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iThome
2.完整新闻标题:
左手六法,右手Python,台大开源社社长姜柏任力推校园开源
3.完整新闻内文:
法律及资讯两个处于天平两侧的学问看似没有交集,但就读台
湾大学法律系二年级的姜柏任却能结合两者,迸出不一样的火
花。他一手拿六法全书,另一手拿Python程式语言参考书,游
走在Code(法条)与Code(程式码)之间,致力于推动台大校
内开源运动。
姜柏任是台大开源社社长暨2015年学生计算机年会(SITCON)
副总召,他不是典型的法律人。一般人都以为他唸法律后才开
始写程式,不过早在国小,他就开始接触了VB程式开发及电脑
作业系统。高中时有次机会,姜柏任到中研院自由软件铸造厂
参观,首度见识到开源软件世界的庞大,因此让他打开了另一
扇门。
为什么对程式抱持浓厚兴趣,却选择就读法律系而非资工系?
姜柏任说,程式语言跟法律有异曲同工之处。虚拟世界透过程
式建立起一套规则,确保电脑能顺利运作;法律则是一套约束
人类行为的规范,透过法律,社会才能正确的运行。他认为,
台湾的大学资工系很像应用数学科系,理论研究比实务操作多
,而他则是喜欢把资讯科技运用在生活中,解决实际的问题。
在经一番思考后,他选择了法律系。刚进大学时,姜柏任参加
了Code & Beer社团,这是一群人透过例行性聚会中来分享与
开源软件有关的主题,不过,随着学长姊毕业后,这个社团也
著解散,姜柏任顿时少了一个可以参与开源社群的地方。有位
开源社群朋友建议姜柏任说:“创社团又不会很难,自己创一
个啊。”台大开源社的雏形便在他脑中萌芽。
姜柏任观察到,台大的资讯人可以分成三种,第一种擅长结合
资讯与其他领域的知识,组织创业团队。第二种喜欢钻研艰涩
的资讯技术理论,参加ACM程式解题竞赛。最后一种人则单纯
喜欢写程式,利用资讯科技解决生活的问题。这些人缺乏一个
场合与同好分享对资讯的喜爱,还经常被系上同学认为是电脑
高手,而要求帮忙安装Windows、灌Office等琐碎工作,等于
是埋没了他们的资讯能力,而他成立台大开源社的目的是,“
要把散落台大各处的资讯遗珠聚集起来。”他说。
姜柏任也在思考跟其他大学社团合作,互相交换社课,贡献各
自的专长。例如交通大学网络福利社在OpenStack跟云端都有所
涉猎,而中央大学网络开源社则对作业系统很有研究。台大开
源社的优势则在于学校有完整、严谨的学生自治系统,开源社
能结合资讯科技与学生自治,实验校园政治程序电子化的成效
,引起他校学生对于自身权益的重视。
目前台大开源社社员来自9所不同的学校,横跨文法商等7间学
院。他表示,社团内的人来来去去,仅成立一年多的开源社已
有25名社员。姜柏任也善用自己的法律背景来代言开源社,告
诉大家程式没有那么困难,学习资讯技术不是资电学系的专利
。姜柏任表示,希望能守住校园开源软件的风气,重现当年
Code & Beer社团的氛围,提供一个归属给这群热爱开源软件的
人。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www.ithome.com.tw/news/9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