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竹市长林智坚“三效合一” 拼科技首都 (UDN/经济)
http://udn.com/news/story/6656/620262
2015-01-04 经济日报 记者李珣瑛、萧君晖/新竹报导
新竹市长林智坚指出,将为新竹市政府描绘出“行动的、便民的、效率的”全新风貌。他强调,新竹市集文化科技于一身,将擘划“2020科技首都”远景,要在区域治理的战略上,重新找回新竹市的重要性。
林智坚属民进党籍,畅谈科技首都的概念,日前他接受本报专访,以下为专访纪要:
问:未来施政有何财经政策的亮点?
答:新竹市最特别的是拥有科学园区,竹科提供的就业机会,带动新竹经济活动蓬勃发展,让新竹市家户可支配所得高居全国第二名。
过去新竹市政府与竹科园区连结不够,未来要改变这种型态,市政府要转型为“充满活动力”的市府。竹科与新竹市过去分属两个不同生活圈,因为竹科人的生活自成一格,在金山和关埔,和新竹市旧城区、香山区的民众缺乏互动。
市政府的角色要调整,未来竹科与竹市将以“共同生活圈”的概念连结,这是上任后首要工作。除主动邀请竹科厂商参加新竹市的活动,也会把竹市重要节日活动带到竹科,强化共同生活圈的一体感。
就产业面来说,竹科吸引不少顶尖企业聚集,市政府未来要强化与科学园区合作扩大招商,竹科已经形成经济聚落,还需要周边的上、下游厂商就近服务。
另外,竹市必须扩大招商与园区合作,例如香山牛埔工业区周边有许多闲置厂房,要促成香山工业区再活化、产业再升级。因此会召集相关单位,主动邀请园区参与,让竹市与竹科能在土地、交通、生活机能各方面都达成密切联结。
期望今后新竹市政府是“行动的、便民的,效率的”,提供民众及有意来新竹投资的厂商,相关作业流程更便利,以单一窗口提高服务效率,已在密集规划。
问:2020科技首都愿景要把新竹市带往什么目标?
答: 我提出的2020科技首都目标,是着眼于北北桃基四个县市,用交通串连起来的共同生活圈已经形成,新竹市面临最大挑战,过去新竹市在台湾的经济发展是龙头,因为台湾第一个科学园区竹科在此处。但如今用区域治理的概念来看,新竹高铁站位在新竹县的竹北市,因此必须正视新竹市被边缘化的问题。
我希望以新竹科学园区为靠山,利用园区、工研院、清大与交大,打造新竹成为科技示范城市,形成智慧新都心。例如将推动电动车、住宅e化系统,纳入园区厂商的新科技技术;又如长者住宅就用e化把医院的资源与长者住宅做联结。
问:反对新竹渔港兴建为两岸客货两用直航港的理由?未来的定位?
答:新竹渔港因为漂沙问题造成淤积严重,不适合做客货两用渔港,若真要做,可能会造成生态浩劫。我希望打造成为休闲、观光、游憩的生态教室,成为竹市地标,吸引观光客,同时以本地的玻璃产业来配合发展。
新竹渔港可以做成亲子的沙滩、艺文广场与公园,只要花3亿至5亿元就可以完成,计画完成后,会吸引更多人潮,这就带出商机,居民可以做些小生意,市政府会举办国际风筝节,就像宜兰童玩节,让玻璃、风筝等成为地方的特色活动。
未来新竹市不再只有城隍庙可以参观,还有新竹渔港。其实新竹渔港的夕阳很有名,市府会在此打造一座“玻璃教堂”,让拍婚纱的新人前来朝圣,成为东南亚有名的结婚圣地。
至于“1916园区”计画,则是将新竹公园与18尖山的绿带串在一起,就像纽约的中央公园,成为都市的肺,提供市民一个休闲文化的好去处。