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萌妹子北京当创客 用互联网思维泡“茶业”
http://ppt.cc/DoJo
‘重现一杯茶的简单与美好’是‘山茗主义’这个微信公众帐号自我介绍中的第一句话,
这个创业slogan也可以作为解释台湾女孩彭少仪跨海当‘创客’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这
位自称‘茶娘’的台湾茶三代告别了南投家中的百亩茶园,跑来大陆当‘北漂’,从娇
滴滴的台湾萌妹子变身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大潮中的一枚女汉子,为的,就是
这个朴素的目标。
当‘梦想’站在‘风口’上——两岸青年跨海合伙
根据台湾网报导,‘从小在台湾南投的茶园长大,家里世代种著乌龙茶,制茶厂终年弥漫
著青草香。但是长大后,发现办公室里大家并不常喝原叶茶……’深谙互联网营销精髓的
彭少仪用讲故事的方式呈现自己的创业初心,让接下来用‘互联网思维’做‘年轻人爱喝
的茶’成为顺理成章。
创业,需要初心,更需要一些机遇。2014年,已经动了创业心思的彭少仪报名参加了一个
由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在北京组织的研习营,她希望借此机会里了解北京的创业氛围与环
境。
事实证明这是一次正确的选择。彭少仪在这个研习营中认识了自己创业的合伙人——来自
天津南开大学的‘妖骚萌汉子’潘忻望。这位小伙伴不仅做过社团主席、混迹过北京NGO
圈、最重要的,曾经在2013有过电商社区的创业经历,但是积累下了重要的互联网嗅觉和
电商经验。这也让他和彭少仪这位希望到北京开拓年轻人茶饮市场的‘茶娘’一拍即合。
最初听到彭少仪的创业想法时,潘忻望并没多心动,‘感觉茶是个很慢热很老龄的话题,
不能迅速攀人气。’但当彭少仪说到‘打造办公室茶饮,重现一杯茶的简单与美好’的
核心理念时,潘忻望顿时像被‘打了一管鸡血’,感觉到这个项目的确卡准了痛点。
对大陆的创业环境,彭少仪一直在紧密的追踪:‘这两年大陆的创业浪潮到空前盛况,
科技和联网领域,更是资金和人才的汇聚地。’经过调研彭少仪认为,大陆专做办公室茶
饮的公司十分稀少,做滤泡茶的更是一家都没有。选择滤泡茶,且瞄准台湾茶,切了一个
足够细的蓝海市场。
对于这次合伙,潘忻望也不是心血来潮:‘第一,茶娘和我能力互补,都属于主动性极强
,思维没有框架的野路子妖孽创业者。第二,这个项目有壁垒,台湾的 茶山有一定垄断
性;这个项目处在风口,符合资本市场上的融资规律;这个项目有想像空间,目前处在
相对的蓝海市场。我明白现在不创业,就永远错过这个风口了。’
投身‘万众创新’大潮:互联网公司的茶水生意
潘忻望的支持给了彭少仪极大鼓舞。研习营结束后,她很快就从台湾飞到北京,两人创
立了北京山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潘忻望的引荐下她走进北京青年空间、创业大街,
参加各种各样读书会、创业沙龙,并得以与一些天使投资人相识,阐述自己的产品理念。
虽然用的是互联网思维做‘社群经济’,在社交媒体上卖茶。但归根结底,还是要有过
硬的‘产品’。来到北京后,彭少仪和潘忻望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茶叶的选择和产品形
态的定样。为了找到一款能符合办公室味蕾的台湾冻顶乌龙,他们足足试了23种不同口
味的乌龙茶。为了找到一款合适的滤袋更是翻遍整个大陆最后跑到日本,‘不要小看每
一个细节,滤袋吃水量大于80%才不降低侵出率,通透率要达到30%,这样可以最大程
度优化茶叶的浸泡时间和冲泡时间,防止茶叶的苦涩味被析出。’
在不断打样的过程中,两人也遭遇了许多上游厂商说一套做一套,偷工减料这样每个创业
者都会遇到的波折,‘个中曲折难以言尽’。但是在98天的努力之后,第一份样品茶包正
式诞生。
互联网公司的茶水生意要怎么做?两位新生代的合伙人在营销上不走寻常卖茶路,而是
透过微信公众号和社群进行推广经营,将顾客与商家的关系‘去中心化’,用产品的独
特性吸引对此有深刻认同感的群体,培养‘铁粉’。‘传统商家往往将他们和普通客户
模糊成一团。而我们会透过线上,线下活动来将这群铁杆粉丝挖掘出来,让他们成为新
产品的评测员,收集精确的反馈,这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彭少仪说。
‘满足你对一杯台湾茶的全部期待。’是这对跨海创业小伙伴自己茶品的要求,这样一
句足够自信且敢于写到产品包装上的话,在‘社群经济’口耳相传的口碑营销中,是绝
对不能打任何折扣的。而面对这样的产品,市场也给出了颇为‘识货’的反响:首批产
品300份盒装茶透过社交网络营销的方式,在3天内全部售罄。
不过在彭少仪和潘忻望看来,这仅仅是个不错的开始,等到4月2.0版本的茶包量产,以
及半年后线下体验店开始营业时,他们的事业方能展现出更大端倪。
对于现实,‘茶娘’彭少仪有着创业人必备的乐观,也不缺少冷静理性:‘2014年的资
本市场是不完全理性的,O2O行业一将功成的风光下是万骨枯的现实,热钱过多也催生
了一批“一夜暴富”梦。相对来说,2015年的创业环境会理性很多,我们也需要更加扎
实和努力。’
http://www.nownews.com/n/2015/04/11/166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