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izna (进攻北极)
2015-04-03 18:30:43※ 引述《iree (iree)》之铭言:
: 今天看到劳某被法办了,觉得很奇妙。
: 键盘小妹以前当兵时,发现军官的姓氏都很特别,
: 例如姓:袂,修,绀,牟,曹,麟,劳,牧之类的。
: 一直都觉得很特别,可否解释一下,为什么军中高官的姓氏
: 为什么总是这么特别吗?
认真回
除了少数特权阶级外
一般年轻人 如果在社会上有大好前景
尤其是经济起飞的年代 一定摩拳擦掌 等著入社会大干一场
签下去就好像宣判青春结束
那谁会年纪轻轻就签下去? 答案是除了家累之外 一无所有的人
那种会觉得只要能早点拿到钱解家中之急 就算一辈子待在军队也值得了 的人
早期所谓本省人 虽然困苦 但有些会有土地 有祖产 有人脉
而很多外省人其实除了家人之外什么都没有
对于政府分配眷村给他们住 感到无限感激
(这里不讲特权阶级 只谈一般平民 慌忙中两手空空 身无分文
只剩一条命 被带或逃过来的外省人)
在那个年代 像师范或军校这种
让你在学生时代就能拿到薪水 不用继续制造家里负担的学校
虽然在当时 那些钱算很少很少
但对很多外省人来说是唯一比较好的选择 甚至是梦想
再则那时的外省人对从军也比较没有反感(军眷福利解决不少家庭的生活困难)
满多家里的长子 就等著年纪一到 赶快入学拿到这笔钱 可以少吃一口家里的米
如果念师范的 可能还可以把大弟 大妹 带离快挤爆的家 到学校附近住宿展开新生活
原po说的军中怎么很多稀有姓氏
当中相信有一部份 就是由上述原因来的 不见得全都是权贵之后
(如果乡民是富二代 难道会想进军队吗)
外省人和原住民有满多信天主教的
也是因为以前教士到村落里发放救济物资
使村民对于实际上无条件解决他们困难的天主教好感度暴增
(天主教虽然有建议捐款额 但没有强制捐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