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为什么支持死刑在台湾是主流?

楼主: success0409 (贡糖新衣)   2015-05-30 13:25:32
※ 引述《chenglap (无想流流星拳)》之铭言:
: 关于支持死刑与否, 在美国有做过研究.
: 我记忆没错的话, 美国人当中支持和废除死刑的比率中, 以白人最高, 为五
: 成以上. 拉美人偏低, 约四成左右, 黑人最低, 少过四成. 至于有宗教信仰
: , 相信会有死后世界的人, 支持死刑的比率比较一般人高.
: 美国族群冲突比较紧张的洲, 一般比较支持死刑. 在美国内战中, 虽然南部
: 落败, 但是支持(及实施)死刑的传统一直流传到今天, 南部洲比北部的支持
: 率高.
: 另一个实验就是拿出“死刑冤案似乎比较倾向黑人”这个理据, 去试图说服
: 白人支持废除死刑, 结果是: 似乎更多人因为这理据而倾向支持死刑, 即使
: 有冤案的可能性, 白人基本上认为这都是值得承受的失误. (司法上完全没
: 有误判基本上不切实际)
: “相信自己不会是死刑的受害者”的人, 倾向支持死刑, 另外, 倾向相信果
: 报论(也就是宗教)的人, 比较倾向支持死刑. 另外, 支持死刑的人倾向相信
: 司法和执法普遍是合理和可信的. 此外, 相信因果报应, 以及死后世界, 心
: 里潜藏会接受“即使在现世冤死, 在上帝面前还是会得到公正的审判”, 而
: 对于死刑误判导致的罪恶感减低.
: 有宗教信仰的人, 倾向相信赏善罚恶, 满足感性(也就是复仇)需要的道德性
: 正义, 至于没有宗教信仰的人, 则倾向相信以法律和制度, 防止最大伤害的
: 制度性正义.
: 至于黑人为何支持废除死刑, 因为他们认为司法不公, 警察对他们有偏见,
: (而在美国这也很常是事实)例如观察洛城九十年代初的暴动, 这次暴动因为
: 一次警察暴力而起, 传媒播出删减过的片段, 而陪审团却判警察无罪释放,
: 最终引起了暴动. 毕竟警察的证供会影响到判决, 而警察为了立功, 护短或
: 者偏见甚至报仇, 制造假证或者扭曲证供, 这种事情也不是没发生过.
: 大家都应该听过“侠盗猎车手”系列, 其实这游戏之所以那么受欢迎, 除了
: 因为世界观自由以及游走法律边缘的快感外, 其中里面的故事不少影射美国
: 警察的有争议事件, 以及警察和司法不公的事情. 因此美国底层的玩家很有
: 共鸣. 因为不信任警察与司法, 黑人对于自己是死刑受害者这点, 感到非常
: 受威胁, 所以反对死刑, 害怕有一天死刑会成为迫害自己和亲属朋友, 百口
: 莫辩的武器.
: 以台湾的情况来说, 台湾相比起香港和中国大陆, 有信仰的人普遍比较多,
: 故此台湾的社会普遍支持死刑, 是合理的倾向. 理由跟美国有宗教信仰的人
: 支持死刑类似. 相信宗教的人普遍相信道德的至高性, 而犯罪的人就应该得
: 到复仇, 否则对于受害者以及没犯罪的人都是不公平的.
: 文化特质令台湾先天会比较支持死刑.
: 此外对于警察与司法的信任度, 这点似乎在改变, 我不清楚社会普遍的情况
: , 但是如果多来几次警察出问题, 例如维护权贵, 执法不公, 或者警权暴力
: , 以及恐龙法官等事情, 令台湾人对自己国家的司法系统及警权有质疑, 对
: 于死刑的支持率, 也很可能因此而动摇.
: 但至少目前而言, 支持死刑的声音比较大, 那意味着, 至低限度台湾对警察
: 和司法的信任, 还未跌破关键线.
: 支持废除死刑的国家, 很多都是刚从公权力失控的历史走出来, 例如德国,
: 纳粹和东德的经验使他们对于公权力非常的戒备, 虽然他们也很痛恨重犯,
: 但是他们更害怕国家本身就成为了犯罪者, 将死刑当成武器. 而这些国家往
: 往也经历过转型正义, 社会上的冲突相对的减低.
: 倒是有一个事实很有趣的: 大家口中的强悍战斗民族俄罗斯, 直觉来看应该
: 是有死刑的国家吧? 但它基本上属于已废死状态, 已经差不多二十年没执行
: 过死刑.
讲这么多,其实也就是一个“政治因素”啦
偏偏这个“政治因素”又是最不稳定也最容易产生连动的因素
像是香港,其实是因为大英国协的缘故而废除死刑
又基于欧洲比较有政治权力的国家都废除死刑
并认为该方式比较符合他们心目中定义的“人权”
所以对要加入欧盟的国家
也是明里暗去地使原本有死刑改成无死刑
至于这种相关研究做出来的数据最后都只是解释论
唯一比较可采的就是“对于刑罚会加诸身上的‘期望值’判断”
不过依然可批评者在于:
正反两方的极端论点,不是过于悲观,就是过于乐观。
另外承平时期废除死刑,
也只是另一种国家安抚人民的方式:
“你们看唷,我把剥夺你们生命的武器拿走了”
于是人民便对于国家有较高的信任,也增添安全感
却忘记:
“国家要恶整一个人,随便用任何方式都可以恶整,
而且要整治,绝对可以让活着比死的更惨,死刑只是最粗糙的手法”
德国纳粹时期,死于非死刑之受难者应该不会比死刑的受难者少
甚至死刑受难者还可能比较有办法统计(毕竟有判决文书)
而且值得思考的点就在于:
国内是稳定或相对民主状态,自然可以相信死刑不会回复
但倘若一个国家又转变成为独裁威权政治
纵使死刑已然废除,甚至废死的要求写入宪法又如何
不过“政治”就是这样,
谁掌握了话语权与实际权力
便可以得到比较多的支持,至少在台面上是如此
光看批踢踢对于名人文章的崇拜度,便可略知一二
不论支持死刑或是废除死刑,盲从者都不少
作者: ncncaska (ncnc)   2015-05-30 13:27:00
政治的确凌驾于法律之上 法律是掌权的人制定的
作者: newfolder (囧)   2015-05-30 13:30:00
这篇会被无视 但是我要推这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