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打脸远雄!柯文哲:地下道完全塞住,看就

楼主: s93015a (水瓶珩)   2015-01-15 15:20:08
柯P表示:‘流体力学我也念过,阻力和长度成正比,跟半径的四次方成反比’
乡民们不觉得怪怪的吗?人流可以视为流体?阻力可以这样算?
只要连续体近似成立,就可以视为流体。所谓连续体近似就是所关心的空间尺度远大于平
均自由径。想要宣称人流不可以视为流体的人可以试试和一群人蒙眼通过地下道,看看会
不会被其他人绊倒,答案是只要人够多一定会
人流当然可以视为流体,因为只要人够多,没有一个人可以自由地通过地下道而不受其他
人牵绊。因为不断的牵绊,我们可以不去关心地下道中每一个人的运动特性,而可以着眼
于这一群人的运动特性
至于阻力的计算,比较复杂,不过至少还需要三个近似,分别是牛顿流体近似、不可压缩
近似和无动边界近似
牛顿流体近似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牵绊的特性,若周围的人走得比较快,自己会跟着走比较
快,反之亦然,而且快的对慢的之影响程度等于慢的对快的之影响程度。牛顿流体近似应
该成立
不可压缩近似指的是人流疏密调整速度远大于人流速度(学过流体力学的会说这叫做马赫数
远小于一)。想像有一群人突然变慢,其后方的人会觉得前面压力变大而跟着变慢,以此类
推,如声波一般向后传递。只要调整得够快,人流密度就不会有什么变化。所有人都希望
人流符合不可压缩近似,否则可能出现人踩人踩死人的情况,后果不堪设想
无动边界近似指的是墙壁对人的牵绊程度等于人对人的牵绊程度...想也知道不对,墙壁对
人的牵绊程度应该远小于人对人的。因此我猜人流阻力应该不是柯P所说的‘与半径的四次
方成反比’,反而可能比较接近电阻的计算:与半径的平方成反比
以上纯粹头脑体操,不知有没有真正研究过人流或车流的大大愿意补充说明
※ 引述《eeee111 (古亭休杰克曼)》之铭言:
: 1.媒体来源: 三立
: 2.完整新闻标题: 打脸远雄!柯文哲:地下道完全塞住,看就知道有问题!
: 3.完整新闻连结: 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57124
: 4.完整新闻内文:
: 政治中心/综合报导
: 远雄大巨蛋地下道争议不断,柯文哲曾表示宁愿封路让世大运选手通过,也不要盖地下道
: 。今日(14)接受东森关键时刻访问时更表示,“这地下道宽50公尺变18公尺,看就知道
: 有问题!”
: 对于大巨蛋是否将开通地下道,柯文哲受访时不客气表示,“流体力学我也念过,阻力是
: 和长度成正比,跟半径的四次方成反比,所以80公尺变20公尺,再变6公尺,我的知识就
: 告诉我这个不对啊!”柯表示疏散道到了6公尺的地方一定会完全塞住。
: 柯文哲认为,这个地下道说是要疏散的,但是“一看就觉得有问题”。如果是为了世大运
: ,了不起忠孝东路封掉,20分钟也没多大影响,但如果是平常散场,还是交给交通局去规
: 划。
: 5.备注: "连办政策组发言人刘冠吟批评,柯文哲功课没做足"
: 现在完全被柯文哲打脸啦!!!
: http://www.nownews.com/n/2014/11/10/1499968
作者: sd09090 (河马阿河)   2014-01-15 15:20:00
商场力学
作者: LaBoLa (滚来滚去!!!)   2015-01-15 15:21:00
快嘘!! 不然人家以为我看得懂~~
作者: JFLung9536 (立月小蛇)   2015-01-15 15:21:00
看起来很专业 可是一个公式都没有 ZZ
作者: swingman (勇敢gogo)   2015-01-15 15:21:00
这种事还是交给机率统计吧
作者: KENT5566 (畜生肥宅)   2015-01-15 15:21:00
无痛人流 梅毒 淋病 请找....
作者: heha751019 (HARELUYA)   2015-01-15 15:21:00
你说的东西 上面有人给解释了 学界有在研究
作者: championtsai (公平 正义 救台湾)   2015-01-15 15:22:00
流动方向一样 分子体积一样 你哪里有问题
作者: sionxp ( )   2015-01-15 15:22:00
举例 拉
作者: blmp1234 (霸气龟头哥)   2015-01-15 15:22:00
人流我都找妇产科医生
作者: Babbage (骄傲体现于健忘)   2015-01-15 15:22:00
显然不会是四次方,因为人只能走地面,不能走天花板墙壁
作者: babyMclaren (test)   2015-01-15 15:23:00
作者: VVizZ (我很穷)   2015-01-15 15:23:00
从平面疏散比地下道快吧
作者: hermanwing (她的男人爱飞翔)   2015-01-15 15:23:00
柯p正在发光发热
作者: quester08 (克喜口母)   2015-01-15 15:23:00
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作者: tortoise1017 (ChihYun)   2015-01-15 15:24:00
不用算到这么复杂 柯P就只是带出 疏散口比入口窄
作者: babyMclaren (test)   2015-01-15 15:24:00
不用猜啦 叫远雄公布他的公式
作者: ilohoo (ilohoo)   2015-01-15 15:25:00
的确不能用管径这样算
作者: tortoise1017 (ChihYun)   2015-01-15 15:25:00
疏散口密度会过大的“常识”
作者: cybergenie ((不要看这里))   2015-01-15 15:25:00
真的可以.用流体模拟车流在车流控制算是满主流的方法.
作者: gg30 ( 芿圈ト 栋 )   2015-01-15 15:27:00
讲那么多 不就地底版的公共汽车专用道 道路缩减
作者: mayjan   2015-01-15 15:29:00
我的意思是 他讲一句话 我们还要发10篇文章解释焦点都糊了
作者: Barrel (桶子)   2015-01-15 15:30:00
就四线道缩成一线道 不用在这边找奇怪的解释
作者: kenyun (中肯阿皮)   2015-01-15 15:31:00
你一类的吗
作者: chyou2003 (Smelly Cat ^^)   2015-01-15 15:33:00
要发10篇解释因为有些人为反而反啊
作者: pierreqq (叶子上的风)   2015-01-15 15:34:00
简单说 Z>B 就一定会塞... 剩下的就交给学运了
作者: reich327 (Ayanami Rei)   2015-01-15 15:38:00
还要在多一个“层流”近似 显然人流不太可能层流车流反而更容易近似层流 但人流很显然不是近似
作者: henseneg (心悬)   2015-01-15 15:42:00
柯P只是举例子, 可以从流体力学角度去看人流这件事公式就不用深入探讨了XD
作者: reich327 (Ayanami Rei)   2015-01-15 15:43:00
层流是流体的一种流动状态。当流速很小时,流体分层流动,互不混合,称为层流,或称为片流;逐渐增加流速,流体的流线 ... 如果非层流 那个公式完全不能套 更皇论倒底几次反比我很难想像人流会像车流一样分层流动 车流大多各自顺着自己的车道 人流可没车道 疏散时左右乱串的人一堆
作者: kimgordon (我才痛苦啦)   2015-01-15 16:01:00
就血液动力学变量有 血液有血浆蛋白 有血球 管壁面有弹性非均匀面所以 流力很多理想假设 都变成变量 但其实讲流力干嘛学土木也不用交通组 稍稍有脑的都知道这通道 在紧急危难时 有很大人踩人踩死人的风险根本不需要用流体力学 就一些历史经验跟人性的简单了解就能简单得出 这地下道除非有小叮当缩小器功能 不然是失败的设计 以上
作者: loveresonanc (fake)   2015-01-15 16:08:00
相信台北人绝对够多阿...尤其是特定节日表演
作者: leochao101 (几抠)   2015-01-15 16:59:00
在那边哭没证明没公式 你有可能看懂再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