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尘爆效应:为何伤这么大,还要继续骂?

楼主: freeblizzard (What Have I Done?!)   2015-06-30 22:56:20
原文出处:http://pansci.tw/archives/81061
八仙尘爆发生至今,网络上开始出现一些讨论,其中有一部分是责难伤者,像是“如果是
我,才不会去参加这种活动,根本玩命!”、“主办单位没脑、参加的人更没脑!”等等
,另一部分则是家属质疑医疗、责怪救人不力。虽然,大多数这类的留言下面就会有其他
人回应,希望留言者能将心比心,毕竟已经伤这么大,我们需要的不是骂,而是互相同理

只是,为什么这些尘爆酸民要责难伤者?为什么家属明明知道警消医护都很用心、好几夜
没阖眼了,还要怪他们第一时间处置不当?真的只是他们没有同理心吗?还是他们可以从
责难中获得什么?
责怪受害者效应
或许有很多理由,但如果从内外团体(in-group / out-group)的角度来看,我们经常会
觉得自己的团体(学校、朋友群、性别、年龄群)比较好,其他团体比较糟,这就是“外
团体贬损效应”(Outgroup derogation)[1]。例如,有些人会觉得“怎么会去参加这种
活动!”、“还好我不是Party咖”“像我就一定不会去……”,是因为这样想能感觉到
自己是安全的。
这就是典型的“责怪受害者”(victim blaming)心态[2]。当事情发生的时候,根据基本
归因偏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3]我们会倾向将事情发生的原因归因于受
害者本身,认为那是他们自己的特质(没有科学常识、不爱惜生命等等)造成。
这样想有什么好处呢?它可以维系我们心中的“公平世界信念”(Just-world
belief)[4-6]。我们大多数人对世界都抱持着一种“好人有好报,坏人有坏报”的想法,
可是今天的受害者是跟你一样的年轻人,这样一来,我们的信念就受到挑战了。于是你告
诉自己:或许“他们”跟我不同,我才不会去参加这样的活动!
只要这样想,你就可以成功地把可能的伤害跟自己区隔开来了,获得控制感和心理上的安
全感。只是,在做这样区隔的同时,你也一并区隔了人们最珍贵的两种情感,同理和爱。
此外,基本归因偏误同样也发生在伤者家属上,他们会倾向怪罪第一线的医师、送诊的病
院以及急救人员,因为把病患的伤势与不治归咎于“鲜明而具体”的个人疏失(尽管可能
根本没有疏失),比起归咎于抽象而飘渺的“政府放任医疗体系的崩坏”、“护理人力的
流失”、“烧烫伤公式”更为容易。再加上家属们都在走过严峻的悲伤与等待转院的焦急
过程,各种情绪、复杂与失落,更难让他们好好静下来理性地去想,或为第一线奋战的医
疗人员着想。
这事件也反应了其它的心理现象,例如为什么有些人总是事后才诸葛?在心理学上称为“
后见之明的偏误”(hindsight bias)[7],人们习惯总是在事后才说“我早就知道了!

最后,部分媒体也用煽动的手法满足我们滑脸书的三大需求[8]:
“情绪宣泄”: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在新闻下留言互骂、或骂媒体,有些只是借机宣泄平常
生活中对于其他事件的不满与压力(当然也有些的确是就事论事)。
“寻求刺激”:这也是为什么媒体习惯贴爆炸、重伤的画面赚点击率,因为这真的会让想
寻求刺激的人想点下去看。
“扮演英雄”:当媒体渲染“伤者责怪医疗”时,很多人会跳出来叫不公平、或替辛苦的
医疗人员说话(不过,这些问题的确需要被讨论、被正视)。
姑且不论这些阅听人、留言者行为背后的动机或对错,媒体很精密的利用了人的心理需求
,赚到点击与讨论数──但这些,却可能是踩在伤者的疼痛上,并激起更多的愤怒。
图片来源:
http://s.wsj.net/public/resources/images/BN-BL067_020914_J_20140209155331.jpg
绿豆薏仁的温暖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变得更难过了起来。索性起身去巷口买绿豆薏仁冰。老板娘一边看着
新闻转播一边问我:“你会去这种活动吗?”
她一问完,我心想,老板娘的问题根本早就默认好了答案,我只要说出“我才不会去”,
她就会接“聪明!他们年轻人终究是年轻人,太冲动了!”或是“对阿,这种活动不去比
较好”之类的。
但我真的仔细的想了一下,选择这样回答:“不一定耶,看有没有人约吧。如果朋友邀、
我腹肌又练好的话,可能还是会去吧。”这是我闷心自问最真诚的回答(毕竟我事前真的
不知道尘爆的相关资讯,我相信一些人也是透过这次事件才更清楚的。),我心想等等可
能要承受老板娘的奚落“你怎么一点常识都没有阿”之类的,没想到老板娘说了一句让十
亿人都惊呆的话!
老板娘:“也是,很多事都很难说。”
回去的路上,我心里升起一股小小的感动,因为她能同理我的同理。
我突然想起来,从前上社会心理学的时候,也是绝望地认为心理学只负责解释,不负责解
决的时候,当时的系主任跟我说了一段话:“其实还是有解的。减少外团体贬损、基本归
因谬误的重要方法,就是把对方,也划进“我们”的团体里。我们都是人,挑战这些偏误
不容易,但并不表示不可能。”
医疗、伤者、家属、甚至承租场地的八仙经理与彩色趴的活动主办人,都是岛上的一份子
,我们都可能犯错,也都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发生。
在这次的事件中我也印证了她的话:划进“我们”,不容易,不代表不可能。在这个人称
“集体失忆”的鬼岛上,其实很多事情逐渐在悄悄地转变中。从去年到今年发生这么多重
大伤害事件,媒体无止尽的煽动报导依旧[8],尽管还是有些人在责备伤者、医疗人员、
救灾人员、政府政策,但还是有很大一群人,在提醒不要分享血腥画面、在帮忙集气、提
供协助,还是有很多人跳出来,请大家停止责备。
在这么重的伤害之后,我们还是能看到很多的爱,很多的希望。
或许,在这个时间点我们能做的有限,但是只要我们能用更多的柔软和关怀,不去责难医
疗、不去责怪伤者、甚至也同理家属被情绪所覆蓋,这些难以承受的沈重就能渐渐被纾缓
下来。
虽然,这可能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
我一直记得一个烧伤的孩子跟我说的一句话:“以前,我一直以为我是一个人。在伤害发
生之后,我觉得全世界都背弃了我,很想干脆去死一死。可是,你的出现是一种很奇妙的
感觉,虽然很多事情已经不能改变,很多伤痕已经在那边,但我发现,我不是一个人。光
是这样,就让我更有勇气,继续咬著牙撑著,走下去。”*
备注:
鲁鲁我也是很有铜锂锌的
作者: shadowdio   2015-06-30 22:57:00
对阿 不是不景气 只是不争气
作者: myth6818 (DDcoder)   2015-06-30 22:57:00
国外都知道不危险有同理心,所以君不见都继续办
作者: PikaCracker (逼嘎!!)   2015-06-30 22:57:00
有同理心就不会改分类
作者: mylo   2015-06-30 22:58:00
这有什么 我没有发生伤害 全世界早就背弃我了... 肥宅心声
作者: bth060104 (阿B)   2015-06-30 22:58:00
参加的人是蛮没脑的 不过这个时间点不用讲出来
作者: kutkin ( )   2015-06-30 22:58:00
别自创类别好吗
作者: lturtsamuel (港都都教授)   2015-06-30 22:59:00
分享个屁 掰
作者: LYS5566 (明灯❺❺❻❻)   2015-06-30 22:59:00
分享三小
作者: zzing (小Z)   2015-06-30 22:59:00
分享沙小拉
作者: KevinLow (废文漏)   2015-06-30 22:59:00
好像不能贴这种社论吧
作者: XWSL (XWSL)   2015-06-30 23:00:00
内斗内行~~~~~~ 改善老旧法规设备体制 洗洗睡
作者: catspajamas (猫猫亚(*′ω`*))   2015-06-30 23:00:00
这篇写得很好 可惜你贴在这里 还乱分类T T
作者: naruhodou (原来如此)   2015-06-30 23:00:00
U值好闻!
作者: LYS5566 (明灯❺❺❻❻)   2015-06-30 23:00:00
教你啦 泛科学有FB
作者: usebbs (ptt)   2015-06-30 23:01:00
分享……教训魔人……
作者: condition0 (康迪迅零)   2015-06-30 23:01:00
END
作者: perlone (无名小卒一个)   2015-06-30 23:01:00
这篇完全可以解释同理心之乱 表示乡民还是会痛的
作者: smdmaps (kai)   2015-06-30 23:02:00
肥宅酸酸救台湾啦
作者: teddygoodgoo (默)   2015-06-30 23:06:00
你可以改问卦,然后偷渡这篇文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