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udn
2.完整新闻标题:
翁启惠:年轻人要真实不爱粉饰太平
3.完整新闻内文:
“太阳花学运后,年轻人透过网络讨论,参与更多‘会影响他们将来’的公共事务,且声
音逐渐被听见,让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变得比较谨慎,懂得考量社会大众的看法。”318学
运甫届满一周年,社会有不少的激荡,中研院院长翁启惠观察学运后一年的台湾社会,正
面看待其带来的改变。
翁启惠回顾,去年318听到学生攻占立法院时吓了一跳,相当担心学生的安危,不过他认
为后续发展满不错的,“有国际人士来访,提到政府能采取宽容态度对待学运,颇为称赞
,我也觉得我们很幸运。”
翁启惠羡慕学生的勇气,因其个性内向,很难激烈冲撞,“但也许学生碰到的是‘采取温
和手段也无法改善’的情况,需要冲撞法律吧”,不过他认为只要有决心,温和的方式也
可造成改变,只是要付出更多时间。
翁启惠认为,学运效应彻底翻转去年底九合一选举结果。“以前选举都要投入庞大经费宣
传和在地经营,但年轻人可不欣赏那套。”他指出,民代有时代表特定地区,因此思考多
从地方出发,网络世代却不受地区侷限,会更综观全面、考量整体国家发展,这都是差异
。
“比起老一辈较著重粉饰事件表面,年轻人倾向看事情的真实面。”翁启惠观察,年轻世
代期待政治人物诚实面对各种问题,像柯文哲就是因为实在、直觉地反映问题,因而引起
旋风,“这是我们反省和向上提升的机会。”
“另外之前香港占中、甚至近日美国国会被占领,可能是受太阳花的影响也说不定!”翁
启惠笑说,而政府也开起婉君课,再再表现年轻网络世代受到重视。
不过,翁启惠提醒,虽然年轻人声音被听到了,但距离掌实权可直接产生改变,还有一段
距离,“我们不像大陆历经文革,有中生代空缺,才使年轻人冒出头领导。”他解释,台
湾人口老化、少子化问题严重,年轻人要出头的机会较少,世代互动倾听很重要,多元意
见、需求能被了解并满足,才能减少冲突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
5.备注:
※ 一个人一天只能张贴一则新闻,被删或自删也算额度内,超贴者劣文,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