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无法编辑文章
电脑键盘又不太受控制
我直接复制贴上回推文
顺便分享一下农夫究竟在干嘛为何收入这么微薄?
先回推文
我父亲有缴农保
家里不动产是自住
住家对面的破旧屋瓦平房
因为地价上涨
以一千多万售出
我们家如以1000万扣除400万后还有600万
完全超出个人所有土地及房屋价值五百万以上
并未符合申请老农津贴标准
还有很早就劝父亲不要务农了
但他听不进去..
===============================
至于父亲的收入怎么连22k的一半都没有
以下文长不想看请左转
先从我所知有在做的农地说起
二伯从阿公拿到的农地约五分
加上帮人做的土地大约有十甲
以上土地都被二伯包下来没有分给父亲做
听妈妈说以前父亲有做到7、8甲地
但后来地主租金涨价
父亲目前只做一甲(也就是十分地)
大概说一下刚开始的开销
一分地租金约2000元
一片秧苗75元
漂亮的一分地需要22片秧苗才能填满
如果是很丑的农地(形状不规则)
插秧机下去播种时会造成秧苗折损
约需要35片才能填满
曳引机(取代牛犁田地的)
除了最一开始购买的开销
还有维修保养的费用外
花最多的是油钱
好处大概是我们家会有一大堆免费的卫生纸
足够使用到下次农忙
(可是后来加油站送的数量也减少了....)
插秧跟收割虽然现在有机器协助
(这真的给农民帮助很大,
以前听妈妈开心地说:
现在插秧的机器好厉害,
可以不用去田里帮忙啦)
但新型好用的我父亲不会操作
加上购买需要成本及地方安置
父亲选择花钱请人插秧跟收割
插秧的收费我不清楚
收割一分地约1800
再来是肥料、农药、苦茶粉的开销
我爸坚持不用农药,所以少了点支出
不过麻雀跟老鼠变得很喜欢光顾他的田地
他会买苦茶粉杀福寿螺
(但效果有限,而且如果撒完遇到下雨就完全没用了)
人力成本
[刚插秧时]
机器播不到的地方要人亲自下田插秧苗
尤其是农田形状不规则的,一直在大太阳下弯腰真的很折磨!(以前田地做的多,母亲必
须去帮忙,从我懂事以来常听到母亲说腰酸背痛,就算现在很少去帮忙,也常看到母亲捶腰。)
[除草]
避免养份被抢走
通常野草不够大时身形跟绿色的稻叶很像
(小时候有去帮忙,一直拔错就被赶上岸了)
长得够大又很不好拔
踩在泥巴里很难移动
如果意外跌倒或走路压伤稻田...
当然有经验的农夫不太会让这种事发生
[巡田]
这是每天例行公事
水不够稻子会渴死要挖土引水
水太多稻子会淹死要挖土排水
尤其是缺水的时期
一天要去巡好几次田
[准备收成的时期]
照三餐关注气象报告
雨水不够稻米会出现很多营养不良的空包弹
遇到破坏力强的台风还没全结穗就死一片了
[肥料]
洒肥料这件事
一袋肥料50kg
如果农田在路边
只要放在机车上骑过去就好了Easy~
如果农田需要走进去
就必须扛着50kg臭臭的肥料
在大太阳底下于田埂中走上一段路
(就算是揹著香香的女朋友
走一段路也不见得很轻松呀)
无法预料的损失
[生病]
是的
稻米也会生病
最常见的为稻热病
跟气候特别有关系,如果忽冷忽热,突然下雨又出太阳(像这阵子的气候)
染病的稻子会谷粒不充实或空包弹
全面性的病害:如纹枯病、胡麻叶枯病、徒长病及线虫白尖病等
属地区性的的病害:如叶鞘腐败病、褐条叶枯病、稻曲病、穗枯病、赤色菌核病及褐色菌
核病等病毒病害:如斑飞蝨传播的缟叶枯病及黑尾叶蝉传播的黄萎病等
[气候]
冬天虽然比较不热
但寒害也是会对农民造成损失的
讲了这么多终于要到收成了~
如果你的地主有跟农会签约
一台斤约22元
(没有签约大概16元)
稻子的重量计算方式
收成的稻子重量需扣除水分
湿度越高扣越多
农会:
我帮你把稻子烘干需要成本啊~
我帮你运送稻米也要成本啊~
这些扣一扣就是你可以拿到的钱唷^.<
可能今年收成真的太差父亲做的田地又太少
(而且他做的田地都是四散很不规则的农地)
实际的总开销是多少我不清楚
但稻米一期大约三~四个月
这段期间是没收入的
简直叫农民去吃土
如果遇到休耕
政府补助
钱是给地主而不是农民
加上这个拿不到的老农津贴
政府的政策真的很有问题
有人说务农的苦前面的都不要提
我小时候曾经去田里踩到福寿螺被割伤
也曾在田里被水蛭大快朵颐一番
更不用提现在的水有多脏
与田里的寄生虫、福寿螺一起在被污染的水里工作,我想没有多少人能忍受吧
顺道一提
父亲以前是兼职做水泥工的
在外劳没引进前听说薪水很好
大概就是靠这个把小孩养大的吧
ps.1
我真的觉得台湾人很吃苦耐劳
不是不愿意做
只是付出跟收入真的不成正比啊
ps.2
并非所有的农夫处境都这么艰难
就我所知赚钱的农夫也是有
前提是要有自己的地
自己的机器(例如耕耘机、收割机、烘稻机
如果又是农会里的人物
那就真的是快乐农场了
谢谢有耐性看完我发牢骚的人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