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美式教育真的适合台湾吗?

楼主: wladimir (wladimir)   2015-04-12 15:55:49
※ 引述《sing10407 (阿U)》之铭言:
: 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 美式教育(非升学主义)真的适合台湾吗?
: 美式的好像在国高中多让小孩子自己找寻方向
: 但是国高中屁孩阶段哪会知道哪些行业在干嘛
: 根据我国高中时屁孩观点 我当时就很想当老师 因为有寒暑假 还可以下课
: 不然就是那时候刚骑机车就很爽 就想去学修理机车
: 又或者是小学自以为是美术天才 长大想当画家
: 然后一些高阶科技业小屁孩没念过自然组 上过大学根本不会懂 认为那是外星科技
: 小屁孩阶段怎么会懂电机系在干嘛(没上大学我以为是在制造机台的)
: 怎么会懂化学、资工、财金等等很多领域
: 最后看一看好像升学主义才是比较好的?
: 美式教育真的适合台湾吗? (话说回来 科技业较少人进入 我薪水就变高了 ㄎㄎ)
揭美国高中真相:一年背一百斤书
http://edu.qq.com/a/20150112/056418.htm
当留学(课程)日益低龄化,当许多人把低龄留学称为“逃离”,但16岁的华裔田田在美
国的求学和成长经历,真实展现了美国中学教育和中学生活的另一面:学生疯狂学习,
每天甚至只睡4个小时。至于高中入学前的分层考试、全班90%的学生课后请家教辅导、
以及大考之前“死记硬背”,无不让人有熟悉的联想。国内教育追求卓越的分数,美国
追求卓越的能力,在美国学习没有捷径,无法突击“优秀”,这是个常识。
文/唐闻佳
8月17日,16岁华裔女孩田田将在上海音乐厅开钢琴独奏音乐会。先后师从钢琴家韦福根
、秦川,以及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卡普林斯基(Vedakaplinsky),小小年纪
的她,已是第三次在上海开独奏音乐会。
如今琴童很多,能开独奏音乐会的并不多。本以为田田将在音乐的道路上就此发展下去
,她却说,“我要去考综合性大学,主修应用数学和音乐双专业。”
钢琴,仅是这个女孩众多特长之一。除此之外,田田是纽约威郡青年交响乐团小提琴首
席、校数学队队长,获得全美英语(课程)教师作文大奖、伦斯勒大学数学和科技奖、大
纽约地区英文拼字比赛第一名……
与田田和她的母亲聊足整整4个小时后,记者发现,田田的故事不只说给琴童听。当留学
日益低龄化,当许多人把低龄留学称为“逃离”,田田在美国的求学和成长经历,真实
展现了美国中学教育和中学生活的另一面:学生疯狂学习,每天甚至只睡4个小时;他们
课外活动丰富,特长“傍身”;家长们关注教育,90%的家庭不惜重金聘请家教……为了
考名牌大学,为了培养孩子,美国家庭拼了。
分层教学,从进校那一刻开始
不只中国高中生读书辛苦,美国的高中生也很辛苦。他们一年要背超过112磅(约104斤
重)的课本;要熬夜,泡图书馆写论文;努力学习,在分班考试中表现突出,进入“提
高班”。
纽约近郊的斯卡斯代尔小镇风景如画,这里除了有小野洋子与约翰·列侬的故居、一年
一度的斯卡斯代尔汽车公益秀,还有一座知名的公立中学斯卡斯代尔中学(Scarsdale
School)。每年,哈佛、耶鲁等常春藤盟校的招生官们会如期而至,到校招生。
2008年,12岁的田田考入音乐名校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预科部,这是为优秀琴童设立的
周末学校,不少孩子自此远离了全日制学校,一心为考音乐学院而努力。不过,田田的
父母却决定在周一到周五,把她送入斯卡斯代尔中学。这个决定让她得以在数年后目睹
美国中学生活的疯狂、压力和快乐,也让她锤炼成既全面发展又有突出专长的人才。
竞争,始于开学第一天。
2010年,田田进入斯卡斯代尔中学高中部。进校第一天,分班考试!原来,学校将对数
学、科学、第二外语(课程)等科目实行分层教学,光数学就有五个等级的班,自幼成绩
突出的田田每个科目都考上了最高等级。尽管如此,这种分班考试是她始料未及的,倒
是她的母亲左贞觉得似曾相识。
“我们总认为美国教育很轻松。老实说,美国的小学教育几乎是让孩子在玩乐中度过的
,但到了中学,压力一下子变大。从分班举措看,谁能否认,竞争其实早在孩子上高中
前就开始了。”
和许多美国高中类似,斯卡斯代尔中学要求学生必修数学、英语、科学(包括生物、化
学、物理)、历史等。尽管下午3点就放学,但学生要花大量时间完成作业。有一次,田
田花了整整3天完成一份17页纸的小论文。起因是历史老师在课上播放了关于“奴隶制”
的三部电影,并据此布置论文:“这三部电影是如何反映美国奴隶制这段历史的?”
中学生写论文要达到什么水准?曾有学生洋洋洒洒地就某一事件写了很多认识,结果被
老师痛批。“没有自己的观点,仅仅是材料的堆砌!”
田田的书包总是很重,因为除了六七门学科的教科书,还有其他必读书和选读书。比如
,英文老师会让大家精读小说,如果你选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惨了,600多页
。有人曾测算,美国高中生一年要背112磅的课本,约104斤重。
有时老师甚至不上课,让学生泡在图书馆查资料、写论文。“答案没有正确或错误,只
是你得有insights(见地),并且自成逻辑!”田田重复著老师的口头禅,美国教育从
小强调批判思维,学生压力巨大。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死记硬背”。“尽管老师说记时间段就可以,但到了
考试时,七八十道选择题,答案都很接近……”见识了SAT2历史科目中大量的选择题,
美国学生明白,必须乖乖“背历史”。
除了必修课,美国的中学生还须应对大量的选修课。相较国内课堂,美国的中学给学生
提供选课自由度更大。比如二外,就会开设法语、西班牙语、拉丁语等多个语种,供学
生选择。
有人就在3年里学了三种不同的语言,目的是为了每学期都得到好成绩语言入门时总是简
单的。
虽然不是所有人愿意吃苦,但这不妨碍少部分人会连续三年选择艰深的拉丁语。事实上
,当大学招生官拿到成绩单时,不仅看“分数”,也看“科目”,看学生是否选择了所
在学校最难的课程,是否愿意挑战自己,并获得好成绩。
拼教育,美国家庭不输给中国家庭
到了大学申请季,竞争变得隐蔽,但更为骇人。老师会提醒学生,不要互相交流申请学
校的信息;有的家长在超市遇见会装作不认识,谁都不想告诉对方,我的孩子报了什么
学校,以免引来“同伴竞争”。
今年,田田11年级,进入学校的“荣誉协会”,这是美国中学里的一个特殊组织,只有
入学两年各科平均成绩达到全A的学生才能参加。协会有项明文义务,即会员自动成为“
学生导师”,为同学义务指导作业。在美国教育中,“服务他人”的意识一再被看得很
重。
当然,协会不只有义务,也有“权利”。在许多学校,荣誉协会成员即是“名校候选人”
。每当名校招生官到校时,会让校方打印一张平均成绩排名在学校前20%-30%的学生名单
,而这往往就是荣誉协会名单。据此,在美国家长圈里,“荣誉协会”是绝对值得一提
的谈资。
数据显示,由于申请人数增加,常春藤盟校的录取率已经连续多年走低。今年,哈佛收
到34302份申请,录取2032名,录取率为5.9%;普林斯顿收到26664份申请,录取率7.9%
,皆是两校历年最低水平。
“许多人说,在美国考大学很容易,的确,全美有3000多所大学,几乎可以做到‘全民
上大学’。但,如果不是名校毕业,就业依然困难。”左贞有三个女儿,田田是老二,
大女儿前年被常春藤盟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老三还在读初中。这位新移民敏感地察
觉到:为了孩子的前途,美国家庭拼教育的劲头丝毫不输给中国家庭。
在田田的高中,几乎90%的家长都给孩子请了家教。周末,孩子们流连在各大家教培训班
。而家教价格不菲,一节课,一小时,得好几百美金。
与中国的学生需要应付期中、期末考试不同,美国的考试次数更频繁,并且每次考试成
绩,都与“前途”相关。
比如,AP课程会在高中高年级时陆续开出,由于课程难度相当于大学一年级课程,通常
是“有条件入读”:大部分高中要求学生前两年的平均成绩达到A,甚至A+,才有资格选
择AP课程。而这意味着,在前两年的学习中,一次考试失误,就可能让平均成绩从A滑到
C,从而与AP课程无缘……
在这种环环相扣的评估体系下,孩子们对每项作业、每次考试都格外看重。“许多美国
家长从小就带着孩子去运动,让他们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多年后我才知道,他们是通
过运动培养孩子们的竞争意识和吃苦精神。”左贞说。
也有人承受不住压力,去看心理医生。在美国学生中,这很流行,一旦医生认为孩子有注
意力障碍,他们的考试时间可以翻倍……学校关于公平原则的考量,也让不少学生通过
“表演生病”骗取更多的考试时间,为了更好的学业表现……
求“亮点”,疯狂投入课外活动
美国的中学早晨8点上课,下午3点放学。乍看起来学生学业挺轻松,但现实是,很多学
生每天凌晨一二点睡下,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除了完成作业,他们把大量时间投入课
外活动,寻找自己“与众不同的亮点”。
田田的生活很忙碌,除了周末要去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每天练琴外,她的课余时间被各
种活动填满:办校报,采访、写稿;参加网球训练,每周1小时;和同学创建社团,去社
区为植树筹款;此外,还有她最喜欢的校数学队训练,在男生居多的数学尖子中,她是
难得的女队长。
每周放学后,田田都有一两次集中训练,做各种怪题难题,还要外出参加大大小小的比
赛。田田带领的团队曾夺得当地100多所中学参与的数学比赛第一名。
此类校园俱乐部在美国中学里非常流行,主流的俱乐部有辩论队、奥林匹克科学社团,校
报,数学队等。它们往往采取积点制,俱乐部成员要通过比赛次数和比赛表现积攒“积分
”。通常,校际间比赛比较频繁,但只有攒到相当积分的会员,才有资格代表团队参加
州际甚至更高级别的比赛;如果积分一直不足,意味着淘汰。
有时候,参加俱乐部或社团的压力甚至超过学业。田田的好朋友参加辩论队,几乎每周
都要比赛,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准备材料、反复修改辩词。有的同学参加奥林匹克科学社
团,比如开展“基因”研究,这比课堂学业还要艰深百倍。
这些课外活动都在下课后,时间至少两小时,进入决赛后花费的时间更多。学生们回家
最早是吃晚饭时间,有时是七八点,然后再投入作业。“晚上12点睡觉算早的,凌晨一
二点睡觉是常态。”
田田的周围,几乎所有人都过著这样的忙碌生活,而这种氛围,又促使著每个人追求各
自的兴趣这是美国中学的文化,当然,也夹杂着美式“高考(课程)(微博)指挥棒”效应

数据显示,今年申请哈佛大学的学生中,SAT阅读、数学和写作成绩超过700分的申请人
分别为14000人、17000人和15000人,另有3800人从所在高中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
…当同学们在成绩上难分胜负时,课外活动成为竞争的又一个战场。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在美国大学申请表上一直有“特长”栏,学生不仅需要列出特长,
表格下有“得奖地区:州、全国、世界”的等级提示。如果不是成绩斐然,不算特长,
特长必须“与众不同”。特长栏空白的学生,基本不可能被名校录取。
“很多美国孩子从小就参加各种活动,其实是为了发现自己的擅长点,这样一来,他们
兴趣爱好很多。但必须承认,要找到自己真正的专长,并不容易。”左贞说。
田田的数学老师在听完她弹奏时,曾感慨,“看着你的两只手快速地键盘上飞舞,就好
像看你在解数学不等式,左右开攻!”数学、音乐是田田的兴趣所在,也是她的“擅长点
”,她无疑是少数的“成功学生”。可在这种教育生态下,也有人坚持不了,几近崩溃
,“有的同学会跑到老师办公室大哭,但其实他们的成绩也不算很差……”
有人说,正是美国教育的这种特点,让学生发展了许多兴趣,并且在选择专业时会考虑
“融会贯通”。也有人看到,美国学生对此感觉压力巨大,嗑药、骗心理医生的伎俩愈
演愈烈。
阳光之下必有阴影,对一心送孩子出国的中国家长而言,有必要了解的是,真实的美国
留学,不只是在中介交30万元保证金那么简单。就算能进哈佛、耶鲁,赴美留学根本不
是“逃离学习苦海”的出路。
在美国学习,没有捷径,无法突击“优秀”,这是个常识。
作者手记
美国教育很“美”?那是误读!
美国的中学到底是什么样的?或许我们真的有太多误解。
最近,一批早期的中国移民家庭开始在网上抨击那些三流写手、短期到访者和交换生构
建的“美好中学”图景,并斥之为“不负责任,哗众取宠。”
当留学日益低龄化,我们或许真有必要认识一个真实的美国中学生活。
美国记者爱德华·休姆斯,曾获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从2001年秋季开始,他花了
一学年时间,在加州一所公立高中惠特尼高中“蹲点”。他在这所学校听课,和学生聊
天,采访学生和老师们,还在这个学校教一门论文写作课,甚至也亲自参加考试。
一年的体验,让他写成一本书,书名叫《梦想的学校》,此书在2003年出版,全书近40
0页,只有3大章,他在长达188页的第一章用了这样的长标题:“4是有魔力的数字:4小
时睡眠,4杯拿铁,4.0”。
这本书描述了惠特尼高中的学生群像:为了得到最高的平均成绩4.0,他们一天只睡4个
小时,灌下4大罐拿铁咖啡,为的就是能够熬过一整夜。
有人说,惠特尼高中并不代表美国所有高中,惠特尼的高中生也不代表全美高中生。但
是,田田母亲左贞女士一直对我强调:“直到现在,许多人依然在误读美国的中学生活
、美国的中学生。事实上,美国有一大批学生刻苦努力,成绩优秀,追求卓越。
作者: F93935 (帥氣小書生)   2015-04-12 15:57:00
这你也信
作者: westwet (西溼)   2015-04-12 15:57:00
华裔,懂?下一位
作者: ekoj (夭竹)   2015-04-12 15:58:00
牛牵到北京还是牛
作者: darkbrigher (暗行者)   2015-04-12 15:58:00
米国那边只会唸书没用的 还会看课外活动啥的
作者: decorum (Festina Lente)   2015-04-12 15:59:00
美国的一般人要进精英大学 必须很拼命 压力很大Harvard学生看心理师的比例 一直全美第一
作者: mrschiu (布莱恩的老婆)   2015-04-12 16:02:00
不比较那么高端的...就说2-6这位贵妇...她的求学过程...就很美式...长大以后过得一点也不差...她也一路很开心以她的例子..台湾是适合这样的教育的...但就算适合...
楼主: wladimir (wladimir)   2015-04-12 16:04:00
要进常春藤名校就得非常努力,美国也一样
作者: mrschiu (布莱恩的老婆)   2015-04-12 16:04:00
愿意放手的家长又有多少?...乡民很爱酸八咖炯...也许那些父母没有强势干涉教育的八咖炯才是最快乐的学生这样讲也可能是太过理想化...太过极端...但这些人事物..和许多人印象中的填鸭教育等等的同样一起同时发生在台湾.
作者: lance8537 (小砰砰)   2015-04-12 16:11:00
唬烂 高中写个屁论文
楼主: wladimir (wladimir)   2015-04-12 16:12:00
英国也是一样,私立学校非常注重成绩,竞争激烈英国只有7%的学生就读私校。但牛津剑桥50%以上来自私校edu.qq.com/a/20141223/031424.htm英国私立学校课业也是非常繁重
作者: mrschiu (布莱恩的老婆)   2015-04-12 16:16:00
他们没有念顶尖大学顶尖高中的人出社会生活一样有保障..当你眼中只有竞争激烈的私立学校和顶尖大学的时候...你已经不英式也不美式...
楼主: wladimir (wladimir)   2015-04-12 16:19:00
英美最富裕的家庭还是希望子女进入一流的顶尖大学
作者: mrschiu (布莱恩的老婆)   2015-04-12 16:20:00
是的但是这个社会还是要给不富裕不顶尖的小孩一个舞台...英美富裕家庭和台湾富裕家庭家长想的是一样的事情...可是你看到的他们那叫英式美式台湾这叫台视中视...
楼主: wladimir (wladimir)   2015-04-12 16:22:00
那就是大家普遍知道的公立学校,非常快乐轻松的
作者: mrschiu (布莱恩的老婆)   2015-04-12 16:22:00
并不会有人认为台湾的富裕家庭做的是美式教育...
楼主: wladimir (wladimir)   2015-04-12 16:24:00
我觉得还是像欧美一样,分级吧,精英教育和普通教育富裕的或有前途的(可拿奖学金)。或者像德国一样分流有能力的读精英教育,普通的就普通教育
作者: delaluna ( ̄︶ ̄y)   2015-04-12 16:31:00
通篇在讲菁英阶级教育 整个教育体系不是只要菁英阶级这篇的case应该不到全美10% 另外90%通例有没有讨论?
作者: wo2323 (狡猾小狼)   2015-04-12 16:35:00
推资料
楼主: wladimir (wladimir)   2015-04-12 16:36:00
这是没有办法的,社会最顶层的就只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只有实行精英教育和普通教育分流。英美德都如此,日本也一样,东京大学医学部和京都大学医学部的200名新生80%来自培养精英的私立中学真的要比,就只能比这些私立中学
作者: delaluna ( ̄︶ ̄y)   2015-04-12 16:46:00
今天在讲的是整个教育体系跟整体国民的价值观 讲菁英教育毫无意义 全世界的菁英教育都差不多就是这一套就算中国也跟美国差不多 没什么好讨论的
作者: wahaha99 (此方不可长)   2015-04-12 16:50:00
推楼上
楼主: wladimir (wladimir)   2015-04-12 16:52:00
news.xinhuanet.com/asia/2015-03/31/c_127640080.htm老老实实学韩国。如果你的竞争压力不大,甚至上哪个大学找个什么工作将来收入都差不多,你一定有闲情逸致搞想象力。如果面临考不上名校未来收入就必然不行的局面,你最好还是先考上再想象。高中最根本目的是把人分类。学历就是最好的门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