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会烂有非常多的原因
剧本虽然是由编剧所写的,但它需要经过多方的意见整合才能进入拍摄阶段。
最多的意见来自于 出资者>制片人>导演
基本上有钱的说话最大声,例如变形金刚四,你会发现里面一大堆广告置入,和剧情修
改。甚至他想捧红谁,剧本中就要加重他的戏份,或是为他创造角色。
而且大部分电影的诞生过程不是先有剧本再去找资金,而是先有钱再去写一个出资者想拍
的电影。所以整个剧本题材和剧情走向,出资者的意见有关键性的影响力。
制片人掌握电影的预算,场面太烧钱的不给拍,你只好选择其他省钱的方式来处理。但是
光这一点就已经输在起跑点了,很多观众会进电影院的理由就是声光效果。没画面的电影
上网抓一抓就有了,不然等DVD也行。这点就让国片死得很惨。
有些片子的节奏进展缓慢也跟预算有关,每换一个场景都要耗费剧组很多时间和金钱,所
以能够同一个场景拍越多时间的话,成本就会相对节省很多。更不用说是那种用钱堆出来
的场景,不多拍一点就不够划算。
导演的说故事想法和编剧的想法不一定相同,两者的工作其实有一小部分是重叠的,所以
两者也容易发生小冲突或是理念不合,但绝大数都是导演获胜,然后剧情就必须依照导演
的意见修改。编剧的地位在剧组中非常非常低,除非是有名的编剧,基本上导演想干麻其
他人都只能照办。
其实有时候导演的修改会让故事更好。但最怕的是有些导演不太懂剧情的安排而擅自变动
剧情,这种现象连戏剧或八点档很常见,增戏或删戏的状况也屡见不鲜。所以编剧最好要
能把剧本讲得十分清楚,以免让导演误会或是产生意见不一致的地方。其实,最简单的方
法就是编剧和导演是同一个人。也不少导演不太喜欢拍别人的故事,很容易产生无法驾驭
的状况。
以上的现象在电影电视圈都很常发生。
台湾的制片环境其实不太健康。能够掌握电影拍摄资源的人大多年事已高或是骨子里就是
商人。政府的补助金审核评审都比较不喜欢商业片,而商人拍出来的电影却又想用低成本
赚取最大报酬,当然下场也都不尽理想。
电影的预算限制住电影的题材,所以你会发现国片的题材都很接近,最大的共通点就是画
面不能贵。也因此剩下来能够吸引观众进戏院的理由仅有演员卡司和情感因素了。要拍出
大成本的画面不是不可能,只是要想办法把成本回收回来。而且普遍题材都有太强的地域
性,不太容易走出台湾的市场。若想要争取在大陆上映则又必须让对岸的广电总局核可,
更是受到了大大的限制,电影可能需要加入大陆的演员或是找到陆资进入。
所以台湾的编剧大多走向大陆发展或是转往电视剧发展。许多八点档是看收视率在写明后
天的剧本,观众喜欢的东西马上加多加长,观众讨厌的角色就删戏或赐死。当电视电影的
市场渐渐下滑的时候(少子化),台湾的影视圈都还是按照老方法在玩,难怪很容易被邻国
打的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