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sukaseen (微笑炸弹)》之铭言:
: 中国的历史一直被北方游牧民族入侵。还先后建立了外族政权元朝跟清朝。感觉长城一点
: 屁用都没有阿!不如把修筑长城的人力省下来发展农工业国力还会比较强吧?劳民伤财搞
: 那玩意干嘛呢?
: 有没有万里长城根本没必要盖的卦?
先讲结论,长城这个设施在冷兵器时代绝大多数的时间中,都能发挥作用,
前提是中原政权足以支撑长城的防御体系,和游牧民族没有结成够强大的联盟;
至于中原政权和游牧民族结为一体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长城并不单纯是一条从山海关拉到嘉峪关的城墙,
完整的防御体系还包括了往草原深处插入的要塞、烽火台等等设施,
以及长城后方的守军营地和道路系统,历代修长城也包括维护这些前后方的建筑物。
若是草原上出现不寻常的活动,比如说敌军集结之类,
长城守军便能透过烽火台传递讯息,用前线要塞先发制人,或调动关内部队驰援等等,
只要中原政权稳定,这套防御模式通常都能发挥效用。
而事实上,长城只有在险要之地才会设置城墙、碉堡、关隘这些大型建筑,
其他地方不只没有城墙,而且多半只是夯土加上壕沟,以及几个烽火台上的少量驻军
但这样用于对付小规模的突袭就够用了。
游牧民族难搞的的关键在于他们的机动力,也就是骑马部队,
换言之,只要能挡下他们的马,阻止他们快速移动,
争取到反应时间后再借由人海战术就能取胜,
壕沟和夯土墙对人而言虽然很容易翻越,但马却过不来,
游牧民族也没那个时间和资源在那边慢慢破墙。
罗马帝国早期的那些边境防御系统和中国长城有点类似,
他们都是网状而不只是线状,目的在于争取时间让后方的军团组织反击。
不靠长城防守的情况可以参考一下北宋,
当时辽国拥有燕云十六州,可以直接从长城以南发动攻击,
加上黄河以北完全是平原,等到汴京方面接到消息时,辽军通常都快开到黄河北岸了;
而且汴京城四周无险可守,不像洛阳位于盆地之中,四周还有关卡,
只要敌军一过河,汴京城很难长期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