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飞帆
31 分钟前 · 编辑纪录 ·
至今为止,马政府都没有告诉过我们,加入亚投行的必要性跟 经济效益为何。只有一句
空泛的,对“经济发展有益”的宣称。然而比起去年马政府面对服、货贸的态度,这次马
政府干脆连损益评估,加入的成本代价等只字不提(据经济部长邓振中的说法,属“机密
”。)一夜决定,连自己的政府官员在第一时间,都不知如何回应,荒谬至极。
亚投行作为中国主导的多边开发银行,已经有很多学者分析其背后地缘政经角力的战略因
素-中国尝试建立亚洲新的国际金融体系,抗衡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台湾方面,政府没
能拿出说服得了人的加入理由,就连赞成加入亚投行的学者和媒体舆论,至今也无法服众
。一种说法是,“台湾若不加入,庞大资金将无出口”;另一种宣称,则是“中国正在亚
洲建立新国际经济与金融秩序,台湾应在一开始就加入,才不会被孤立在即将形成的新秩
序外”(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6238)。同时,也有部
分舆论认为亚投行与服贸不同,参加国际组织没什么不好,不要为反而反,或者逢中必反
。
但这些说法,怎么想怎么不对:
第一,台湾的资金是否一定得透过亚投行这个出口?又,亚投行到底能提供台湾多少投资
机会?其实是个超大的问号。以美日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为例,“亚银为日本、美国所主
导,台湾又是创始会员国,概估国内银行、企业一年能参与的商机约六亿元,对比台湾未
来若加入由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就算抢到目前亚银两倍规模的商机,仍只有十二亿元,仅
相当于国内一个普通联贷案。”(请参考: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67986)也就是说,加入亚投行的效益跟利
润,非常可能,不如部分舆论所宣称的那样庞大。
第二、中国主导亚投行,喊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尝试建立新的国际金融秩序,也
在地缘政治上进一步抗衡美国主导的经济体系。先说,我不认为台湾接受美国主导的经济
与金融体系就是合理,而不需受到批判的。不过,相反的,想押宝中国,怎么想都不合理
。加入亚投行这种中国战略目标再清晰不过的国际组织(其实是他的世界体系),不仅是
壮大中国势力,更也强化台湾自己被中国整并的条件。我们根本是在创造自己被统一的条
件。我想,即便我们不认为,美国主导的世界体系有多么正当,但也总不可能傻到认为中
国主导的世界体系将更为合理,乃至加入其中、提供它资源,为其壮大。
除此之外,台湾加入亚投行要付出的代价之多,已经有相当多的讨论,在政治上,无论是
我们前几天看到的,我们英明的马政府,毛治国院长在十几天前也仍然矜持地宣称“若受
邀请再评估是否加入”,到一夕间突然狂野起来,主动加入,甚至接受由国台办交递意向
确认函,主权自我矮化已经是无须再做争辩的事实。在经济上,中国主导下的亚投行,台
湾就算获有商机,这些机会将由谁取得,答案也可想而知。强化两岸权贵资本的结构,强
化国内分配不正义的经济发展模式,尤有甚者,更进一步加强中国因素对台影响与渗透能
力,已是必然的结果。“国际组织”、“多边组织”,没有所谓“多加入就多好”,那是
忽略成本与代价,才有的想法。这种思维,一点也不经济!
马政府再一次抱着油桶,往火坑里跳。但我们总有选择不与之俱亡的权利。
是的。马政府在最缺乏民意基础与统治正当性的此刻,再次专擅独行的做了对台湾影响重
大的重要决定,这也势必成为,2016之后的新政府(无论是哪个党)也将要面临的问题之
一-如何清算总帐?
也如同张智程在底下这篇文章中,提到的质问跟批判,值得我们持续关切。他说:“笔者
也须一并批判民进党在此议题的立场,端看至今为止中国政府对台湾的战略操作与态度已
经与服贸、货贸时积极的立场截然不同时,即可知当中国已经在操作节奏上抓住台湾的弱
点,让过往才遭台湾公民社会破解的国共资本买办统战模式找到另一条路重获新生。作为
任何坚持台湾主权与台湾公民社会利益的政党,此时的立场都应该是批判政府不经审慎评
估即放手卖台的失控决策、以及提出更负责的加入损益评估与应然的经济发展议程。”
至于公民社会此时应该如何因应?除了抵抗,我们还有哪些选择?
※注:有电视或媒体有报导者,请勿使用爆卦! 违者视为新闻篇数 超贴新闻劣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