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啸四年后,重建遥遥未有期
纽约时报 http://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150313/c13japan/zh-hant/
MARTIN FACKLER 2015年03月13日
在四年前被海啸重创的大槌,已经没有太多人愿意留下来参与这座城镇的重建了。
日本大槌——町中心曾经所在的位置如今是一片尘土飞扬的建筑工地,上面满是挖掘机和
自卸卡车,在这座硕大的人造土石山丘上辛勤劳作。这是一项造价8.5亿美元(约合53亿
元人民币)的项目的一部分,目标是将地基抬高7英尺(约合2.1米),并把它掩护在一座
高达48英尺的城墙背后。
四年前,一场巨大的海啸将日本东北海岸山区这座偏远渔业小镇的大部分东西卷走。到了
今天,大槌终于开始重建。
![]()
四年前遭遇海啸重创的大槌幸存居民中,许多人仍然住在这种临时预制板房中。
然而,对于这里的上万名幸存者而言,等待还远未结束。因海啸而丧失家园的许多幸存者
,目前仍然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寓所里。这场灾难令大槌遭遇重创,死亡人数达1284人,其
中包括町长、町公所的不少员工、消防员和警察。因此,就连复原计划本身,大槌也挣扎
了好几年时间才得以敲定。重建工作去年刚正式开始,而新町长表示,至少要到2019年才
能完成。
在日本东北部遭到海啸袭击的地方,到处可以听到类似的情况。本周,日本举行了祈祷仪
式来纪念2011年3月11日的9.0级地震及由此导致的海啸。这场灾难导致1万8490人死亡或
失踪,近25万人流离失所,其中8.7万人现今仍然居住在原本计划仅维持两三年的拥挤预
制板房里。
就算能搬回去,也不清楚究竟会是什么时候。在福岛县,也就是海啸导致的熔融摧毁了福
岛第一核电站(Fukushima Daiichi)的地方,一些区域遭到极为严重的辐射污染,可能几
十年内都不再适合人类居住。
在大槌这样的更北面的小型海滨村镇,虽然距离保障人们免受核危机的大部分影响,但许
多幸存者干脆放弃了家园搬到别处,从而加剧了这个快速老龄化国家里不少乡村地区的人
口流失问题。那些想要留下的人则担心,随着日本其他地方对这场灾难的记忆逐渐淡去,
将注意力转向2020年东京奥运会之类的事情上,他们可能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
“似乎大家都以为这里的生活已经恢复常态了,其实我们还基本是个灾区,”66岁的退休
町工作人员河口广见(Hiromi Kawaguchi,音)说。他在海啸中失去了妻子和四岁的孙子
祥也(Shoya,音),如今独自居住在庇护所的一套小小的两居室公寓里。
“如果国民丧失了对我们的紧迫感,是不是意味着更多的拖延?”他问道。“就连大建筑
公司都开始离开,想去奥运项目里分一杯羹。”
为了援助重建工作,东京的中央政府承诺投入25万亿日元(约合1.5万亿元人民币)来支
持重建和辐射清污工作,作为定于2016年完成的“集中恢复计划”的一部分。然而,重建
任务之重令地方政府应接不暇,许多地方的进度落后于时间表,而且就连提供给他们的重
建款其实都无法花完。
大槌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里曾经是个有着1万5200名居民的宁静小镇,坐落在一座风景
如画的海湾,背靠嶙峋的山岭,面朝太平洋。然而,它在2011年遭遇了50英尺高的奔腾巨
浪,导致町里80%的建筑被毁,包括町公所、消防站、警察局和主要的医院。海啸令町长
及近50名町政府的工作人员丧命,使得大槌在灾难过后的很长时间内群龙无首。
“那时候町里一片混乱,陷入了瘫痪,”大槌的新町长碇川丰(Yutaka Ikarigawa)在临时
公所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座公所占据的地方之前是一所小学,但在海啸中遭到了损毁。
幸存者称,建起临时住所并给所有单元通上水电花了一年时间;而清理包括报废汽车和断
裂木梁在内的50万吨废物的工作直到去年才完成。
针对大槌重建后应当呈现怎样的面貌,幸存者还难以达成一致,作出决定。一些人赞成采
纳东京官员的建议,修建造价昂贵的巨大防浪墙。另外一些人则指出,这样的护墙并未拯
救其他市镇的居民的生命。他们认为,最安全的做法是在更高的地基上全盘重建大槌。
最后,町里决定采用妥协的办法,工厂和店铺等商业建筑将在老的町中心所在地重建,而
这片地方会抬高地基,前面建起一道基底有半座橄榄球场厚的防浪墙。多数居民将迁居建
在更高地基上的新房屋,包括坐落在平坦山顶上的住所。
现在,沦为废墟的街区铺上了厚厚的新土。三层楼的混凝土町公所是町中心唯一挺立的建
筑,不过它的内部被几乎完全淹没它的海啸毁得面目全非。公所前面放置了一些佛像,使
它成为了悼念公所内殒命者的场所。
不过,建设工作一开始就带来了新的延迟。就连找建筑公司来竞标,大槌都遭遇了困难,
因为海啸后的重建热潮造成了承包商的稀缺。碇川町长表示,由于有东京奥运相关的建筑
项目,这种短缺变得更为严重。
结果,大槌一直未能花光中央政府下拨的重建款。2012年,大槌有1.78亿美元的拨款预算
,却只花出去了区区28%。去年,由于新的重建计划终于出炉,情况倒是有所好转。碇川
町长称,用掉了62%的拨款。
“把没有使用的重建款还回去是不合情理的,町里还有那么多地方需要重建,”53岁的佐
佐木敬一(Keiichi Sasaki,音)说。他在大槌的一家社区委员会担任负责人,家里的房
子当初被海啸冲走了。
目前,这里有大约3700名居民在临时住所生活,等待重建家园。还有数千人干脆放弃:町
公所估计,那场灾难及随后的出走潮使得大槌失去了至少四分之一的人口。
町里的退休工作人员河口广见表示,离开的人不止这个数。他说,建筑热潮开始推高劳动
力和建材成本,使得重建的花销在短短两年内翻了一倍,这让很多人丧失了信心。
中央政府也没有提供多少帮助:来自政府的房屋重建补贴为4到6万美元,而重建的花销如
今达到了30到45万美元。
“国家可以轻易地把大笔资金花到防浪墙这样的大型公共建设项目上,却不愿帮助普通民
众,”河口广见说。“重建耗费的时间越长,我们町就会衰败得越厉害。”
翻译:黄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