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生人以一个乘客受到骚扰的角度看,司机以迫害的角度看。也许司机先生平时也是一个温和有礼服务态度良好的模范,站在他的角度这样的热血是在那个时刻不能不为的事。
认知疗法说,我们很多情绪跟行为,往往受信念所驱动,让A很生气的事,可能B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因此如果个案具有不适应的行为,需要先了解他背后的信念是否合理。从司机先生的脸书来看,他的信念大概有以下几个可能:
⊙更生人是绿色的。
⊙更生人到校园演讲主题一定跟政治有关。
⊙更生人的企图是不良的(脏手)。
⊙更生人是大人物。
上述四点对一般人来说,可能都有待商榷的部分。但对司机先生来说,前三点的的默认信念让他直接下结论年轻学子必然会接收到不该接收的信息,在这件坏事发生前还有谁能阻止呢!只有他这个离场地最近的清明人士了!
而第四点,让他和更生人在说话态度的重述上,仿如罗生门。
我们对某人的态度感受如何,受主观诠释的影响极大,与此人的过去经验或自己默认的心理位置相对越低,越会觉得对方是厌恶、睥睨、趾高气扬、瞧不起或是自己无力反抗、反驳……
因此,更生人觉得是不欢而散,司机先生觉得自己‘委屈而小声’,更生人觉得是‘客诉’,司机先生觉得是‘绿色恐怖及特权’,并且开始想像一连串跟绿岛有关的故事……而事实上更生人并无任何指挥情治或法务单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