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偷买iPhone6 被妈没收 国二生跳27楼亡

楼主: ERQQ (EQQR)   2015-01-16 19:34:07
: 我小时候是要看电视,可以拿你读书时间来换
: 读书一小时换一小时看电视时间
: 要玩游戏,可以拿你读书来换一小时换一小时
: 看漫画,可以我妈亲自挑过漫画再买给我看
: 要买漫画前提是拿成绩来换,多少分数换多少钱漫画
: 例如:港漫当时一本130就用你成绩总合来换。满130分就可以买一本
: 因为我爸在我人生成长的过程几乎没有参与到。
: 几乎都是我这个妈妈在处里大小事
妳妈的这种有原则教育方式我觉得是正确的!
因为东西要不到就跟父母翻脸的小孩,通常都生长在小康、有点疏离的家庭,
也就是有点有钱但是也买不起所有小孩想要的东西。
父母会照顾小孩但是缺乏沟通与理解。
然后再搭配没有原则的高压教育,就会出事。
为什么?
今天小孩子说天气冷,妈妈买5000块的衣服给小孩穿
小孩只要说肚子饿,妈妈就买大餐
小孩说要买书,几千块的书也买得下去
因为爸妈觉得这种钱是拿来养小孩的,不能省。
父母会记得他们付出多少在你身上,所以他们会想:
"我都替小孩做那么多了,应该够了 "
"我好歹也是85分up的父母,小孩子听我的话也是应该的吧"
所以对小孩的所有管控,会觉得理所当然。
但在富裕时代小孩子会觉得这些物质习以为常,不会放在心上(因为其他同学也有)
小孩子反而会要求别的,例如父母的沟通、理解、行为的疼爱、别人没有我有的东西。
一旦父母不擅于沟通,然后因为对孩子的管控过多,
小孩子就会把所有的问题都纠结在一件事情上
"我平常都很听话,我只不过是要XXX,XXX对我很重要,为什么你们连这都不愿意理解"
然后这种心结就会渐渐变成 "你们都不愿意理解我" "你们不爱我"
以父母的观点,也会把问题纠结在
"我都对你付出这么多,你连一点小事都不愿意遵守"
然后会认为小孩子 "被宠坏、只会要求"
所以要 "加强管教"
这种对于 "付出"与"回报" 的期望的不同,就是问题的来源。
回到原PO他妈
像那种有原则的报酬机制,可以很有效降低孩子的不安感,
也可以避免被宠坏,激励孩子自我要求,
其实最好是固定零用钱(稍少,让孩子学会管理金钱)+激励奖金
对小孩子付出太多物质,但是又以父母喜好来决定要给小孩什么的话,
很容易造成孩子的不安跟失落。
作者: apa9394 (委员长老虎)   2015-01-16 19:39:00
柯P小时候有电动玩吗?
作者: wubai1119 (EIGRP)   2015-01-16 19:49:00
一开口就骂人
作者: JeanSijhih ((渡余))   2015-01-16 19:56:00
认同 但中二病无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