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陈志龙︰司法对抗贪渎 救台湾竞争力

楼主: MafuyuShiina (椎名真冬)   2015-02-09 09:19:13
陈志龙︰司法对抗贪渎 救台湾竞争力
台北市长柯文哲上任后对联合开发与委外经营(BOT)案展开系统的对抗,台大法律学
院刑法教授陈志龙指出,大家以为只有黑心商人,也以为黑心商人最坏,这错了。其实,
黑心商人是老二,行政机关才是老大,没有官员贪渎就不可能有钜型经济犯罪。司法不应
置身事外,要勇敢站出来。
无人民授权、议会监督 BOT有触法之虞
问:你如何看待柯P要清查的五大案?
陈志龙:我多年研究财经犯罪,欧美、尤其德国这方面的研究相当多。主要在于权力分立
,司法机关要独立及有作为。以人体为喻,有红血球、白血球与外来的病毒,公权力机关
设置了犹如白血球的对抗病毒系统,如政风、调查局、检察官、法院、监察院,但是效能
不彰,有时形同虚设,这才是当前最严重的问题。之所以无法落实,在于牵涉到四条路线
的综效:第一是行政调查;第二是议会监督;其三是司法调查侦查;第四是媒体与公民的
透明化与监督,这四者必须同时并行,缺一不可,从而亦可迫使司法系统不应置身事外。
但是BOT案却把议会与人民整个排除在外,由县市政府与厂商进行契约的行为,这是错
的。因为这些财产是人民的,政府官员并没有得到人民授权并接受议会监督,它便不具正
当性。故而就本质言,此种BOT显有触法之虞,在民主国家,其涉及行政权力滥用,人
民当然可以认为其自始无效,而不是撤销或解除契约的问题。
司法系统正常化 才是民主法治的关键
第一,从历史来看,一九八○年代发生了馊水油事件,媒体报导了,议会有监督,行政机
关也展开调查,可是功败垂成于司法系统,他们抓小放大,于是制馊水油大咖潜逃大陆,
因此有了经验,知道台湾的司法不会彻查,这样的习性沿袭到现在,因此真正的问题在司
法。就有如对抗病毒,若投抗生素中断,后果堪虑。对于这么重大的社会瞩目案子,其实
可以办,却办得不彻底。司法似有怠惰或被操控之虞,对小案固然公正独立,但对大案却
难排除有立场,它会转弯。司法应站在人民权利维护,他们却与一般公民及团体的认知落
差太大。司法系统的正常化,才是民主法治的关键。
其次,以国外为例,有些国家采取遮盖的方法,或“以贪打贪”,把别人打为贪渎,其实
自己更贪,皆无法解决问题,唯有“以正打贪”,必须把真相找出来。
第三,时代真的已经改变,如果在过去的封闭社会,我们会把行政官、财阀、官二代、富
二代看得很伟大;但在现在,从人民的立场这些人竟是开放社会的敌人,因为这些人的财
产其实是透过财经辩证法取得的。也就是以所谓打泡沫、高杠杆,取得代表权,进而不法
或不当取得人民财产的偏差行为。
以美河市案为例,有二万八千坪土地,日胜生做为私地主,只有一四八坪,可谓零码,竟
成为主导。其他原来的私地主,被台北市政府以公用征收的方式征收,丧失资格。日胜生
变成私地主的代表,与公家代表整合,这就是靠正反合辩证,以小吃大。备受争议的富邦
银行并北市银案例,亦是这类辩证问题。也就是把别人的钱透过游戏规则的改变,变成自
己的。同样的,台北市政府只有管理权,财产是人民的,现在却变成台北市政府的财产,
个中就充满著权力滥用、辩证的骗局。
政商勾结模式复制 衍生出五大案弊端
旧时代这些人食髓知味,因此病毒会演化愈来愈厉害。柯P提到的五个案子之前,其实最
早的案例应是发生在富邦与北市银合并案,这些人认为人民没辙,议会也无法监督,司法
也不了了之,因此会不断复制相同的模式,愈来愈猖狂。这五个案子间也会相互比较,A
有的,B也要有,于是弊端不断增生。但在开放社会则不然,人民吃过伊甸园的苹果,他
们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人民觉醒了,不容许这些人依照旧的经验继续这样做。
问:那么应该如何解构所谓的联合开发与BOT案?
陈:在新的启蒙时代,BOT与联开案事实上并不是正常的契约,它牵涉到几个特殊点:
一、它避开竞争规则,让正常的厂商无法进来,行内部人交易,按竞争法,这是盘剥经济
,等于是把别人财产透过内部人交易盘剥到商人那边,如果没有利益,公务员不会这样做
。这可能会涉及非常严重的犯罪问题。
二、它操控游戏规则,操控价格、操控鉴价形成少数人的垄断,其实就是作弊行为,
conspiracy,在刑法上叫共同正犯,在财经法叫联合垄断,由官员与商人居于裁判兼球员
或球员兼裁判。
三、这涉及背信、侵占、伪造文书、伪证、强制、诈欺诸多犯罪问题。在证券交易犯罪中
常见的三种犯罪手法,内线交易、操控、背信,被套用在这里。
BOT与联开案究责 不能只用图利罪来办
BOT的魔术就是把人民与议会排除在外,让行政机关与商人直接来谈,它没有人民的授
权,自然不具有缔约的资格,其所订的契约,在在都需要重新审查。问题在联开案与BO
T涉及游戏规则的异化,所以只探讨以后的契约形式,以前的在本质上有无缔约权力、有
无诈欺意思表示,若不探讨,就是锯箭法,必须回到本质看问题,也就有追究责任的问题

一般而言,不要只用图利罪来办,按照证据与经验法则,只要在手段上有背信、侵占、伪
造鉴价报告、鉴定不实、伪证、不纯正不作为,现有的法律就足已展开司法行动,可以各
别认定其犯罪。例如美河市这个案子强征民地,涉及强制罪,怎么会没有犯罪?我要强调
,法律的目的不是制裁,只需具有象征意义就可以;起码要让他们认错,知道法律的正义
在哪里,并不一定要把这些人关到死,但要有刑法的象征意义。
没有官员贪渎 就不可能有钜型经济犯罪
问:这种政商勾结的模式这些年一再复制,代表什么?
陈:严重的钜型经济犯罪最主要的是行政机关有贪渎病毒,黑心商人感染后与之配合。大
家以为只有黑心商人,也以为黑心商人最坏,这错了。其实,黑心商人是老二,行政机关
才是老大,没有官员贪渎就不可能有钜型经济犯罪。为了要巩固这些犯罪结构,就有些人
会透过商人去绑架司法,包括检调与法官。于是最后会签结,或不起诉,或局部做无罪判
决,或不了了之。这是在台湾对抗黑金与德国最大的不同。德国从二○○三年开始打击企
业犯罪与贪渎犯罪,非常彻底,不似台湾只打表皮。台湾司法人员当然不是全部都如此,
但是要能碰触到这类案件的法律人其实是不容易的,这个司法结构对此,往往会精挑细选
。唯有司法打贪,才能遏止贪渎病毒的升级,避免黑心商人食髓知味。
长久以来,我们的国家领导人认为整个国家都是他领导的,包括行政、立法、司法、媒体
。但就如交响乐演奏,指挥固然很重要,小提琴、大提琴与打鼓的都看指挥,但是他们都
有一套谱,他们不能不看谱。换言之,行政官固然看领导,但是他也不能让领导操控,仍
然要依照正义的法律。司法、议会、人民则是在外面监督的观众。但是我们的领导却认为
演奏厅的所有人包括观众都要听他的,这一人领导是错的。不靠谱的强人行政,这种时代
应该要成为过去。司法应该站在观众的角度,是裁判者,不应该再被定位为官员。对此,
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前副院长郝思曼(Hassemer)教授就指出:台湾法官像官员,官员像法
官。这正是司法定位错误。
司法不应置身事外 对抗贪渎勇敢站出来
唯有改革之后,官员才会有良心,商人才会有竞争的环境,司法才敢在盘剥经济中勇敢站
起来。现在似乎由于司法独立性、依良心、看谱的不足,导致行政会滥权,议会会退缩,
司法会装傻。
此外,凡财经犯罪所有的证据都会留下来,这不是一次性的犯罪,也不是隐藏式的犯罪,
因为牵涉到钞票。有钞票就跑不掉。只是必须透过仔细的蒐集,司法按照宪法第八十条以
良心独立审判,按证据法则来做公正的判断,如果这样做,台湾的司法像德国的司法定位
,就会有救。
因为一旦黑心企业被抓,正当的企业就会有更大的空间,经济就会蓬勃发展,整个国家的
竞争力才会提升,这也是德国打贪反而使国力增强的道理。司法是挽救这几年台湾经济萧
条的最主要关键,也是台湾民主化改革的重点,基此,我们必须监督司法,也必须呼吁勇
敢的司法官、包括检调必须站起来。
司法对抗贪渎病毒的白血球系统建立,真正的竞争秩序才能建立,台湾才会有竞争力!
自由时报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854495
作者: tsenyao (yao)   2014-02-09 09:19:00
志龙大仔
作者: Hans14 (沉默反对派)   2015-02-09 09:23:00
制馊水油大咖潜逃
作者: bbbruce (布鲁斯)   2015-02-09 09:25:00
志龙大a
作者: EvilPrada (身藏天地两卷书)   2015-02-09 09:34:00
错了 官商勾结 也还有司法可以制衡 但可耻的是司法从业人员藏污纳垢 很多败德司法人 意识形态重于一切例如蔡守训这种杂碎 还有些人见钱就舔 这也是台湾堕落的一大原因 然后这些败德司法人员 还不受监督 只只要一被质疑 就出来哭爸什么司法需要独立
作者: DCcheng   2015-02-09 09:46:00
作者: PPTAlex (艾利斯)   2015-02-09 10:07:00
他不是在打篮球~开餐厅??
作者: koidnar (Index)   2015-02-09 10:08:00
国民党不就是这样??一堆喜憨儿整天说阿扁贪,没看连家贪更大
作者: swgun (杨 威利)   2015-02-09 10:24:00
有没有早上9点刑总课结果10点半才来的老师八卦 可以救救台湾学生的教育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