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XX9 (米鲁国王)
2015-01-29 00:36:19: 大专院校少子化冲击“105大限”逼近,日前教育部公布整并学校名单,屏东大学与屏东
: 科技大学未在名单之列。屏东大学校长古源光表示,与屏科大合并是第2阶段任务,正接
: 洽讨论中;不过屏科大校长戴昌贤否认。两校对合并之路明显不同调。
: 因少子化关系,教育部预测105学年度大专将面临招生窘境,计画将国内162校缩减裁并成
: 100校。讨论已久的屏东大学与屏科大合并案,未在教育部公布整并名单中,令人意外。
: 古源光解释,屏东大学才刚完成第一阶段屏东教育大学和屏东商业技术学院合并工作,与
: 屏科大是第二阶段,2校现已针对整并进行接触与讨论,相信不久将来可以完成并校。
: 但屏科大对此态度保留,强调校务会议还没讨论过有关并校议题。校长戴昌贤表示,屏东
: 大学去年8月挂牌,系所、校区与合并前没有太大改变,凸显不出学校特色,反观屏科大
: 农学院、工学院特色鲜明,合并后可能造成竞争力削弱。
: 他认为,屏东应该思考需要哪种大学?校区设在哪里?如果像屏东大学合并后校区分散、
: 系所班别不变,谈合并根本没意义。
: 戴昌贤强调,应有整体规画,能互补再来谈合并。
: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 http://ppt.cc/rGXp
如果是人事方面
虽然有成本问题...但是
国际排名当中,师生比也是重要的一个指标
合并后学生人数减少,但是提升师生比不是吗?
而学校特色对于竞争力的削弱感觉是指在招生上的竞争力
而非在学术上的竞争力
原本的系所还是在啊 只是在产品上看不出差异化
会对招生有影响 怕排名下降
可是现在网络资讯这么发达
而且选填志愿的简章代号上应该可以先加注合并前原校系吧 做为过渡期两三年
姑且不论这些事情
我想合并的关键可能会是在于充分利用以下方法
1.降低毕业学分数 提高课程扎实度
这一点已经喊很久了 台湾学生学分数多 导致浅碟子学习 教师备课负担高
教学品质降低 课程扎实而深入 科目少点才是学好的关键
另一部分 多出可以自由利用的时间比较实在
比高中生还满的课表 严重违反了1h:2h 的周上课:自修时数的大学学分制的初衷
另外换地方上课才来得及
2.与地方政府合作 增加校区间与地方城镇的公共汽车巡行密度与路线
校区间动辄要等30分钟才一班的公共汽车本来就非常不务实
更不用说大多的学校与地方合作的公共汽车路线 都只是做为"城镇接驳"功能
学生根本很难去利用 而且班次少路线少也会让学生难以信赖公共汽车系统
核心应该是以大学为本去发展连接地方公共汽车系统
大学动辄万人以上 多校合并后整个经济规模两三万人
这么大的人口要去和地方业者或政府合作是很大的商机
我们常倒果为因 以为大家只想骑车 公共汽车搞不起来
殊不知是公共汽车系统实在太鸟 只有机车靠的住 才导致公共汽车没人想搭
若公共汽车班次多 谁想每次骑车?
看看人家307,生生不息根本就是文明的起源
3.按课程年级分配校区
如某医学系 低年级时在A校区 高年级就搬回到总校区上课为例
说穿了低年级几乎商管理工医大概都是那些基础科目
相同学院都会有几乎一样的校院必修学分
许多通识也喜欢开在共同教室大楼上课
而以演讲与会议替代通识课程也是一个趋势
在未合并前 相同系所的课也有冲堂/挡修/未开 的情况发生
许多系所排课上都会有默契 空出某时段让学生去修其他课
比较有影响的状况会是a.外系学生想去修对方高年级的课的情况
b.重修
这方面可能要配合一些配套 或加上夏日大学(第三学期)或跨校的机制
另一部分,就牵涉到交通与住宿
4.住宿
临时住宿的方案会让学生方便些
会有学生出现每周某天在某校区有课的状况 除了靠公共汽车外
可以依赖宿舍分配出一些床位给有需求的学生申请
可依课表,若周三有课,申请学期间每周二晚上住宿
结语:
这种构想虽然不是很复杂,但对现在大学来说算是很麻烦的事情,不大可能这样做
但更麻烦的情况发生了,当多校合并变成现实,那么校方就该利用这个机会去规划
台湾的大学不是老说要迈向卓越,老想追赶欧美大学
但学生的生活需求或咨商方面却又总和自己无关,老往外推
有些事情看似无关学术,但如果处理得好却会在学术提高学生表现
说穿了,就是些结构性的问题.
趁大学合并案烟雾弹去推动一些平常阻力会更大的方案不失为个机会.
过渡期用校际联盟的方式真的是个不错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