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高铁财改方案??

楼主: dppt (我精含)   2015-01-10 11:09:07
※ 引述《patrol (男子汉直球!!!)》之铭言:
: ※ 引述《amovie ( )》之铭言:
: : 这就是核心所在
: : 中山大学之光叶匡时提出高铁减资再增资
: : 减资的确就是原始五大股东要认赔
: : 但是殷琪却还想参与增资
: : 中山大学之光叶匡时提出的增资却排除原始股东
: : 很明显
: : 中山大学之光叶匡时有把握找得到人增资
: : 如果是赔钱货就不会有这么多人想参与增资
: : 说道这
: : 只有傻瓜才看不出是肥肉
: 我有疑问~~ 为何要财改?
: 如果破产是政府要付三千亿买回高铁, 一年营收200亿
: 6%的回报率耶? 即使只能赚一半, 也有3%的回报率耶?
: 为什么不让他破产再让政府接管???
: 再说如果之后出问题, 地层下陷之类的到时一样是政府要出钱阿~~
: 照这个看法应该是让他破产比较划算? why???
200亿不是营收
台湾高铁的年营收早就超过350亿
200亿是怎么算出来的我不知道
我就用手边拿的到的资料
以台湾高铁2013年的损益表:
营业收入 361亿
- 营业成本 238亿(主要是折旧151亿)
- 营业费用 9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营业净利 114亿
- 其它费用 87亿(主要是利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税前净利 27亿
从这张表可以看出
要改善高铁的财务不外乎以下几个方向
1.增加营业收入。
2.减少每年的折旧费用。
3.减少每年的利息费用。
可是无论是营业收入、折旧费用、利息费用都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2013年的数据到2014年都可能变动
1.台湾高铁的营业收入还是一直成长啊!
2.折旧费用目前是采用运量百分比法
既然未来运量和营收还会增加
那运量自然也会增加
代表2014年的折旧也会增加
更详细的折旧细节可以参考“铁道版”这篇文章 #1Khy-HN6
3.利息费用也是采前低后高,未来也会增加,
但是幅度没有像折旧的升幅那么可怕
这三个方向里增加营业收入
我个人认为是高铁营运中最被大家忽略的
不过这部份很难用财报解释,先略过
专家学者之所以有些主张每年“获利”200亿
也是有考量到这部份潜力
减少折旧就是这次财改最具争议的延长特许期40年
但是这就等于是拿政府未来的资产送给未来的高铁股东
财改案的另一个内容减资后再增资
很多人以为这样就能充实股本、减少利息
但是根本没有!
因为这个动作根本没有增加高铁的股本
因为增资的幅度太少
利息费用完全不会减少
根本完全没有patrol兄主张的效果
这却是最有效也最公平的方向
如果目前高铁的资产都是自有资金
省了每年87亿的利息
达成patrol兄说的:
“付三千亿买回高铁, 一年营收200亿 6%的回报率耶? 即使只能赚一半,
也有3%的回报率耶?”(应该是“获利200亿”)
而立委所说的其它方案其实是这个方向
破产接管其实效果也等同于此
所以大家要有一个概念
一旦接管台湾高铁的股东当然血本无归
叶匡时一直说接管后政府会损失多少根本是胡扯!
因为政府的帐和台湾高铁公司的帐是二本
接管只不过就是等同于当年不采BOT
回到政府自建
但是已经有厂商帮你建好了
既然收回高铁政府可以拿回未来高铁营业收入
自然也要付3000多亿来买回
难道政府可以像228的草鞋兵一样吃铜吃铁?
怎么能说是“血本无归”
所以媒体一直在渲染的“台湾高铁破产、证明BOT失败”
根本就与事实不符
高铁BOT根本是李登辉时代留给台湾人最好的遗产
完全保障了政府的权利
那叶匡时为什么一直坚持要从延长特许期减少折旧
而完全不考虑其它方案?
首先是行政怠惰
就像柯文哲拆忠孝西路公共汽车专用道一样
连他任命的交通局长最后都提不出数据
搞了半天只是想省事才不拆
如果走其它方案弄到破产
政府接管对公务人员总是麻烦事
另外一个理由是
叶匡时认定台湾高铁没有延长特许期40年
根本没有任何资金想投资
可是明明接管就还有3%报酬率
虽然台湾这几年经济成长不如以往
但是利率也下降到1%
难道都没有3000亿资金会舍定存来当高铁股东赚3%?
叶匡时眼见立委要求提其它方案
又说一旦接管政府要付6000亿
五大原始股东又会求偿3000亿
立委听了就更火
盖一条高铁也只要5000亿
然后原始股东的求偿扣除爱心票
、九二一后规格更动成本
有2000亿居然是交通部提供运量分析太乐观
让他们当年投标金额太高
你是立委
看到这种情况会不会怀疑有鬼
这些立委又不是吃素的
最后就演变成1/7的0比18
交通部长骂叶宜津偏执、辞官
最后讲讲我对“图利财团”的看法
立委发现情况有异追问到底要卖给谁也没错
可是卖给谁真的不是重点
叶匡时说“全民释股”难道就不是图利?
只要特许期40年过
就算你是只买1张的小股东也是被图利的对象
而且就实务来说
3000多亿最后能买最多的不是财团是什么
22K月光族一张都买不起
政府资产他们也有份
为什么要损失那40年的权益
有没有可能真的如叶匡时说的
破产后OT,不延长特许期根本没人想接?
五大原始股东也是没延长40年不愿增资
但是殷琪却放话说他们本来要增资
是交通部不准他们增资
如果真是如此,背后的问题就很大
最近很红的“市场机制”不就是要先招标才知道有没有人肯接吗?
没招标前也都是叶匡时自己在讲的
其它细节可参考小弟二个月前写的懒人包:#1KQAtpak
作者: apa9394 (委员长老虎)   2015-01-10 11:10:00
破产不是要我缴税 养这些人做事都只会赔钱 正常吗?
作者: kuninaka   2015-01-10 11:10:00
原始股东到底出了什么钱?
作者: saladim (杀拉顶)   2015-01-10 11:11:00
当初原始股东出资太少 借太多钱 结果光利息就自爆 到现在
作者: Ruminative (沈思火)   2015-01-10 11:12:00
有个疑问是,贷款只还利息,那本金什么时候要还?
作者: kuninaka   2015-01-10 11:12:00
叶匡时到底在搞什么鬼,他到底想干嘛
作者: saladim (杀拉顶)   2015-01-10 11:12:00
利率降低过 借新债还旧债也用了 利息还是一个问题
作者: t95912 (Alan(阿伦))   2015-01-10 11:19:00
原始股东不是没出什么钱 都是政府出资的?
作者: kuninaka   2015-01-10 11:21:00
政府出了八成的钱,这什么BOT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