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q79522 (Mr.人生)
2015-03-14 12:54:21很有感的一篇文章
我是新竹人 新竹的家是民国74年买的
那时一间房子120万,我爸那时薪水1万2
虽然是跟爷爷奶奶借钱跟父母本身存款买的
但是我爸买那间房子时是27岁
而我爸爸在民国80年,一个月加班薪水约4万
那时房价变成250万
现在呢?
现在年轻人27岁,平均薪资约3万5到4万,薪水是31年前的3-4倍
但是房价呢? 我家对面刚好要卖31年的老透天,目前要卖的价格是1480万
房价大概是31年前的12倍左右,更不用说台北动辄2千万以上的公寓了
再加上物价的高涨,各方面的因素,年轻人现在要买一栋房子,大概是我们父辈的6-7倍
以上的时间
当我们看见推动社会住宅的台北市长,被千夫所指
得到的反对声浪却是
年轻人想不劳而获、这个社会好像陷入了一种共产主义、我辛苦了30年才买了这个房子
我心中纳闷的是,如果不是父辈哪一代的人把房子变商品,大炒特炒
现在的房价会变成这样?
另外不劳而获的定义是什么? 讲的好像年轻人进去住都不用付房租
甚至于住久了房子就会变年轻人的一样
老人家只看见自己损失了什么,甚至于还要年轻人以后养他
却不让任何利益给年轻人,这样自私的心态,是台湾一直无法进步的原因之ㄧ
PS:我七年级后段班,我新竹的家到科学园区骑车不用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