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台青年愿赴澳洲当屠夫 为何台农业还要外

楼主: A19870720 (清明上河豚)   2015-04-26 22:54:35
※ 引述《gn00324893 (OMaNiYaBoo)》之铭言:
: 这种问题吼
: 比较外劳在外国工作跟在自己国家工作的薪资比根本就放错重点了
: 要就要用当地薪资跟当地物价来比才能反应出问题在哪
有关农业薪资架构的比较,g大已经在文章中用很简单的方式说明
本身也想回应一下这篇文章
我做农业外劳研究有一段时间
在这个研究中,接触过许多的农村业者、学者还有农民团体
除了薪资结构这种比较关键性的问题,其实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
导致台湾的农业政策开始走向农业外劳的引进
讲白点这根本就是业者的需求,而非政府政策的初衷
为什么这样说,让我粗略的进行一些描述
台湾农业的落寞
常说台湾是个以农立国的岛屿,70~90年代,很多邦交国家就是因为需要台湾的农业技术
所以才愿意与我们这个根本没办法称为一个国家的地方建交
农业外交30年民国50至60年代,台湾在西非各国所执行的稻作生产计画,开启了亚洲
国家援助非洲的先例,也让台湾得以顺利的利用农业这项技能外交。
近10几年来,台湾的农业发展逐渐缓慢、停滞,农地逐渐被财团收购盖房、盖农舍
被投资客买来炒地皮,贩售农地,因为农保的福利很好
不然就是被征收做为国家建设,当台湾农地全部变成零散的时候
农业技术再好有什么用?
这些现象在民国90年左右的时候
国内有些农业专家学者,开始发现到这些问题
台湾农业可能会在不久的未来走到一个瓶颈,甚至变成夕阳产业
所以有些有远见的农业业主开始尝试产业转型
有的开始引进农业机械化、种植新品种的作物(品种改良)等
有的则是朝休闲农业、开放式的观光果园进行转型
政府对于土地政策也尝试整合,结果是有些产业成功了,有些则直接消失
土地、技术有了,却才发现台湾农村人口的外流严重
原因不外乎薪资结构跟不上通膨、近几年温室效应的影响,气候更加多变
农作物无法承受极端气候的转变,造成农民过多的损失
以上原因导致农村人口老化的速度过快,很多农村在10年前就已经是一个小型的高龄社会
韩国目前农村劳动人口平均为52岁左右,可是这是台湾农村10年前左右的数字
到这边,政府才发现不管农业机械化多么的厉害,可以替代多少的人力
不管农产改良技术多么的尖端,可以抗拒多少的外在因素
不管台湾农地开始进行政策面上的保留,开始正视国家粮食最低限度的范围
不管农民政策的福利多好,退休金的给付等
没有"人"回到这些农地上,根本什么都没用
更何况,扯农业后腿的还有其他政策(开放产品引进、自由贸易区等)
农业政策似乎变的不再重要,什么都是先牺牲农业(限水事件)
农业、农民的需求已经不知道从台面上消失多久
直到这一两年,才有一些政治人物重新想到农业这一块
开始有一些政策希望青年可以回归农村,可是....很像一切都来不及
农业技术很多都是老一辈的人经验相传,子女不愿意回归、技术又不愿外流(传统观念)
就算重新学习,也是需要时间....
"台湾目前农村平均年龄62岁",试问年轻人还有多少的时间可以学?
在这边还是必须先说明,台湾的农业技术,到现在仍然是世界级的
包含农业生物技术(农改场)、农业机械化技术等
民间团体农阵,曾抨击农业外劳政策的引进
台湾失业率那么高,为何不引进这些失业人口、新移民,进入农业
如果,无法明确的知道今年的收入,而且还要一季才能收成,才有现金
在有时候只需要领社会救济金、补助,都可以过得好好的现在
凭什么要多花体力去从事收入不稳定的农业工作?
讲白了,有些人宁愿当街友、当社会福利体制下的寄生虫,也不愿意从事农业
难得有青年想投入农业,家里没祖传的土地,如果依现在的收入
根本连块地都买不起,农业不被看好,银行资本家也不愿意提供优惠借贷利率
在这个恶性循环下,有些青年人想从事农业,还真的进不了这个门槛
长大后我也才明白,儿歌中的王老先生,是个有钱人
当然,现在也有很多有土地、有资金的年轻人回归农村
但是,他们往往是想当老板,而不是在一线付出劳力的工作者
农业劳动力需求并没有因为这些人的回归,而得到补充
反而更推动农业外劳引进的需求性
以上,这就是为什么台湾终究会必须讨论到农业外劳引进这个争议性议题的原因。
很多人常说有多爱台湾这块土地,但其实真的爱台湾这块土地的
往往已经累到无话可说,现在的教育离我们的根和土地越来越远
政策也没有重新审视,哪天农业从台湾消失,也不无可能
到时候只会剩下满满民宿、政治人物的农舍,一些盗版卡通的伪农村艺术
还有那难看的要死的LINE贴图,充斥在台湾的农村中
对一个口口声声以农立国的地方,这种现象很讽刺也很可悲。
作者: a1122334424 (kuroneko)   2015-04-26 22:56:00
w台湾之光
作者: losel   2015-04-26 22:57:00
农民不想再种作物,要卖地 你能有什么办法呢? 怪投资客?
作者: willy1103 (华裔台湾人)   2015-04-26 22:57:00
不能租地吗? 我外公就是租给别人种
作者: a1122334424 (kuroneko)   2015-04-26 22:58:00
欢迎来到资本主义社会当短时间能捞到的钱是第一考量时(当然真的活不下去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完全不意外
作者: kininan (奇尼)   2015-04-26 22:59:00
没多久就一次收成大崩盘 年轻人不会想再进去碰很正常
作者: losel   2015-04-26 23:00:00
而且你说财团收购农地就错了,你要不要先去看一下农发条例?台湾农地零散起源是政策问题,耕者有其田/375导致农地零碎化农改场没话讲,农机技术有待商榷,只有小型农机在撑.
作者: elle ( )   2015-04-26 23:08:00
说得很好 我爷爷梨山做果园 不肯交手给我爸做 因为那是财产
作者: summerleaves (内湖全联先生)   2015-04-26 23:08:00
优文
作者: elle ( )   2015-04-26 23:09:00
要给他想给的儿子 但偏偏那儿子又不想干活 怎么办 就请外劳
作者: horseface (马脸)   2015-04-26 23:10:00
食品不涨价,不出口,哪能赚钱
作者: elle ( )   2015-04-26 23:10:00
外劳说好听是借来的 为什么不请台湾人 不好找而且比较贵我爸还是会帮会希望有天能做山 但机会是抓在不肯放的人手上
作者: stelladream (dreamworker~!)   2015-04-26 23:20:00
梨山大部分都用租的喔 有果园是少地租 要做还是可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