘’和‘好学生’的分化也完成了,
两个标签就把一堆人区分和丢弃,这么好用的办法,怎么可能不多加利用呢?
还别说那些介于好学生和八嘎窘之间的学生,
有太多上不上,下不下的学生,在教育中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有些就这样选择了登出人生Online,
因为家长和师长都只给了一个标准答案,
无法达到,你就等著被区隔开和丢弃不管,
而挤进窄门的人们又冷嘲热讽的对上不去的人们说:
‘都是你们自己不努力,今天才会变成八嘎窘和22K!’
‘你们这种人念书也不用心,真是社会的○○!’
知道国民党政府看见台湾老百姓分化对立成这样子有多开心吗?
对他们而言,
一张标签,像是‘○粉’就可以分散掉多少百姓对贪腐的砲火,
一张标签,像是‘○吱’又可以分散掉多少百姓对舞弊的注意力,
一张标签,像是‘年轻人没竞争力’又可以少掉多少对他们的监督…
实际上,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总是有人在创造新的名词和标签,
从正妹、宅男、草莓员工、○粉、小模、恐龙家属、大肠花、学匪,诸如此类,
这些名词,实际上都只是被创造出来转移注意力的标签,
用一些争议性的名词引起大家的注意力,轻易造成对立;
而这些标签,充满直观性又不加任何说明的断章取义,
外加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含意,长期被戴上这些帽子,
老百姓们又怎么能够可能泰然面对他人的劝导呢?
就像在中国,
你看不到商人跳出来大喊不排除出走,
(中国政府会叫你关门,不然就转型,)
也看不到商人敢在电视上抱怨年轻人贪图轻松的工作,
(中国年轻人没人吃你这一套,)
不会看到商人说都是政府的错,政府决策错误;
(说了就等著政府单位三天两头来找你泡茶聊天,)
不会有面对黑心油那般证据确凿的案件,却说罪证不足,
(中国的地沟油那位,可以goo一下,)
更不可能看到中国政府呼吁百姓要共体时艰,勒紧裤带,
(开玩笑,中国的面子问题。)
像某位马桶冲美金的也绝不会不会因为什么没有对价关系而不是贪污。
(金额这么多的,如果不是功国元勋之后,正常都判死了。)
只有种花民国台湾区顾面桶政府认为:
‘千错万错都是老百姓的错!’
干!难怪你们当年会丢掉大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