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运用“排队理论” 洋硕士卖面线年赚百万

楼主: pujos (lks)   2015-05-09 01:21:52
※ 引述《color345 (挖系乐卡)》之铭言:
: <苹果>
: 妈妈的味道难以取代,最美味也最难忘怀,37岁的蔡逸群为了传承妈妈的面线糊味道,顶
: 著洋硕士学历接手家业,不仅运用工程专业提升老店4成业绩,1年半前更在左营开出分店
: ,每天能卖出300碗面线糊,最高单日业绩达3万元。
: 蔡逸群是高雄凤山老店第二代,看着妈妈蔡金凤把小摊做成名店,但多年来始终没有招牌
: ,直到11年前才由他取妈妈名字与凤山地名,起名“凤邑面线”。“老人家觉得有个立牌
: 写面线糊,让客人知道就够了,干嘛费事?那时我真的火了,自己出钱做招牌,隔天水泥
: 还没干,报纸就来采访。”
: 即使后来出国攻读硕士,蔡逸群也不忘隔海遥控,帮老店报名美食比赛、争取媒体采访,
: 直到4年前回台,“那时候觉得爸妈年纪都大了,假如不接手,这个味道就没了。”
: 但老店经营方式传统,以前内用得等员工端面线、外带大排长龙,客人常为点单顺序不公
: 平搞得一肚子火。蔡逸群于是运用工业工程的“排队理论”,“不管内用、外带都排队,
: 客人自己端面线,立刻就省了3个人力。”
: 刚开始有人讥讽:“感觉也没有比较快!”还有奥客想插队,当场拍桌变脸,但他坚持不
: 妥协,只花1个礼拜就获得客人认同。而过去老一辈怕秘方被学走,煮面线不假他人;蔡
: 逸群则保留核心配方,训练员工按照SOP(标准作业流程)去煮面线,简化管理工作。
: 正因不用亲自煮面线、端汤碗,他闲得没事干,一度打算出国读博士,但教授认为他不适
: 合走学术路线,反而劝他发挥商业所长,促使蔡逸群在2013年底开设分店。
: 蔡逸群指出,左营原本就有不少凤山老店的熟客,加上人口多、消费力强,让他决定在此
: 开店。不过左营客群偏向精致化,所以份量略有调整,店里也有冷气,比老店的露天形式
: 更舒适。
: 开业1年半,左营店业绩每个月都在成长,蔡逸群更在基原本的面线、米糕、肉圆与四神
: 汤之外,另外加卖冬瓜柠檬等助攻商品,粗估1年利润破百万元,让他对后续展店更有信
: 心。
:
作者: LIONDODO (LION)   2015-05-09 01:22:00
百万是在说他新开的那间分店吧
作者: kutkin ( )   2015-05-09 01:25:00
一天三万算生意很好了
作者: sd09090 (河马阿河)   2015-05-09 01:26:00
一天一万也不错
楼主: pujos (lks)   2015-05-09 01:26:00
这种店卖不到3万才是新闻不是常识吗XD
作者: YesHi   2015-05-09 01:29:00
扣掉店租 一年纯利有百万已经不错了
作者: JeanSijhih ((渡余))   2015-05-09 01:33:00
实实在在的那里不好?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15-05-09 01:43:00
他说利润,一年只赚百万联租金都没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