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来源:
地图编辑 http://world.yam.com/post.php?id=3797
破解霸凌的5个迷思
为什么要霸凌他人?霸凌与自杀真的有一定关联吗?
网友
无意间说出口的话往往会在人身上留下难以复原的伤痕。
为什么要霸凌他人?《基督科学箴言报》(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注1)就谈论
到霸凌者的几项特质:
迷思一、霸凌者没自信?
过去,我们多半认为霸凌者借由欺负他人来获得自信,因为他们的内心深处并不喜欢自己
,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研究指出这不正确,已经有研究指出,某些霸凌者其实自我感觉良好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疾管局CDC曾发现,霸凌者并不一定就是过著逍遥的人生,因为有
一定比例的霸凌者他们受到家暴的机率比一般人高。
迷思二、绝不宽待最有效?
1990年代开始,美国不少学校开始使用“零容忍策略”(Zero tolerance)来处理校园霸凌
,也就是说,不管什么理由,只要对其他同学施暴就会被惩罚,或是被退学,至今不少学
校仍采用这样的策略,但是没有研究可以证实“零容忍”就能降低霸凌事件,甚至有研究
交叉分析后,发现零容忍策略让霸凌欺侮的机率攀升。
严苛的管理看似无法遏止霸凌,但完全温然以待也无法改善霸凌情况,美国非营利组织
The Campbell Collaboration research就发现,柔性劝导或是同侪互相监督(peer
mentoring)也没办法让霸凌消失。
注1:《维基百科》介绍,《基督科学箴言报》名称中包含“基督教”的字样,但是其并
不以宣传教义为主旨,而是一份普通的面向“世俗”的报纸。
《基督科学箴言报》的新闻、评论、社论大多短小精悍,涉及内容和体裁广泛,但是基本
以严肃新闻为主,在国际新闻报导方面尤负盛名,一般不刊登有关暴力、色情等诲淫诲盗
方面的新闻。该报是解释性报导手法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其对国际问题的报导和分析较为
客观中立。《基督科学箴言报》曾 7次获得普利兹新闻奖,最近一次是在 2002年。
网友
学生时期的霸凌或排挤等经验往往会在人心里留下一辈子的伤痕。
迷思三、网络上的霸凌最常见?
网络科技出现后,确实改变了霸凌的方式,许多孩子更因此少了能喘息的空间,因为过去
孩子们受霸凌的场域多发生在校园,但现在则变得随处可见,举凡论坛、BBS、或是脸书
等等,都是可能引发霸凌的地方,美国犯罪防治议会在 2012年时的调查就发现,高达
43%的孩子表示他们曾在网络上受到霸凌攻击。
不过,许多学者指出,霸凌还是会先从面对面开始,网络霸凌多半是人际冲突的延伸,学
生也曾指出,亲身霸凌的创伤远比网络高得多。
迷思四、每个人都可能遭霸凌?
虽然说,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遭霸凌的对象,但是研究发现,边缘化的孩子们特别容易成
为攻击目标,例如他们可能会因为性向不同或是身体残缺遭其他人欺侮。哈佛大学 2012
年一份研究则谈到霸凌“会发生在不同的性别、年龄、国家和种族间”。
另外,亦有研究指出,人际网络较薄弱的孩子容易成为攻击目标,举例来说,学校新生或
是朋友较少的孩子容易成为被霸凌的对象。
迷思五、霸凌让人自杀?
美国的校园枪案频传,不少人在媒体的播放下直接把事件想成“长期遭霸凌的孩子,某天
受不了举枪报复”的设定,但专家指出暴力事件和霸凌的关联性并非我们想像的那样高。
另外,尽管研究发现遭霸凌的受害者会有精神病或自杀等倾向,但这并非造成青少年自杀
的主因,美国疾管局指出,美国 10到24岁的年轻人死因中,自杀就排上第三名,造成自
杀的主因是:忧郁症、酗酒以及容易取得武器。
编注:对原文报导有兴趣的朋友,请参考“Top 5 bullying myths: What you don't
know about bullying”
延伸阅读:《为什么想杀人? 研究首度发现杀人犯具共通性》
《两性专家:是我们的社会养出了杀人犯》
《失去自然的童年世代》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world.yam.com/post.php?id=3797
最近很夯 ~ FJ们 你今天被霸凌了吗 ? -(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