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YusaAoi (YusaAoi)
2015-02-11 13:06:08新闻眼/美中日竞合 台湾在哪里?
联合报 本报记者林克伦
陆委会主委王郁琦因张显耀案决意请辞,当外界将焦点置于未来两岸关系该何去何从时,更大挑战在于,整个亚太地区因中国大陆崛起、权力格局已被打破;台湾反该借此“冷温期”,思考未来在新常态下的角色定位。
从全球经济格局看,美国、欧盟与日本等先进工业大国,意图透过资讯革命、智慧化生产与建立国际规则等方式,重新调整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布局,藉以遏制、抗衡中国大陆乃至新兴经济体的战略,现已十分明确。
在亚太地区,美国结合日本等盟邦在第一岛链内围堵中国大陆的趋势明显,日前美方鼓励日本将巡逻范围扩及南海,菲律宾与越南因中国大陆介入南海岛礁而转趋交好等等,亚太各国相继在美中两国间合纵连横,未来局势诡谲。
在两岸关系上,马政府自二○一三年起为营造“马习会”气氛,所铺垫的不搞一中一台等“新三不”、接受“一中架构”等善意;若就北京的反应看,不仅未获实质善意回应,更多是咄咄逼人、步步紧逼,M503航线即是显例。
回到台湾内部政治,去年三月太阳花学运、北市长柯文哲“白色力量”、九合一国民党大败等事件,已正式宣告选民“思维结构”质变;亦即,近七年的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已进入反思期、盘整期。
两岸关系良窳更多是由亚太权力结构所决定,问题在,台湾企业能否因应全球价值链的转变,我政府能否挺得住美方在地缘政治上要求“选边”,国内民意质变后对蓝绿红三党的冲击,此均是不确定的“问号”。
王郁琦因张显耀案决意辞职,从陆委会与大陆国台办的常态性沟通机制看,属台湾内部政治的“意外”,未来仍会“形式上照走、实效有待观察”;但从国安决策体制看,张案则尽显其荒腔走板,难让国人信任。
至于未来,两岸关系发展本具有政治景气循环周期特性,冷温、降温均是“新常态”,况阿扁任内后两年几无作为,台湾不也挺过来了;关键在,国人需思考在美中日台的多边关系、与亚太局势里,台湾与各方的距离要多近。
http://udn.com/news/story/6656/701198
-%E6%96%B0%E8%81%9E%E7%9C%BC%EF%BC%8F%E7%BE%8E%E4%B8%AD%E6%97%A5%E7%AB%B6%E5%90%88-%E5%8F%B0%E7%81%A3%E5%9C%A8%E5%93%AA%E8%A3%A1%EF%BC%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