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要翻案什么的太沉重了,我没有那本事。
至少这是一个逻辑的过程,以及历史佐证的问题。
※ 引述《jimmy5680 (折翼的企鹅)》之铭言:
: : 可是,孙文的理念,跟很多党内份子是不合的。
: : 举两个最好的例子,就是黄兴跟陈烔明。
: : 比方宋被杀时,黄兴是要求走司法途径,求和平解决。
: : 可是孙文可不这么想,非得组军队,讨伐袁世凯。
: 这点是孙文很大的一个争议,但是放大到全局来看其肇因是其派系与北洋的互不信任,
: 而袁世凯当时推动的一些重整也造成地方势力的不满(和中原大战前夕类似)。
我之前就提过了,革命党在清廷逊位前去暗杀袁世凯失败是不争的事实,
用这种暴力手段想要让大家回到理性的谈判桌,
除非有什么人可以做这样的中间人去解决那样的问题。
可惜的是,那样的人被杀了。
: 联省自治最早提出的联邦制理想崇高,但是在民初陷入军阀时期的状态下,
: 联省将成为邦联而非联邦,多数军阀对联省自治的呼吁都着眼于"自治"而非联省,
: 这是为了让他们能够以更加合法的地位割据一方,
: 实际上国民革命军北伐后的状态就和实质上的联省自治相差无几,
: 只不过以军阀构成的联省自治必然会崩解─中央和地方各有私心,政策窒碍难行,
: 最后导致了中原大战为首的一连串斗争,这是难以回避的结果。
: 下面这篇说得不错,可以看看:
: http://eatstory.net/magazine_section_3_b.html
理想跟实际执行是有落差的,中国历史上不缺这种东西。
可是我举的两个例子,在后代的历史课里,
要嘛被边缘化,要嘛变成混蛋,是不是证明党内不吃他那套,
就要吃拳头?
: 北洋难道就不是吗?
: 袁世凯早先是优势者不提,后来直奉两系干的事情可是夺权争利。
: 此外,我知道课本没说,孙文死在北京,你不觉得奇怪吗?他的国府在广州耶!
: 他跑去北京干嘛?和段祺瑞谈南北政府统一啊!只不过还有些争议没谈妥他就死了。
: 至于是什么争议?孙文希望重新组织政府,段祺瑞想要维持自己原先的架构,
: 不过是利益分配的法统问题罢了,两边哪有什么差别。
我才在讲1913-1916,你就跳到1916后面了,
是否文不对题?
: : 袁世凯也意识到民主这件事行不通,国内有太多文盲,
: : 民主离中国还是太遥远,不可急进。
: 今天,中共常说中国人民素养不足以实施民主,
: 看你这么捧袁世凯,这么说来你是支持中共的了?还是你支持墨索里尼夺权?
: 你可以认为国府第一次总统选举几乎是个笑话,但说什么民主不可行更是个笑话。
中共说中国人民素养不足,那是现代的事。
适不适合民主,那不是我关注的。
我文章开宗明义就讲,当时中国全识字率不过10%,
这样的民主,或你说美国的那套,哪里会成功?
更别提那时的贿选更是多到天上去了。
严复,中国的启蒙大师,终生反对革命共和。
武昌起义后他写信给莫理循: “按目前状况,中国是不适宜于有一个像美利坚共和国那
样完全不同的、新形式的政府的。中国人民的气质和环境将需要至少30年的变异和同化,
才能使他们适合于建立共和国。”
30年够吗? 太短了。或甚至50年也不够。
台湾踏入真正的民主都是1996年后的事。
离武昌起义几年? 整整85年。
历史上没有一个政府从君主独裁到民主共和是一蹴可几的,
就连一个成功的例子也没有。
你说那时的中国民主可行吗? 不要开玩笑了。
: 然后某些人就会骂说老蒋强推政策、打中原大战是错误的行为,
: 而无视他们捧的袁世凯做的是同样的事情。
: 国民党黑袁世凯固然是恶意抹黑,
: 但是在批判国民党的时候把袁世凯当成什么好人也太莫名,
: 你上一篇还说什么袁世凯是忠义之人更是好笑,
: 你知不知道武卫右军在八国联军进犯的时候在干嘛?
我可没把袁当作是什么好人喔,他是个野心家的事情是人尽皆知的。
你想讲的是武卫右军在八国联军进犯时在练兵吧?
今天是非是后代自由解读的,
可是你就一个逻辑推理,去看他的前因后果,是很合理的。
第一,他去山东,那是列强要求清廷袁世凯去的。
山东作为最早义和团的发源地,也是当时清廷的山东巡抚毓贤放纵的。
毓贤这老兄是谁,google一下就知道了,老残游记就是在酸这家伙。
第二,袁世凯打不打得赢八国联军,这点他是心知肚明的。
至少后来史实记载,所有清军都被打歪了。
第三,以一个国家战略角度来看,
如果这支部队再垮,清廷可是三小军队都没了。
以当时清廷的状况,绝对没那本钱再搞什么军队。
(甲午战争输太惨,裤子全部被海水冲走)
中国人的逻辑,就是所谓的忠义,就一定要是无条件的丢性命,
无条件的牺牲,否则就是大奸之人。
又如果这支军队全军覆没了,后面清廷会再签多少鸟和约,
那时候的牺牲就是大忠大义??
至少他很给清廷留了很多面子,所有后代历史都可以考核的。
: 原来袁世凯自己设的国耻日是什么光荣的日子呀,真是可喜可贺,
: 他并非国贼,但不代表他就因此在舆论上取得支持。
: 至于满州问题─我相信你应该会认为凯末尔是土耳其的大罪人而不是国父,
: 而且中日盟约目前是个有争议的东西,且不提,
所以我就很清楚你的逻辑就是玉碎想法,
宁可战到最后一兵一卒,也不愿意丧权辱国。
他不那样干就是让日本做更多侵略,
全国更民不潦生而已。
: 我相信巴西的Pedro II会对你对当时的舆论潮流的印象感到相当诧异,
: 君主立宪之所以在当时会有市场是因为固有的君主和民主妥协的成果,
: 而共和论从十九世纪末(甚至更早以前)就甚嚣尘上,中国也不例外。
要共和? 行呀! 就是全中国大流血阿!
俄罗斯共和流多少血? 法国共和流多少血? 这些都是血淋淋的例子。
袁在清末时就是君主立宪的拥护者,也有史料记载,
不然清末的旧官僚是不会在民国刚成立时支持他的。
袁倒楣的就是,这个浪潮早就袭卷整个中国,
已经回不去了。
对于原本的清末旧官僚,看见原本应该在爱新觉罗身上做的,
跑到袁身上去,谁不跳脚呢?
: : 但大部份人还是弄不清楚国体跟政体的差别,所以书还是得念的。
: 真的,我觉得你应该去多念点书。
送还给你。
: : 又或是发动护法战争的蔡锷,原本也是挺他当皇帝,
: : 最后也出兵反他。
: 蔡锷若当真支持就不会想办法逃出北京了,
: 你先搞清楚各时间点他在哪里才会懂他在干嘛。
袁世凯曾评孙文、黄兴、蔡锷:
“孙氏志气高尚,见解亦超卓,但非实行家;黄氏性质直,果于行事,然不免
胆小识短;蔡锷远在黄兴及诸民党之上,此人之精悍即宋教仁或亦非所能匹。”
当时是欲重用他的。
蔡锷是有抱负的,但同时也是道德感极强的一个人物。
所以他会进京,是因为认为袁世凯值得;
而起来反袁,是因为他得知二十一条约,条条在卖国。
我这边应该修正,并不是挺他做皇帝,而是挺他做国家领导人。
毕竟最后是他跟梁启超商量怎么讨袁的。
: : 袁走之前,埋下了两大伏笔,一个是黎元洪,一个是段琪瑞,
: : 在他之后都成为了中国的要角。
: 段祺瑞还好说,黎元洪不用等到袁世凯去世就已经是重要人物了,后面再谈。
: : 推 CostDown: 宋教仁不是一行带过打酱油的吗 黎元洪段琪瑞又干了什么? 07/19 14:45
: 宋教仁是国民党早期相当重要的人物,但是他没曾真正掌握过权力,
: 而且因为和后来崛起的老蒋一派并非同系所出,所以国民党的洗脑教育不太会刻意提他。
: 他的死亡是疑案,没有证据是谁杀的,不过孙文嫌疑很大,当然国民党会说是袁世凯,
: 其他还有一些嫌疑者像是(老蒋的好友)陈其美、其他政治人物或黑道等等。
: 黎元洪在辛亥革命那时候就登场了,大家都说辛亥革命是革命党人起义,
: 但实际上是靠着大批南方各省的清军起事才能得手,黎元洪就是其中之一,
: 但是他虽然最早是被叛乱的新军推举为重要的领导者,
: 后来却是个政治人物而非军阀,并且立场很特殊,比较没有派系的色彩。
: 段祺瑞是北洋皖系的头领,早先袁世凯练北洋新军六镇的时候有所谓龙虎狗三人,
: 段祺瑞是龙虎狗其中的虎,是北洋军中很有力的人物,
: 袁世凯死后长期在北洋势力中争夺法统,政治手段颇高,曾经大有可为,
: 但是最后被直系军阀(+奉系)打败而衰弱,以他为首的皖系后来一蹶不振。
罗辑思维节目曾经提到,杨广当初刚做皇帝时也是有才能的君主,
只是经不起失败,最后变成了一个驼鸟心态、摆烂的皇帝。
袁何曾不是这样?
取消帝制后,他就像个驼鸟,也无心在搞政治了。
摆烂的后果,就是埋下后面一堆烂摊子,就是北洋政府烂掉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