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diablo81321 (流月城七杀提督)》之铭言:
: 中华民国确实是有元帅这个军阶的,但是叫做“特级上将”。
: 特级上将在中华民国史上只有蒋介石当过(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是林森)
: 从这个时候开始,“元帅”这个军阶被换成“特级上将”。
: 同时特级上将的意义也从陆海空三军统帅变成单纯的军阶。
: 至于民国早期的元帅共有三位(这时的元帅不只是军阶,也指三军统帅、国家元首):
: 孙文(陆海军大元帅)
: 黎元洪(假定大元帅)
: 张作霖(陆海空大元帅)
: 这也是为何张作霖又被称作“大帅”的理由。
北洋时期的“大帅”其实和后来的元帅军阶不同,
民国初年有个官衔叫“巡阅使”或“经略使”,名义上能够管辖一个以上的省,
但未必有实权;其中有实权的少数就有资格称“大帅”,这是非正式称号。
比较常见的大帅就张作霖、曹锟、吴佩孚、孙传芳、张勋这几位,
其中曹锟是吴佩孚的上司,但吴佩孚窜升的很快,
在曹大帅当总统时,吴佩孚也当上直鲁豫巡阅使,有资格称大帅了;
不过为了礼遇曹锟,吴佩孚升格吴大帅以后就改称曹锟“曹老帅”以表尊敬,
曹锟虽然不是很高兴,但他当时也只能倚赖吴大帅对抗东北的张大帅了。
此外张学良“少帅”也是之于张作霖张大帅的称号。
能够控制一省的督军们也可以称“帅”,多半取自己的字来用,
例如张宗昌字效坤,称“效帅”;
冯玉祥字焕章,称“焕帅”,因为常常倒戈也被酸“换帅”;
吴佩孚字子玉,在当大帅前称“玉帅”
孙传芳字馨远,称“馨帅”,后来当上五省联军总司令后称“联帅”;
也有像张勋率领辫子军,就被叫“辫帅”。
北洋政府中还有冠字上将军、冠字将军的封号,这是荣衔而非不是军阶;
北洋军衔一般只到三颗星的上将,当过督军、上将的人就能封○○上将军,
其中手上还有兵权的会称“○武上将军”,没有的就称“○威上将军”,大约有三十人。
冠字将军则是给一般的督军、中将和以下的人,
一样有兵权的称“○武将军”,没兵权的称“○威将军”,前后封了数百人。
维基百科上可以找到“北洋将军府将军列表”一项,详细的封号都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