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界令狐冲
我今天不是来战西医的,而是来为中医的不科学做辩解
所谓隔行如隔山
非本科人最喜欢战中医不科学,但这真的是事实吗?
在里面浸淫久一点就知道这讲法偏见有那么一点深深
虽然中医的论述中没有现代科学语言
但“传统中医”发展的“态度”绝对是科学的
为什么我要说“传统中医”?
因为中医这名号已经被搞烂了,各种说法都有,大家都坚持自己是正统中医
一般民众不会知道中医内部其实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也不会去探究这个
因此信者恒信,不信者恒战,造就今天中医被戴了很多不该有的帽子
今天就来为爱战中医的外行人简介一下台湾中医的流派好了
不然爱战这个的大部份都是外行人,搞不清楚中医有很多种,老是一竿子打翻全部人
就大略来分,台湾除了传统中医外
目前还有经典派中医,气学派中医,偏方派中医,西医派中医,汉方派中医,科学派中医
首先是经典派,这派认为中医经典是至高至上无可改动的
经典就是屌,不太鸟西医,走自己的路。
再来是气学派,这很简单,就和猎人一样,用类似念力来诊查与治疗
这个人数较少,很神秘的流派。
偏方派中医则由一般民众自学中医所组成,学术地位较低,但人数最多,
被干翻天的说法很常出自这派,我称之为中医界的日月神教。
西医派中医就是俗称“最专业的门外汉”
主要由学院的人所组成,因为对中医没有爱又懒得重考医学最后就变这样了,
本体其实是西医,只是处方中药
科学派中医,这派人数最少,志不在临床,都在作研究
目标是用科学语言来描述中医理论,对中医理论有信仰。
最后是汉方派中医,这派源自日本,想法和传统中医最像
都是秉持着科学态度在做临床这件事
中心思想都是辩“证”,只是诊查方式与操作思维略有不同,对证的诠释也有差异。
简单来说汉方派中医就是简化版的传统中医,但和西医合作更密切一些。
介绍完毕,希望有看到这篇又爱战中医的外行人以后要战的时候说清楚
是战哪一派的中医?
先来说明一下日本汉方医师在做什么好了
他们的中心思维就是“辨方证”,不讲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等,一切都是用临床说话
讲个最浅显的,例如有病人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且口不干等等症状,
这就是“麻黄证”,这时候就适合给麻黄。
一旦病人真的有麻黄证,给了麻黄便能帮助身体往好的方向走。
这样的思路其实很直白,因为没有中医理论的束缚,和西医合作比较容易。
他们有组一个东洋医学会,还做了很多实证医学,有兴趣的可以看看里面的paper
同样都禀持着科学态度,日本汉方会和传统中医走向不一样的路
主要是在于缺乏脉学这块。
脉学是传统中医非常重要的诊断工具,但传承的不太好,导致出现两种极端说法
一是神话脉学,以为把脉可以决定一切。
二就是舍弃脉诊,因为学不得法就唾弃这项技术。
说实在话,脉诊不是万能,但却是一个非常强力的诊断工具,
没有它中医大概就跟自断双手的令狐冲一样
我并不是说日本汉方就是自断双手的令狐冲,他们还是有发展出腹诊来取代脉诊,
但终究不能变成令狐冲,顶多变成宫本武藏吧
很多外行人鞭尸鞭到手软的中医概念,例如肝火,阴虚,肝气郁,湿热等等
其实都是从脉诊延伸出来的
狭义来说拉,这些有点玄玄的术语,都是在描述脉诊的讯息,并不是想像的产物
这要解释到让人理解不容易
举例来说,有些人你脉按下去发现脉管偏细,轻按OK,但重按就顶不上来
正常的脉是会越按脉感越强烈,但这些人脉反而越按越弱,最佳脉感比较浮
这种典型的脉感常会搭配口干,爱喝水,脸潮热,大便硬,身体干瘦等等症状一起出现
奇怪,为啥脉会上浮哩?
古人想到一个说法:阴在下阳在上,两者相对立而抗衡。要是阴不足,阳就相对过多。
阳的相对力量较多,那会怎样?
答案:脉就上浮拉!
古人对这样的解释很满意,于是就把这种典型脉证取名为“阴虚”。
能调整这样的脉像与症状的中药就称为“补阴药”。
很多中医强调的病机概念,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的
所以传统中医其实不玄拉,都是在讲技术型概念,用来描述临床的脉证
只是因为生在古代中国,没有科学语言可用,
自然用词就会来自中国盛行的文化:阴阳五行
后来不幸很多文人喜欢纸上谈医,把描述现象的术语当作形而上的哲学来玩,
这些人又很多,最后就是变成中医说法的分歧,
也连带把传统中医的科学性给冲淡了。
至于大家喜欢干谯的中医理论就比较复杂了,不是三言两语解释的完
简单说,古人在临床过程中慢慢累积很多脉证的观察结果,这些一开始都是零散的
最后总有人会想作出一些统整,用比较精练的原则来解释各种现像。
举例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观察,古人已经归纳出左关候肝,右关候脾
这时又有人发现有些病人在左关脉异常一段时间后,右关脉会跟着出现类似的脉感,
有如从左手传过去般,病人也会跟着出现肠胃症状。
古人就用“肝木会克脾土”来总结这现象。
这些繁杂的临床观察就这样慢慢累积成“脏象理论”等等中医基本理论
最后经由一些文人的加油添醋和想像,一个真假难分的理论大杂烩就形成了。
这些理论本来是由临床来的,反过来当然可以指导临床
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因此产生不同的想法
就像华山派后来分出气宗与剑宗,传统中医也走出两条不一样的路线
一条就是强调中医理论,而渐渐忽视脉诊,我称之为传统中医的气宗
他们看诊主要是问诊,然后在脑中运用中医理论经过复杂的推理得出结论
脉诊主要是用来验证结论,认为脉诊为四诊之末。
而传统中医的剑宗就是极力钻研脉诊,把脉诊提高到超越传统中医所认识的极限
比如说可以把出肾结石或子宫肌瘤或肝癌第二期之类的
我并没有批评任何一宗的想法,反正能走到极端还是会有成就
只是我个人偏好剑气合一,这样才能像我师傅风清扬一样的屌
阿离题了。
刚刚讲到很多脉诊的概念,我知道又有人要靠北了
“桡动脉不就是肱动脉的分支,来自于心脏,反映心脏的搏动。
阿摸这桡动脉顶多摸出心律不整或心脏停止,怎么可能摸出其他资讯?”
这样的讲法的确很难反驳,就跟经络一样无法提出详细的机转来证明。
但不持成见的去操作一段时间,却会发现真的颇有诊断价值。
好用,却又无法证明,还是常会被人呛是信仰,有时想想真的很苦闷。
想反驳又会被出难题,
“啊你就诊断给我看啊!来我手在这里,看有什么病你说!”
说实在话,出这种题就是犯了脉诊迷思“神话脉诊”
脉诊是抓病机用的,只能摸出类似”胃阴虚夹有湿热,肝气滞“这样的东西
这样会有什么状况?很难讲啊!
同样类似的脉出现在不同人,症状可能都不太一样,甚至无症状
但治疗上是大同小异,这也就是一句名言”异病同治“的其中一种由来
药对了,脉真的会慢慢回来
总之,把脉是通过”指感“感知身体运作的偏差,然后联系到用药
把脉不能推断你身体有什么病,当然有些很标准的也是可以推断出来,但要丰富的经验。
然后脉诊和其他诊断工具一样,会有干扰与限制,不能完全依赖
像超音波看胆结石,容易被食物,肠气,肥胖所干扰
脉诊则会被相兼的脉像,身体姿势,疾病的不同或西药等等所干扰。
肺炎的话超音波诊断上不好用,X光比较好用。
脉诊也有类似的情形,像温病听说舌诊比脉诊好用。
所以说,脉诊只是很实在的工具,通过它就可以顺利理解中医的概念。
就像通过显微镜和染色法你就可以顺畅的讨论什么格兰式阴性阳性菌之类的
而不会觉得细菌都是想像。
至于中医和西医到底有没有冲突?
我觉得是没有的,中医和西医比较像互补的两部分,关注的地方不同
中医是五岳剑派的话,西医就是少林武当拉
传统中医不会去想取代西医或否定西医,只会做自己能做的部分
很多功能性疾病现代医学还不能处理的很好,中医却可以做得不错
失眠,胃食道逆流,膀胱功能异常,大肠激躁症,慢性前列腺炎,消化不良等等
感冒的话中医是蛮重视的,但这点要解释很久,还是算了
也不要动不动就拿一些大病来为难中医,例如癌症,先天性疾病或基因异常。
中医擅长调整身体运作偏差,后天癌症很多都是伤害累积,各种基因一一失手后才发病
只靠中医怎么可能包治?
中医比较像召唤你体内沈睡的警察
阿癌症就是你体内的成年警察已经死了,中医怎么救阿?慢慢养大另一个警察吗?
可是小警察还没养大,大流氓就会攻进主堡了。
这时候就中西合作,靠西医手术化疗之类,虚掉后中医再接手调整,才有力气走完疗程。
基因先天异常又是怎样呢?就是体内根本没有警察,无从召唤起,中医当然是GG
年轻人没什么病痛或许还不能体会中医的方便与实用
等以后开始有病痛就可以尝试看看,说不定就会有不同的想法了
只是记得要打听一下再看,总不能看林平之耍剑就说华山派烂,华山可有风清扬阿!
最后,我还是要说,传统中医要好好珍惜
这学问是少数出自东方而有价值的一个,不要轻易否定他
altis虽然上高速不安全,但便宜又省油,市区用还是很方便的,技术好开上上高速也OK
我们不会因为BMW的安全,马力,身份地位象征等就抹杀altis的存在价值。
中医也是一样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