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旅游网站的文章 ~ 如有违反版规 那请版主直接删除吧! 我只觉得文章真的不错
作者是一位80后共产党员的财经记者~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驻台记者
对两岸的历史非常熟悉~他的观点非常中立!真的.......
因为他是财经记者~所以作者也对台商到中国投资的发展也有研究
他文中还有提到 连雅堂的阿片有益论! 还有提到228及美丽岛事件
他还有提及到 共产党在法理上根本没统治过台湾...等一些反中国政府的论点
我是从蚂蜂窝的旅游网站看到的~我觉得还不错~ 文后其他网友的评论也是非常专业阿
有提到千岛湖事件.921救灾.SARS...等等 共产党对台湾一些打压~也有提及香港
文长! 请大家耐心观看 后面文章的网友评论也写的不错喔!
全文在此 http://www.mafengwo.cn/group/info.php?iid=2969222&page=1
他是用 中国观点来看两岸 ~ 不过倒是满中立的 ~也道尽了目前中国的恐惧及难处
我撷取几段重点 给大家瞧瞧...... 但文真得很长 建议看上面网址的全文
然而到了2013年,随着我台湾游计划的明确,我有意识地去了解更多关于台湾的各方面资
讯,也看了多部具有代表性的台湾电影。尽管我依然没有踏上宝岛的土地,但我已经逐渐
感觉到了一些更深层次也更复杂的东西,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点。
其一,台湾并不是大陆未来发展的一面镜子,台湾的民主化进程几乎不可能在大陆重演,
并不像许多台湾人所说的“你们大陆以后也会像我们台湾今天一样的”,也并不像许多乐
观的大陆知识分子所想,同属华夏文明的台湾社会可以顺利完成宪政民主转型,今后大陆也可以。台湾的白色恐
怖和大陆的红色恐怖完全不是一个level的,美丽岛事件和露丝事件背后的各种博弈也完
全不在一个节奏上。
第二,我要来挑战一下你的三观底线了。我开始越来越理解台湾人和台湾社会无处不在的
媚日情节,三年前我看《海角七号》时毫无感觉,觉得这是一部很无趣很拖沓的台湾文艺
片,但2013年我第二次看时,却对它啧啧称赞,爱不释手。这也印证了为什么当年《海角
七号》在台湾很火,但大陆上映时却反响平平。更恐怖的一个结论是,我开始理解李登辉
当年所说的“大陆和台湾是国与国,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的两国论的背景和底气
,因为今天的台湾真的太像一个国家了,台湾和大陆的不同点比相同点更多。别看今天连
民进党都在讨论是不是要放弃台独纲领,实际上又有几个人真正支持“一国两制”的呢?
假如大陆经济没有那么强势,台湾经济没有那么依靠大陆,又无需面对大陆强悍的军事威
慑的话,呵呵,你再看看岛内台独势力究竟是一小撮还是主流?
我知道光说这个结论恐怕会引起很多争议,在后面的札记中,我会把我这种想法是如何形
成的一点点道来。
其实这几年常听到一种说法"台湾保存了中华文化的良好传统",而且这说法还挺流行的。
这个说法从我第一次听到直到现在,恐怕也十几年了,而且越来越成为主流。只是台湾人
听到,想想,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我跟几个朋友讨论起这件事,大家都无奈的苦笑,不
仅仅只是台湾其实也有很多问题,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好,另一方面,恐怕很少台湾人会真
的认为,台湾社会所谓的"温良恭俭让"真的是中华文化在台湾得到良好继承的结果。
换个方式讲,一般也认为,大陆现在不佳的社会气氛,许多病因都可追溯到文革,文革在
大陆造成传统文化的断裂,对传统文化的伤害已经深入骨髓,文革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信
任,也造成失落的一代人……但在我的记忆里,大陆社会现在的毛病,台湾都曾经有过,
过去台湾人也曾经买票不排队、也曾经爱乱丢垃圾爱随地吐痰,不守公德心,出国也曾经
是一幅暴发户形象,不时有某国旅社酒店拒接台湾团的新闻传出。
在大陆混了几年,我知道许多人对现在大陆社会气氛不太满意,尤其是每天早上一开计算
机,微博上各种匪夷所思光怪陆离的事又像潮水般涌来,看了是又气愤又充满无力感。但
来到台湾,一个相似又陌生的地方,发现台湾社会气氛跟现在大陆很不一样,难免会想在
台湾寻求些一直以来与目前大陆社会乱像不同的过去“传统中国”风貌。这种寻求,就变
成了一种心理的投射;这我们看到现在吹起了“民国风”都是这种心态下的结果:民国多
好啊!社会自由开放、风气纯朴,那像现在如何如何……
常听到几个对台湾符号性的形容词:守秩序、讲究公德、礼貌、尊重私人空间、守法……
只是这些都跟中华文化优良传统有关吗?台湾人每次听到这样的赞美,或许会客气又心虚
得笑一笑,但更多的是有点不太舒服,好像台湾社会现在的一切"美好",都只能用中华文
化来解释,这一切都源自于中华固有传统美德,我的意思并不是要割断台湾跟中华文化的
关系,只是台湾人更愿意相信,这是台湾人自己努力得来的成果。
今日台湾社会的美好不是靠某一种力量单独营建起来的,而是各种力量很神奇的糅合在一
起。就像上帝造天地时那样——神说:“成了”,于是,就成了。
1、和而不同
去台湾前,我在大陆也和几个台湾朋友聊过这个话题,得到的回答基本上大同小异,一般
台胞都会把首要原因归给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台湾民主化浪潮。因为台湾社会风气
的大变革和台湾政治的大变革基本是同步的,政治体制的质变慢慢带来社会环境、道德观
、价值观等方面的一系列改变。
在一个民主化的政治环境中,人的观念和行为能得到极大的自由舒展度,这种突如其来的
自由,在一开始引来的“聒噪声”会多过“理智声”,会让台湾政坛和社会显得“乱糟糟
”,人人都爆发出了强烈的公民意识和主人公意识,有强烈的维权冲动、表达冲动和寻找
认同的冲动,大概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表达胜过了倾听,情感打败了理智。每个人
都变得屁股决定脑袋、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拼命主张自己的利益诉求,或者以自己多年来
的教育经历和生活体验所形成的“三观”为基础,表达自己的想法,却不愿静心倾听别人
说的是不是也有道理,结果就是台湾社会出现了各种民主乱象。
只有国民普遍形成一种对法制和规则无条件敬畏和遵守的观念,民主政体轮流坐庄的游戏
才能玩得转。而要让国民形成这种民主素养和观念,一要靠政府有意识的培育,二要有更
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和信仰的土壤,打心底相信“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样人才会不敢说谎,不敢作弊,不敢贪污,首先他过不
了自己心里那道关卡,因为他怕下地狱。如果他不怕下地狱,那就用完善的法制来约束他
,用强有力的整天想着找你茬的在野党和苍蝇一般无孔不入的媒体来监督他,在一个全社
会崇尚诚信的社会环境中,一旦发现你有违背诚信的行为,就会受到千夫所指,再也抬不
起头,政治生命再难有起色。反过来说,如果社会形成这样一种植根于心底的契约观念,
会用更加平和的心态来参与这个游戏,败选也不再是多大的事,大不了我引咎下台,总结
教训,卧薪尝胆,4年后再来争取选民。
第三个原因就是政府有意识的教育所留下来的遗产。包括两蒋时代的国民政府和日治时代
的殖民政府。
去过台湾你会发现,台湾今天能保留那么多文物古蹟,首先要感谢日本殖民统治者,许多
古蹟在清朝晚期已是破旧不堪,甚至还经历过战火侵袭,是日治时代的一任又一任日本驻
台湾总督,以保护文物古蹟的现代人视角,更因为日本文化本身对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的
推崇和敬仰,多次维修重建了台湾的许多古蹟。
因为作为最早获得的殖民地,日本对朝鲜半岛和台湾岛采取了不同的统治策略。整个日治
时期,民族国家的自我意识和亡国之痛一直刺激著朝鲜国民,使日本不得不采取高压统治
政策,而台湾经过了乙未战争的惨烈抵抗后,整体上还是接受了日本统治,在接受日本皇
民化教育的同时,他们也接受了许多现代科学和人文素养教育。而日本国民的素质,我就
不解释了,你懂的。
富有远见的、优良的、普及大众的教育,为整个国家的重新崛起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
础,成为日本战后得以迅速重新崛起的最关键因素,也顺便福泽到了战后的台湾,尤其是
日本文化中对礼仪、服从、忠诚、忍耐、卫生、团队意识等的强调,对战后台湾国民性格
的形成也造成了巨大影响,而长辈对晚辈的言传身教,使得这种文化闪光点依然能在今天
台湾年轻人身上依稀闪现(中华传统文化也有这些,但没有到日本文化那么偏执的地步)
第二要感谢的无疑是蒋介石。因为就在大陆拼着老命“破四旧”的时候,痛心疾首的老蒋
针锋相对地在海峡彼岸推动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这场运动大陆这边从来不提,它的
核心思想就是把国父从西方三权分立思想中吸取总结出来的三民主义和儒家文化的精华部
分相结合。对外它是有意和大陆唱反调,体现自己的中华文化正宗嫡传,对内也有多重作
用。
一是扫清50年日本殖民文化对台湾本省人自我文化归属和认知的阻碍。长达半个世纪的殖
民统治,使得1949年后老蒋退台时,面对的是一群60岁以下的国民统统是接受系统日本殖
民教育和日本文化长大的,直到今天,许多台湾老年人还是能讲一口流利的日语。这点蒋
介石就不如日本人有气魄,为了政治目的,他把台湾的众多日本留下的带有明显殖民主义
色彩的建筑都拆了,尤其是神社,今天台湾很少能看到保留神社原貌的建筑了。否则今天
台湾旅游资源就更多了。
不过日本人也真气人,有句话叫“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以此来证明当年
那个日本潜心学习的中华老大哥早就死了。先被蒙古人在肉体上蹂躏了几十年,后来又被
女真人在精神上蹂躏了两百多年,汉室风骨、盛唐风采、大宋风韵神马的早就木有啦木有
啦。唐宋以降,中华古典文明已转移到了东瀛列岛,平城京(奈良)和平安京(京都)至
今还保留着盛唐时期的建筑风格,要看唐代,我们只能买国际机票并办理烦得要命的日本
签证去倪虹国看。而今天我们在西安只有几座陵墓是秦汉隋唐的,就连城墙和城楼都是明
朝重建的,更不要说什么大唐芙蓉园、华清池、大明宫公园以及听说又有哪个脑残领导想
花多少亿重新修一个阿房宫了,至于东都洛阳还留下了点什么,我又只能呵呵了。所以如
果我是蒋介石也一定会死命干掉日本留下的文化印记,并拼命复兴中华传统文化。
除了革日本殖民文化和台独思想的命,这个运动的背后也有牵制自由思想、维护威权统治
的政治目的,我就不展开了。不过除了政治目的,相信老蒋也是真心希望台湾国民的素养
更高,台湾社会变得更和谐美好。尤其在完全受政府控制的基础教育阶段,更是开设了生
活与伦理、公民与道德等课程,并对国文、中国史、四书五经、古典文学等有着极高的学
习要求,灌输“忠信孝悌、礼义廉耻”的传统儒家观念。
应该承认,像李安、方文山这些中华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人能有今天的成就,和他们成长
于那个时代的台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代人,难道不正是今天台湾社会的中流砥柱
吗?所以这个问题上还真要感谢中正先生,因为要在文化上革掉祖宗的命很容易,但以后
想要再恢复文化传统就比登天还难了。经济崩溃了,30年就能再振雄风,一代人的文脉彻
底断了,素质彻底垮了,至少要花几代人才有可能慢慢弥补回去,哎……
老蒋去世于1975年,当时大陆文革尚未结束,台湾的文化复兴运动还在热火朝天进行中,
以至于我们今天去台北中正纪念堂看蒋中正先生坐像上方的那几句话,并不是中山先生原
版的“民族、民权、民生”,而是经过中正先生改良后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的宗旨——伦
理、民主、科学——靠伦理来复兴民族,靠民主来发展民权,靠科学来增进民生。
总之,今日台湾社会不是靠某一种力量单独营建起来的,而是各种力量很神奇的糅合在一
起。就像上帝造天地时那样——神说:“成了”,于是,就成了。
最让我感到伤心的是,这次台湾游过程中,我分明感受到了两个台湾——不是蓝营台湾和
绿营台湾的差别,而是常有大陆旅行团的台湾景点和少有大陆旅行团的台湾景点的工作人
员的态度差异很大。
我在淡水红毛城、台北当代艺术馆、中华民国总统府、鹿港小镇、台南所有景点、高雄历
史博物馆等鲜有大陆团客出没的景点,都能感受到很强烈的友好感和热情度。尤其是当景
点工作人员或当地人从口音中听出我来自大陆时(尽管我一路上都尽可能学KIMI装台湾腔
,但似乎效果不大的说- =),更会很高兴的问我来自哪里,并为我们主动介绍景点,似
乎他们对大陆自由客有着很高的兴趣度和好感度,或许也映衬了我上一篇讲的在大陆人的
反复夸奖下,台湾人会对来访的大陆人格外友好。就像一个学习成绩普通的学生会因为周
围长辈邻居同学都称赞他是个好学生而更加努力学习,至少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真正的好学
生一样。
然而在一些大陆团客比较多的景点,如士林官邸、故宫博物院、打狗英国领事馆等,工作
人员的友善度就差了些。尤其是高雄的打狗英国领事馆山下展区,有许多很赞的可供游人
合影的真人蜡像,我刚一进门,年轻的工作人员就反复说了几遍“可以拍照,不可以触摸
”,后来我们游览过程中,发现许多大陆团客看到这些蜡像后都高兴地跑上前去合影,有
些人便很习惯性的触摸蜡像或者把手搭在蜡像身上拍照,以至于边上的安保和工作人员不
得不提高嗓门再三喝止,其中有个雕像群中有个轿子,一些大陆中年妇女还想坐进轿子拍
照,被保安喝止后,有的居然脸不红心不跳,俯下身子假装坐在轿子里,还对安保说“没
事,我还没碰到呢”,其实屁股和头顶距离轿子就只有一两公分的距离了!看到这一幕,
我分分钟切腹自尽的心都有啊!
我仔细观察了下那位保安大叔的眼神,他的眼神死死盯着那几个在蜡像前搔首弄姿的大陆
大妈,眼神里充满了各种复杂感情:不解、焦虑、鄙视、无奈甚至有些愤怒……
我联想到了一位台湾导游写的文章,他说起初开放大陆观光团后,他也和过去一样对团里
的客人彬彬有礼,然而他很快发现这招根本行不通,尤其是面对满团的中老年陆客(尤其
是三四线城市和农村来的陆客,没有地域歧视,只是客观陈述),不管你用再多的敬语,
语气再怎么温柔,哪怕你的脸笑到僵硬了,他们还是叽叽喳喳不听你的话,各管各拍照、
购物、东张西望、高声喧哗。而且时间观念差,以至经常要发车了又有几个人找不到。后
来这个导游学聪明了,对这些团客说话用高声吼的,语气用命令式的,一下子效果好多了
大陆不曾拥有台湾?
“却成天对着台湾人民说," 台湾是他们的? 台湾是中国的? “爱情小说里有一句经典:
爱情不在天长地久,而在曾经拥有。但却是有一个大老粗,老是对着一个姑娘说,偶不在
乎过去不曾拥永,偶只在乎姑娘妳不要离开我。哈哈…既然不曾拥有? 何来离开呢?”
您说的“不曾拥有”,应该指的是大陆的中共政权历史上并没有染指过台湾岛吧,此话不
假。但目前的大陆政府不管过去“法统”上怎么说,至少是国际主流社会所承认的中国唯
一合法政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