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提一个问题
地区发展不均的问题已经很久了
近年来官员们不但无视
而且更有加剧的现象
所有问题都指向了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人口患不均
[城市化加剧:大城市的人流就像蝗虫过境]
大北部营业收入占了全国的六成
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page/chinese_attachment_6/2782/05.pdf
北部房价:
http://udn.com/news/story/7339/744575-北漂青年-恐成房价推手
都市更新困难阻力过高,而空间不足下只能住远一点以时间换空间
百万人口通勤时间成本也是台湾社会每天被浪费的重要资源
加上工时过长更成民生问题
用电吃紧:
http://www.npf.org.tw/post/3/13981
人口再平衡除了缓和核电问题,选项增加外
减少南电北送就减少送电功率消耗
减少浪费,相对上等同于发电量增加了
如此造成的的民生物价冻涨才有意义
北部人过节必塞车: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68687
台北除了户籍外的常住人口到底有多少?
即将外溢宜兰:推升房价+塞车
http://udn.com/news/story/7505/620269-车潮围城-罗东到台北7小时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41228/
如台铁塞车影响到花东民众权益
桃园机场的负荷量: 旧闻
http://fabg.pixnet.net/blog/post/30000861-机场准备好了吗?—桃园机场近5年营运
剖析-%28
其他地区的机场航班并不那么忙碌,而桃机承担将近全国一半人口
而由于第三跑道扩建,近来部分航空公司航线改往高雄机场
另一个连带相关议题是松机问题
当选项越来越少,僵局就出现了,政府也将做不了什么事
另还可以影响高铁各站的营运
各站客群增大 才能更快摊平成本
地方公共运输系统无法发展,人口常住人口过少
作为对比,邻近城市人口多可以支撑起邻近山区的公共运输
例如新北市 台北市
但台湾其他地区就连城镇人口都减少了 更无法支撑山区交通
也将使得偏乡问题更严重 到头来中央必须花费更多税金投入
政府是这样做事的...
例如:
大学宿舍不足(且设备破烂)情况下,数十万外宿学生只能与民争房,更推升房租
学子无可避免的为了教育,只能选择花钱离乡北上,对比北部学生可选择住家里
将更加深贫富差距
现在教育部长的大学整并政策北重南轻,城乡差距将更严重
同时各大学硬件设备发展受限于土地,教学研究成本也更高昂(等同补助大幅缩水)
http://udn.com/news/story/9/804559-少子化-未来大学北重南轻
五年五百亿的补助
http://news.secr.ncku.edu.tw/files/15-1054-77238,c9485-1.php?Lang=zh-tw
补助创业很难成功,大都市资本太贵成本太高,哪来的车库创业
而地方人口少人力资本不足,市场也太小
地区发展也会严重影响产业政策 与人口政策
例如当地薪资与就业缺工问题
http://ppt.cc/y-2Y
地区老龄化与照顾问题
http://www.taiwanngo.tw/files/13-1000-9962-1.php?Lang=zh-tw
乡村人口过低 地方城市青年人口不够多 地方就业市场太小 薪资不佳
也会影响老龄照顾与扶养问题 进一步增加独居老人等社会问题
地方人口继续减少 原本不是偏乡的地区也相对成为偏乡
人口无法支撑起规模的民生设施 无法自给 只能仰赖补助
更不用谈到各地区的后备役兵源不足
如何守住台湾防登陆与反击作战?
台北在海岛的某一端,离开台北只有另一个方向
这就注定了它规模有一定限制
这些问题都是当初累积十多年前没有解决的问题
有中国过快城镇化的不稳定案例
有日本区域均衡发展的均富案例
这些系统性问题没有广大民意的普遍认知 就没办法制造社会压力催促政府解决
从居住地区人口下手
会是最快也最"全面"且"同时"缓和/解决所有争议问题的方法
为未来发展争取更多缓冲时间空间
像教育部的这个政策则是反其道而行
只考虑现在的人口状况
却没有考虑到教育部本身具有引导人口流向的能力
假设因应人口实际状况 一半的人口在北部
也等于北部将拥有一半学校 这对高教发展利大于弊?
每一个小政策都重北轻南
再过度集中下去 所有台湾基础设施的当初设计根本跟不上更新再造
难道不会走向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