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松菸沦“卡通”园区? 文创比例不到5成

楼主: cgi0911 (勝者的迷思)   2015-05-07 21:30:56
所谓“文创”(虽然我常常怀疑到底什么算是文创)通常离不开大城市的市场,
但大城市高昂的土地成本往往压得创意工作者喘不过气。这里我稍微聊一下纽约
的艺术家们是怎么撑过来的。
纽约第一批被艺术家复兴起来的社区是SOHO,我想大家应该听说过这个地名(伦
敦也有一个SOHO但跟纽约的基本上没有关系)。二十一世纪的今天,SOHO在纽约
被视为除了第五大道/麦迪逊大道商圈以外,第二个标志性的时尚商圈。但是这
社区当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1960到1970年代,SOHO主要是一个“零工区”,也
就是比较小型的家庭式工厂,业种主要是印刷、小饰品和纸盒之类的东西。在二
战到战后初期,纽约曾经是美国最大的轻工业都市之一,但是来到1970年代,轻
工业已经外移得很严重。这使得SOHO这社区衰败得很厉害,而当时市府也没有积
极的对策,甚至想把SOHO附近的大水沟(Canal Street,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运河
街)加盖起来弄一条高架道路。
当时的SOHO是个很不待见的烂社区,环境水准和治安都是曼哈顿最差的等级。但
是这时有一群不怕死的人来了-艺术家。俗话说,没钱的人最不怕死。这些艺术
家需要很大的工作室空间,口袋又浅,所以找上了SOHO这些外移的旧厂房。反正
摆张床睡觉,弄个小瓦斯炉煮饭,连公寓的租金都省了。1960到1980年代,这些
艺术家就这样苦过来了。而且这些人不只是进驻,还成了社区历史风貌保存运动
的健将,悍然把市府与联邦政府的高架道路计划挡了下来。从现在的角度看起来
,这些人当然是非常有远见的;但在当时纽约市民其实干谯他们干谯得很厉害。
在廉租、大空间,再加上曼哈顿本身的产业条件,诸多因素影响之下,SOHO今天
已经足以列名世界前十大的时尚商圈。有些世界一流的时尚设计师像Marc Jacobs
也都是从SOHO这鸟地方发迹的。但这些艺术家的努力,后来被房地产商的钜大资
本给蚕食收割,现在的SOHO已经贵到连很多一线时尚名店都租不起,开始有排挤
效应。
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SOHO现在的状况。讲到SOHO的房产神话,就不得不提到包厘
街上面的Jay Meisel House。Jay Meisel是纽约布鲁克林出身的名摄影家,在他
年轻手上现金还有限的时候,他买下了这里的一栋六层楼、七十几间房间的废弃
银行大楼,然后把它改装成自己的住家与工作室,只花了大约十万美金(1973的
币值,计算通膨到现在的话,也才差不多五十多万美金)。1990年代以后,SOHO
身价暴涨,但摄影大师本身倒是无动于衷,于是这栋看起来破破旧旧的工作室,
成了SOHO的一个神话。房产商喊买喊了十几年,直到今年初,摄影大师大概觉得
维护和税金成本也受不了,终于把大楼卖给了开发商。你知道卖了多少?吓死人
的5500万美金!换而言之,是老大师当年付出成本的(计算通膨以后)一百倍。
继SOHO以后,纽约第二批复兴的社区,应该是Chelsea 。今天的Chelsea 以艺廊
与观光市集闻名全球,尤其画廊密度之高,被美国人誉为是美国当代艺术的展示
场。但是在1970年代,这地方也是工业地带,而且连同旁边的Meatpacking Dis-
trict 都是脏兮兮的食品加工厂。今天很有名的High Line 铁路公园,当时是从
美国各地载送牛羊来纽约屠宰的货运铁路。除了环境不好,这里也是纽约最早的
同志社群聚居地,这段小历史在白先勇的《纽约客》一书当中也有侧写到。当时
的同志,等于是社会边缘人,很多都是从事创意工作,经济状况当然也好不到哪
去。所以Chelsea 也是由都市边缘人的社区,一路发展到现在的样子。
近二十年,这种“旧工业地带→艺术家进驻→社区净化→房产升值”的模式循环
,不断在纽约市区里重演。包括现在被认为是“纽约最潮”的Williamsburg、在
电影‘教父’与‘四海兄弟’里面出现的贫民窟DUMBO ,现在都成了高档社区。
然而,现在纽约最大的问题是,房产开发商手里的现金太多,而嗅觉也太敏锐。
很多因为游牧艺术家的进驻而略有起色的社区,马上就被房产开发商挟大笔资金
杀入。结果艺术家的屁股都还没坐热,就已经因为房租上涨而不得不离开。很多
有识之士都同意,开发商的贪婪,很可能会变成将纽约文创导向衰败的杀手。
台湾的情形比纽约来得更严峻:纽约因为工业外移的社区衰败,使得艺术家在这
里找到了喘息的空间。讲白了,艺术家就是以不怕死、不怕脏、不怕血汗、不怕
改造,外加口袋没钱这“四不一没有”的大无畏精神,来纽约寻找自己的创作养
份的。以SOHO来讲,艺术家进驻到房产商炒作之间,大概有二十年的空档,足够
让艺术家发展自己的职涯了。可是台北不是,什么松菸、华山,一开始就已经是
以BOT 为宗旨;这些有着旧工业遗迹外表的所谓“文创园区”,骨子里根本就是
房产炒作的最前线。创意工作者还没办法在这里找到喘息的空间,就得赤裸裸地
面对二房东富邦、三房东诚品的联手压搾。这样的“文创园区”根本没有成功的
可能性。
作者: ilovelol (我爱英雄联盟)   2015-05-07 21:34:00
作者: infoman (路哲)   2015-05-07 21:37:00
可以解读成文创必须要从很差的环境创造神话成功才算数吗照这样说来 政府任何补助文创产业的政策都是在扼杀文创不喜欢文创这个词耶 请问有没有别的词可以代替啊
作者: iincho (世界的尽头)   2015-05-07 21:47:00
你的意思是松菸华山最好放著不管便宜租给艺术家就好?台北市这样搞保证被附近的居民干到半死
作者: francine (Roj)   2015-05-07 21:49:00
推个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