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这个词,大范围的使用并作为国号是满清灭亡之后的事情。今天的两岸的国号
都是“中华”。一个是中华民国,一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文宣之中,它出现的概率要比“汉”要大得多。比如“中华文明”“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中华文化”等等。
那么我们来探究一下 “中华”的真相。
第一次使用“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并不是孙文和同盟会,在此之前朱元璋就使用
过。当时的“鞑虏”是今天五十六个民族以及五大族之一的蒙古。恢复的中华,是明
王朝的汉人政权。当然,再往前追溯,应该还有隋文帝结束北朝异族统治,也可以算
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满清帝国的解体,按照一般历史常态来说,应该是伴随着帝国内各民族的自决。也就是
帝国的崩解和民族国家的崛起。但是有获得独立和半独立的有:汉地十八行省的“中华
民国”、西藏的宗教政府(噶厦)、喀尔喀部的蒙古人民共和国。但是由于汉地的大总统
袁世凯,获得了满清退位遗诏,这注定了一个新生的民族国家,想要接过帝国的遗产,
以及决定一些民族的命运和未来。
由于汉地长期的纷争和混乱,继承帝国遗产的事情并没有有效的进行。蒙古人民共和国
在1924年之后在苏联的庇佑下长期的独立至今。噶厦政府长期的独立至1951年十七条的
签订。伪满洲国在日本的策动下成立。
这些民族的地区,是断然不承认“中华”的。他们过去承认的是恰恰是与中华对立的鞑虏
——满清。无论是蒙古的王公还是西藏的喇嘛,他们承认的是满清皇帝。
内蒙古的人民追求民族自决的要求被苏联断然拒绝。使得他们不得不寻求“自治”
面对帝国解体之后,如此混乱的局面。我们“中华”是怎样去解决的呢
由于版面字数的限制,下面回文中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