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报
强迫搬迁 仁爱之家老人“气得想跳海”
2015-03-10 09:11:22 联合报 记者简惠茹/基隆报导
基隆市社会处为了打造公办民营社会福利园区,计画要将所有住民迁移到私立博爱之家。
72岁的住民郑菊奶奶说,很多老人家听到要被迫迁,气得要相约去跳海。
许爷爷,今年67岁,独身,入住仁爱之家2年。他说,好不容易等到了65岁,可以入住仁
爱之家,已经打算在这,不想随便被迁来迁去。
许爷爷年轻时到处飘泊,曾有过10几个人挤在一起,跟厕所一起睡觉的日子。他中风后只
能找派遣工作,在路口举广告牌,有一顿没一顿的过。到了仁爱之家,才找到家的感觉,
整个生活定了下来。
郑菊奶奶,今年72岁,入住仁爱之家5年。郑奶奶说,她真的不想搬,年纪一大把了,还
要被搬来搬去,感觉很不受尊重,照顾老人应该是第一优先,为什么要这样虐待他们?
郑奶奶以前是家庭主妇,后来女儿嫁人后,自己独居在基隆,因为体力越来越差,一个人
住很危险,没有人知道是否生病了,所以搬到仁爱之家居住。在这边不但交到很多姊妹伴
,还有人互相照应,过得很开心。
杨秋凤,今年80岁,入住仁爱之家20年。杨奶奶热爱参与活动,还得过2届投篮大赛第1名
。当初杨奶奶入住这里是希望不要造成女儿的困扰,自己找个可以自理生活的地方住,她
说,在这边过得很自在,但想到要被迁移就心情沉重。
社福BOT?别让弱势沦牺牲品
【记者简惠茹】新社会处长吴挺锋上任时说,要让市民的眼泪变欢笑,但他应该先来看看
仁爱之家的住民,千万别让他们的欢笑变眼泪。
根据内政部去年12月的统计,基隆市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约12.6%,高于全国平均12%
,全基隆市仅有一家市立安养机构让65岁、低收入户的市民入住。但是市政府从2006年就
开始着手规划将唯一一家公营安养机构转型为公办民营,最后因为经费不足无疾而终。
居民曾向市府表示希望可以请建筑师来评估目前居住的建筑物的使用年限,看看可不可以
继续原地居住,但是市府却不核准这笔评估预算。
社会福利园区计画没有定案,市府却又急着赶人,住民的居住权被忽视,这背后隐藏着社
会福利面临BOT或ROT的矛盾。BOT与ROT都是厂商承接政府标案后,出资建设并负责日后营
运,政府不用负担费用,盈亏由承包公司自负,一旦厂商评估后无利可图,根本不可能进
场。
目前仁爱之家的公费入住住民是65岁且符合低收入户资格,入住费用完全免费,对于营利
事业来说毫无利益可言,BOT与ROT如何可能?台湾第一件社会福利园区BOT案是2009年推
动的台北广慈博爱园区,但后来出现财团为了营利,社会福利成为空话的局面。
广慈承办厂商当时计画要兴建老人住宅与社会住宅共计3万6千平方公尺,周围却兴建商业
建设包含旅馆与其他住宅共6万7千平方公尺,因为遭到强烈反弹而终止。
基隆市立仁爱之家难道要成为下一个牺牲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