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imoder (艾摩德)
2015-01-30 17:52:15The News Lens关键评论
“贵姓呀陈生” 你没听懂董伯伯的话吗?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17387
董建华一句“贵姓呀陈生”,引发网民群起耻笑,沉寂多时的“老懵董”三字又再重出
江湖。
“贵姓呀陈生”之所以可笑,是因为一般人看到这五个字,都会将这五个字视为一个句
字,将“陈生”,视为“贵姓呀”这问题的发问对像,而“陈生”的意思正正就是指“姓
陈的人”,由于问句的答案竟出现在同一句子对发问对像的称呼上,使这问题存在的意义
不再存在。
可是,在此我要为董建华辩,“贵姓呀陈生”五字其实有如“儿子生性病母倍感安慰”
、“狮子山下体现香港精神”等经典报章标题,存在因句子层次切分不同而造成的歧义。
我们在分析一句句子的句法时,一般都会切分句子的层次,再作分析。虽然在一般的情
况下,这个位置都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层次切分的位置可能有多个可能
性,而不同的切分位置,会使主谓语的组成出现变化,改变了陈述的对像。故此,同一句
子,用不同的切分去分析,会出现不同的句意,造成歧义。
董建华在说出“贵姓呀陈生”五字时,说话的语气和断句并不明显,加上此五字本身至
少有“贵姓呀陈生?”(询问陈生贵姓)、“贵姓呀?陈生。”(询问对方贵姓后得知答
案称呼对方)“贵姓?呀!陈生。”(询问对方贵姓后想起答案称呼对方)等多种切分的
可能,造成歧义的出现。
按常理推断,董建华意思是后两者的机会,应该较大。在该句说话有更合理解释时,刻
意选取不合理的解释来理解,然后加以耻笑,实亦有失公允。
责任编辑:周雪君
核稿编辑:杨士范
备注:
贵姓呀乡民?
贵姓呀乡民?
贵姓呀乡民?
贵姓呀乡民?
贵姓呀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