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有电视或媒体有报导者,请勿使用爆卦! 违者视为新闻篇数 超贴新闻劣退
苹果日报原文连结:http://goo.gl/Xy5j4y
人渣文本:抓出职业网军的方法
去年底大选结束后,国民党高官开始满口网军、婉君的,也想搞点网络战略。虽然网络界
的专家大德们多数不看好,但仍有网络乡民非常在意此点,认为以国民党的财力加上执政
的资源优势,很可能对网络界造成某种程度的影响。
的确,从去年底以来,有不少在蓝营的朋友,对我提及“那个专页是Y政府单位委外给X公
关公司做的”“那个网站是OO办公室搞的”等等的资讯,但这些消息都没办法获得其他管
道的证实。
依我对政治公关与网络宣推的一些浅薄认识,某些议题网站的运作形态,确实不太像是“
自然生成”、“网友自费成立”。
虽说人人都有言论自由,收钱搞网络宣传,也是合法行业,但明明是“职业网军”,却想
装成“热心民众”,这就像网络的“业配文”装成普通使用者心得分享,会有道德争议。
广告就是广告,你收了谁的钱,就应该标明出来。像我这专栏收了苹果的钱,你大概就不
会在此看到我骂苹果日报,顶多是骂苹果手机。
那该怎么辨别真心得与政治业配?我认为有几个指标,可以区辨政治议题网站中的“职业
网军”。
第一,其存在方式不像“自然人”。
所谓“自然人”,就像是我。你可以看到我在网络上写文章,也可以看到我上节目,或是
在学校教课。一个自然人经营网站或部落格,有了点知名度,多少会想将之转换成金钱或
更大的影响力。他就必须跳到实体世界去亮相。
正常人都要过活吃饭养家的,也没有一个伟大像太阳的党会付薪水,所以要出来上节目、
演讲、卖书,利用知名度在现实世界多少赚点生活费。
食衣住行育乐各方面的部落客都是如此,但有些政论或议题网站,就算打出知名度了,你
还是看不到其主持者的本尊,也不清楚其本业,他也不需借此知名度赚什么额外收入。
这大概只有两个可能。首先,是他生活无虞,空闲时间多到可以弄网页,在拓展人气之余
,却又不爱名气。这当然有点矛盾。
不然,这就是某公关公司经营的网站或帐号,站主的公开身份是假的。
第二个指标,是网站技术水准与主持者背景的常见能力不符。
这些网页主持者,往往宣称自己有某种社会经历或身份,但其网页绘图、文案写作的技术
,明显高出这种身份背景一大截。
像我不懂美编和绘图,所以我自营网页几乎不配图,甚至有一年多连适当的“字级”都不
会抓。到了媒体开专栏,才有专门编辑帮我处理。
如果某个人网站宣称站主是A职业,却可以做到B、C、D等不同职业才有的技术,那就不免
让人怀疑了。他厉害的朋友真多,而且都愿意长期免费帮他弄,这友情真感人。
第三个指标,是有追求数据的倾向。
有些网络帐号在留言时,很明显是在“洗”留言总数与按赞数,发言内容虽然不见得都一
样,但相对空洞,或是用词无法传达出个人特质,只是表达一种群体意见。张三和李四讲
的可以互换,你也不觉得奇怪。
某些网页也非常类似,其发文频率是固定的,或是文章都有类似格式与逻辑,有如生产线
大量制造的产品。
当然,有些人的网络活动特性“天生”就是这样,但通常来说,之所以会追求特定数据,
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方便请款”。
请款时若要付上一堆内容分析与成效推估,那是非常麻烦的,不如签约时就明定量化的
KPI(关键绩效指标),请款时列几张数据表格,对出纳的、领钱的来说,都比较方便。
那他们是要向谁请款呢?
第四,内容没有外拓性,只有内聚性。
因为过度追求特定数据,所以内容品质就会下降,这也使得此类网站(帐号)的按赞者或
转录者,通常都是原有政党意识形态的支持者。这原因有二:
其一,因为只要达到一定数据指标就可领钱,而卖弄相同的东西就能有一定数据,他们就
一直唱相同的调。
其二,同意识型态的网军互洗数据,我帮你按赞,你帮我按赞,我的顾客推送给你,你的
顾客推送给我,大家洗数据洗得不亦乐乎。
你去点这些网军的按赞者名单,会发现重复程度相当高,高到你会想这些人是否不用工作
,每天在这按赞就好。或者按赞就是他们的工作。
因为再连去这些人的个人页面时,你会发现这票人并非朋友,却会短时间得到讯息一起按
赞。这些帐号甚至根本没有设定任何好友,他们很可能不是真人。这又回到第一指标了。
这其实已算是种诈骗的做法,用假数据诈骗出资业主的钱。
搞这种“职业网军”,真正肥到的,只有公关公司的荷包,而政党花了钱,只买到“自我
感觉良好”。像某些新闻网页下方一整片对党国的歌功颂德留言,明显超过正常的政党支
持度比例。那谁会看呀?只有自己人而已。
要设“职业网军”,当然是要开疆拓土,而不是让自己人爽,帮自己人呼呼。在宣传上没
有外拓的效果,无法接触目前未掌握的客层,就达不到花钱设立网军以逆转当前选举颓势
之目的。
所以,要说这些职业网军能造成什么选举影响,是否能转变网络言论的风向球,我个人是
倾向否定。
在网络言论形成的早期阶段,要透过特定网站或帐号来“带风向”、“制造人气”,是有
可能成功。但目前台湾四十岁以下的网络使用者,在经历过一堆“被骗”“督割”“业配
”事件之后,已经提升到比较高的思维层次。
大家对于过滤资讯都自有一套标准,这标准是十几年来在网络上慢慢磨出来的。
但现在才想跳入网络界的中高龄政坛老人呢?
因为是初学者,他们显然还活在“以为花钱可以带风向”,“以为有做就有影响力”,“
还没找回裤子”的阶段。就算带起什么风,也只是误导自己的风而已。
如果施政做不好,蓝营的政治人物还是一天到晚做白痴事,讲白痴话,那买再多的网军,
也是?不回来的。
真正的网络使用者都清楚,他们是活在真实的世界,只是用网络处理事情比较方便。
而这些蓝营老头,还傻傻的认为存在一个网络的世界,里面生活着一批完全不同的百姓,
然后觉得蓝军应该打入这个世界。他们认为,只要打进去,选举就会赢了。
我想,他们还是继续傻下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