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Eumenes30 (Eu)》之铭言:
: ※ 引述《epyonwing (佐佐)》之铭言:
: : 我觉得是上色的位置不好,
: : 所以大家有点看不懂为什么,
: : 或者觉得原文逻辑好像怪怪的。
: : 我想不平等的地方是在这两行才是关键。
: : 假如我一个产品从100元涨到110元,
: : 我还要固定提供可能1万件原价的产品卖你,
: : 那我生产厂商一开始就是要亏10万,
: : 但是之后的新产品能反应成本,所以总体来说亏比较少。
: : 反之我一个产品从100元降到90元,
: : 可能你原来还有10万件库存,所以帐面价值是从1000万变成900万。
: : 那我还要补1万件新商品给你。
: : 那生产厂商可能一下子就要赔掉90万。
: : 而且之后的新产品也只是赚的跟原本一样多而已,平白亏钱。
: : 1万件跟10万件只是一个猜想的数字,
: : 但是我认为库存的数量比较大是比较合理的。
: : 这只是帮助大家的理解,可能我完全想错了,请打我的脸。
: 刚好在食品业待过
: 知道在超商买的
: 有一半是油钱电钱人事费用
: 以中华小豆花为例
: 你家在他旁边,一盒五元入手
: 到中盘可能就是卖你十元价
: 到超商10元,不知道有没有涨到12元
: 以三记鱼饺来说
: 你家在旁边,一盒三十五
: 到超市一盒六十五
: 以上
这种回应就免了,
除了管销以外,
还有运输费用,
如果没有盘商小车进出送货,
以工厂的出货量,
你大概以后买瓶可乐都得去超大卖场(美国化)。
或者只能投贵30趴的投饮机(日本化)。
台湾人的习惯都是不是自己出的劳力都不用算钱。这是非常没逻辑的思考。
一个商品到小七卖你要经过工厂到统仓,统仓到各仓,各仓到各店。
中间生产人员,仓管人员,运输人员,销售人员的管销以及资本投入都会被漠视。
所以常常末端喜欢提出产地价多少,你怎么卖这么贵的问题?
老话一句,嫌贵不要买,便利商店卖的是便利不是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