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国家的定义有点复杂,
一般来说会把信奉伊斯兰教、操阿拉伯语的国家都算进去,
这样就会包含整个阿拉伯半岛、两河、利凡特、整个北非和一部份东非,
有二十几个国家,其中刚好有个以色列突兀的卡在正中央。
但狭义的定义只能算进阿拉伯半岛上的国家,
顶多加入两河、利凡特和埃及这些长期受阿拉伯文化影响的地区,
一共包括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卡达、巴林、阿联、科威特、伊拉克、叙利亚、
黎巴嫩、约旦、埃及,再加一个巴勒斯坦13国。
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教成立前一直都在游牧部落状态,
各个部落彼此相互争霸,偶尔会被波斯、埃及、希腊等国找去当佣兵;
伊斯兰教在统一整个阿拉伯半岛后开始向外扩张,
首先遇到的对手是波斯萨珊王朝,他们是信奉祆教的波斯人所建的国家,
统治了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和阿富汗;
以及一直在危机中的拜占庭帝国
萨珊波斯自建国以来就和罗马/拜占庭打个没完没了,
战线从亚美尼亚一路延伸到红海,几百年断断续续的战争早就把波斯的国力耗尽,
波斯和阿拉伯之间本来有个本来有个由信奉景教的拉赫姆王国(Lakhmid),
这个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小国原先是波斯的附庸,但因为被怀疑密谋反叛而被并吞,
拉赫姆的阿拉伯人索性投靠了正在计画北伐的穆斯林,成为带路的向导。
六七世纪之间拜占庭的倒楣程度大概和1949年的中国有得比,
内战、政变、瘟疫轮流爆发,波斯人在621年占领了埃及和叙利亚,
北边的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照三餐勒索保护费,弄得拜占庭帝国差点就要搬到北非去了,
好在还有君士坦丁堡的绝佳位置和地中海上无人能敌的海军可以依靠。
阿拉伯大军在636年的卡迪西亚会战摧毁了波斯军主力,
第二年就占领波斯首都泰西封(Ctesiphon,在巴格达附近),
波斯末代国王伊嗣俟三世(Yazdegerd III)逃到中亚,
但最后被刺杀;不过他的儿子卑路斯(Peroz)则到了唐朝,后来当上了唐朝的波斯都督。
这时离伊斯兰教成立只有短短15年。
在拜占庭方面,阿拉伯人于633年占领大马士革,641年占领亚历山卓
拜占庭人在陆地上完全无法抵挡阿拉伯人的进攻,但在海上则是彻底相反,
阿拉伯海军在希腊火战船面前就只是燃料而已,
拜占庭的制海权使得阿拉伯人无法进入安纳托利亚,更不可能威胁君士坦丁堡,
但拜占庭在北非的领地就没这么幸运了。
但在阿拉伯的迅速扩张中,内部的分裂也开始浮现,
穆罕默德逝世后,阿拉伯进入四大哈里发(阿布巴克、乌玛尔、奥斯曼、阿里)时期,
也是阿拉伯国家在历史上最威的时期。
四大哈里发的前两个本来就是穆罕默德的助手,大家对他们都没什么意见,
第三任的奥斯曼出身于倭玛亚家族,是穆罕默德的女婿,
虽然战功彪炳,但却喜欢任用私人而引起其他派系的不满,最后遇刺而死。
奥斯曼死后,由穆罕默德的堂弟阿里继位,他的支持者就是什叶派的前身;
但奥斯曼的姪子穆阿威叶(Muawiyah)则跳出来反对,双方战的不分胜负,
最后阿里被什叶派内的激进份子刺杀,穆阿威叶成为新任哈里发,
建立了倭马亚王朝(白衣大食),首都也迁到大马士革,
但穆阿威叶和阿里争执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
倭马亚王朝本身相当保守,在文化上独尊阿拉伯,
并在征服地区强制推行阿拉伯文,反而造成各地的动荡,尤其是波斯。
波斯人自认文化源远流长,非常瞧不起在沙漠里跑来跑去的阿拉伯人,
而被倭马亚王朝镇压的什叶派也跑到伊朗高原发展,
联合不满的波斯贵族、中亚粟特人、突厥人、甚至有野心的阿拉伯边境总督一起反抗,
使得倭马亚王朝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打内战,只撑了不到一个世纪就灭亡。
750年,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取代了倭马亚王朝,建都巴格达,
然而,阿拔斯王朝除了稍微放松文化控制之外,剩下的政策就和倭马亚王朝差不多,
边境总督照样割据一方,倭马亚王朝的残部仍然统治伊比利半岛,
北非和中亚也不受巴格达政府的控制,边境的总督们就更不用提了,一抓到机会就独立。
到9世纪中叶,阿拔斯王朝已完全陷入军阀割据的局势,哈里发就只是个花瓶。
另外提一下751年的怛罗斯之战,
虽然教科书中把这场战争形容成东西两大帝国的决战,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夸张,
当时的状况是唐朝试图争夺中亚的宗主地位,压制阿拉伯和吐蕃,
便出兵镇压不听话的小弟石国(现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石国王子则跑去向阿拉伯求救。
但751年也是阿拔斯王朝建立的第2年而已,内部根本尚未稳固,
当时中亚和呼罗珊地区(现在阿富汗和伊朗、土库曼斯坦边境)是权臣阿布‧穆斯林的地盘,
他正忙着镇压中亚各地的什叶派暴动,对怛罗斯战役的细节并没有多加着墨,
只有提到“中国派出了十万军队加入战局”的记载,最终号称被消灭五万、俘虏两万;
实际上唐军投入的兵力大约是两万,加上一万左右的突厥、粟特部队;
阿拉伯那支在中亚镇压暴动的部队是一万人,以及数量不明的中亚盟军。
怛罗斯战役的成败对阿拉伯而言根本无关紧要,对唐朝而言也只是战术上的失败,
压制小弟和阻止阿拉伯人扩张势力范围的目标已经达到,
当时吐蕃对西域的威胁还比阿拉伯人来得严重。
至于造纸术什么的,当时中亚的粟特商人老早就学会了,用不着唐朝输这一场。
回到阿拔斯这边,从9世纪中开始,中亚的以赛尔柱人为首的突厥人开始南下建国,
逐一取代了原本的阿拉伯军阀,但只是换成了突厥军阀的割据,
巴格达的哈里发一样只是个摆着好看的招牌。
12世纪末,中亚的花剌子模突然强盛起来,居然攻进了巴格达并驱逐突厥人,
不过昙花一现的花剌子模没多久就被蒙古人杀的片甲不留,
旭烈兀在1258年摧毁巴格达,最后一任阿拔斯哈里发穆斯塔希姆(Mustasim)被处死,
蒙古人随后又攻破大马士革,阿拔斯王朝也至此结束。
1260年,由于旭烈兀赶着回去争夺大汗宝座,
蒙古军的偏师在巴勒斯坦的阿音札鲁特(Ain Jalut)被埃及的马木鲁克王朝击败,
尽管后来旭烈兀回来主持大局,但马木鲁克已经和北边的金帐汗国结盟,
使得伊儿汗国无法再向埃及进攻。
马木鲁克就是所谓的奴隶兵,他们多半是突厥人或高加索人的后代,
但也皈依伊斯兰教并使用阿拉伯文,只有血缘上略有差别。
马木鲁克苏丹拜巴尔(Baibars)回到埃及后扶植了阿拔斯王朝出身的另一位哈里发,
当然也只是个毫无实权的傀儡,直到1517年被鄂图曼土耳其废除,
由土耳其苏丹兼任哈里发。
到16世纪之后,狭义的阿拉伯人大致上退回阿拉伯半岛,
伊斯兰世界变成土耳其人和波斯人的天下,一直到一次大战和英国人的乱入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