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 刘文胜医师的脸书

楼主: meling8653 (我想像的)   2015-07-06 22:22:27
http://0rz.tw/52JHr
<有谁想当预告死亡的乌鸦嘴?>
大概十年前在医学中心担任内科住院医师
每个内科次专科都要轮流训练 到血液肿瘤科时
有一天下午跟主治医师帮病人抽骨髓 拉血液抹片
主治医师问我这是什么癌症
因为有很典型的表征
所以我猜出来是某一种血癌
主治医师先请我跟家属讲不好的消息
问问看是否要直接告诉病人
还是要间接迂回地跟他说
但是 当我找个理由把病人的子女
和家属请出病房之后
告诉他们这是一种血癌
后续可以怎样治疗
我永远忘不了这位阿伯 女儿的眼神
好像被雷打到 就这样呆呆地看着我
等我讲完一部分的治疗之后
他说医师 抱歉我刚刚头脑昏昏的
没听清楚,你能不能再说一次?
这个时候 我才意识到我刚才告诉她
一个对她来说 青天霹雳的事
我意识到 我当上了告知死亡的乌鸦
(民俗不同 日本则视为吉祥的乌鸦)
慢慢地经过几次在病房陪伴病患的生死别离
我就越来越不喜欢当乌鸦了
气爆后的隔天晚上
我写了一份死亡率公式在我的脸书上
有个广为分享的死亡率公式 BAUX SCORE
(年龄+表面积+呛伤)=死亡分数
死亡分数乘上0.8 就是死亡率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207438936038060&set=a.1259756060495.40582.1427463448&type=1&theater
这种不好的感觉又浮现出来
附注: Baux score适用在严重烧烫伤病患,
第二三度灼伤面积超过20%
死亡率不是线性公式,超过一个表面积20-30%以上,死亡率陡升,
小孩子的死亡不适用成人版的。 适用 pediatric Baux (P-Baux)
有朋友问,那个0.8是怎么来的?
目前这个BAUX SCORE高到140 就近乎无救 (死亡率100%)
所以对应起来 分数每高一分,
死亡率换算起来就增加0.7-0.8%左右
这个系数 0.8和当时的医疗技术水平
和有没有及时受到医疗有关
今天卫福部出来说 死亡率
台烧伤死亡低于德英美日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507050291-1.aspx…
卫福部 也许没有错 但往往一半的事实最能骗人
今天我们大部分烧伤的都是体力最强健的年轻人
我蛮肯定外国的资料
应该是把所有年龄层的人都算进去
(当然包括 六七十岁以上老人家的烫伤)
跟比较老的外国病人来比
我们第一周死亡率当然低
引用 @陈至金 医师的话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3509797497990&set=a.159843357989.150274.641217989&type=1&theater
我们就以“最优”的成绩来看好了:
40%以上烫伤的,一律都算20%以上就好了,
死亡率就以长庚的研究算18.5% (当然是不只!)
各位知道吗?
234 x 18.5% = 43 人!!!
最好的成绩,是【43人死亡】!!
醒醒吧!我们的政府~
打棒球,没有人在比第一局成绩的!!!
跑马拉松,没有人在比百米成绩的!!!
同样的 引用 @蔡依橙医师的话
我们以商业界的 expectation management 来说,
你一开始让消费者有过高的期待,
或许会赚到希望跟第一次支持,
但接着会发生的,就是严重的失望、客诉,
以及对品牌形象的严重打击。
然后我们就得到了
许多成千上百个因爱成怨的家属
https://www.facebook.com/TMAL119/photos/a.118547204943363.20053.118446058286811/681546391976772/?type=1&theater
包括 要求全部免费 怀疑医院用假药
还骂医护 觉得别床的植皮手术开太久
觉得之前要自费的一瓶一千多块的白蛋白
现在有补助,还会怪为何不早说?
每次换药都会录音 录影
而且不是一两床 几乎每一床都是如此
但是政府没跟大家说的是
大灾难造成的运送延迟
许多伤者只能第一时机
失去皮肤的保护下放在漂漂河里降温
同时也增加许多细菌感染的机会
更因为有些墨守成规法令的医院
造成部分病患的长途转送和脱水
以及全台湾整体烧烫伤病房因为给付过低
造成全台湾的烧伤床位不足
这次约有五百人受伤
全台湾总共也才三百床
这也是为什么
许多人质疑为什么不第一时间送烧伤病房呢?
因为床位就不够呀!
难道直接放弃两百人在漂漂河上?
这也是和信会被批评的原因
因为周遭能收治烧伤的医院都爆满了
连没有烧烫伤病房的医院也爆满了
他不该置身事外
(同时也不是隔离房就可以用
烧伤床位 是正压隔离病房 防止外在细菌进入
而感染隔离病房是内在有吸力
像是一个空气的黑洞 让细菌跑不出去)
两者完全不一样
这也是之前7/4 电话访问时
我提出一个连我自己都会害怕的问题
假设一下 如果有MERS病患来台湾
我们还有多少床位多少能量去治疗和隔离?
看着不愿意舍不得放手的家属
跟被过高期待所压垮的医护人员
我其实有很多的不舍
有医师好友传给我讯息
跟我说我不该太早浇熄家人的期待
也有加护病房的医师 感谢我替他们说出
他们不敢当家属的面说出的话
我开始犹豫了
我究竟该不该继续当一只乌鸦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